【浅析城市生态住区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规划

时间:2019-02-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城市生态住区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生态型小区规划设计
  引言
   城市居住区大面积开发建设的同时, 也在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从而加剧人类的生存环境危机。因而各国开始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模式―城市生态小区,希望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的生态关系, 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理想城市住区。城市生态住区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生态住区规划理念
   1.1 选址
   首先, 住区总体的规划选址要结合具体自然地貌, 这主要表现在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 自然格局和生物物种的尊重和关照,对住区地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发达国家在进行居住区选址时,常常会作环境影响评估(EIA),即考虑周边环境可能对地块造成的影响,以及分析本地块开发之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就可以为建筑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的布置, 提供宏观的环境数据信息, 使其处于对环境生态系统压力和影响最小的位置,创造具有良好生态位的城市住区。其次,在选址时还必须考虑尽量使居住者能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国外学者已经把能否利用公共交通系统作为衡量是否是生态居住社区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在国外,一旦居民无法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出行,必将迫使他们依赖于私人汽车,从而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1.2 规划布局
   “生态住区”特别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对环境的尊重, 而人的健康舒适感还体现在心理上。国外的设计师在规划时注重住区的空间形态, 讲究多中高层的建筑配比, 特别是人在其中的感受。人们在其中感到空间丰富, 尺度宜人, 环境设计实用精致。在公认的一些优秀的住区中, 没有不顾朝向的围合和曲线,人们的家园在花草的掩映下,有高有底, 各具表情, 空间效果十分生动,但实际上每栋楼仍然整齐的排列,有很好的通风和日照。而国内的设计人员往往更追求气派和图案化平面形态, 大面积的广场与草坪,有意的围合和花哨的表现图。充分利用地下、 半地下空间, 可以减少建筑占用的地面面积, 使腾出的地面面积设计为公共绿地或住区广场等开放空间,从而达到节地和改善室外空间环境的目的。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结合多高层建筑的基础, 开辟地下、 半地下空间, 可将地下空间与上部住宅主体统一设计施工,空间上常用作上部住宅主体功能相对应的停车建筑设备等;②利用住区集中绿地地面以下开发部分地下空间, 如建设大型停车场、 商场、 文化娱乐空间等; ③结合人工山水园林造景而设置地下、 半地下空间, 结合景观园林的造景, 采用半掩土建筑形式, 具有简化施工、 降低造价的优点。
   1.3 绿化
   建筑和绿化都是住区的重要组成要素。 从生态角度出发, 住区环境绿化设计的目标是对内创造舒适的住区微环境,对外架构人与自然的友好桥梁。住区绿地系统的布局应系统化、 集约化, 立体构建生态绿地系统, 强调整体布局, 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地势, 联系住区中的居住、 服务、交通、 支撑系统。
   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从美化环境的角度出发认识绿化、 建设绿化.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 则是片面的、 不够的.应该充分认识到绿色植物的生态作用, 认识到植物是改善微观小气候、 获得理想居住环境的重要保障.在绿化规划设计中, 应该摒弃以前过分注重人工构筑物、 过分重视建筑小品的传统, 减少只有观赏价值的大面积不可进人的草坪,而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林地的遮荫作用调控环境温湿度, 根据全年及夏天的主导风选择植栽的方式和植被种类,以获得夏季所需的穿堂风或阻挡冬季寒风。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大气、 防风、 防尘、 防噪的作用.通过绿色植物而改善局部小环境, 为人们创造安静、 舒适、 优美的居住环境。
   1.4 住宅户型设计
   住宅还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随着时代的变化, 住宅的使用功能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居住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未来使用功能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甚至应当考虑到把住宅改变成大型公寓、 小型公寓或办公室的可能性.即使是居住社区中的公共建筑也应考虑未来使用功能变化的需求, 如改变成居住建筑或零售店的可能性,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减少大拆大建的现象, 减少资源的浪费, 才能使居住社区更具适应性, 更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住宅总体布局时, 要力争采用当地的最佳朝向, 满足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的要求, 尽量不出现西向住宅和北向住宅, 尽量使住户能通过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而形成较好的内部物理环境,减少使用空调的次数和时间, 从而降低整个社区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标.同时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 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 并运用轻易修复或替换的简便技术; 使用无污染、 易降解、 可再生的环境材料, 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在汉诺威市按照 “植物生态建筑”建造了一个名为 “莱尔草场” 的住宅区, 即种植能维持生态平衡的大量植物, 并使其与居住空间融为一体、 互为依存。住宅区内上下两层错落有致地分布了 69 套院落式住宅。 楼房结构为砖木骨架, 四壁用木材, 朴实无华。 居室里铺设的地毯用玉米皮或麦秆纺织品编织, 沙发布大多为纯棉布料, 家具多用不喷油漆的原木制成。小区内修建了绿色的 “生态化公路” :道路两旁种植了高耸的林带和繁茂的花草用来防止空气污染和减少噪声;路面开有小孔, 在小孔里种上绿草以免汽车碾压。 由于绿草占到 70% , 大大减少了路面太阳光的反射。
   1.5 技术
   采用太阳能、地热、 风能、 生物能等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的利用,自然的采光、 通风、 降湿等达到节能的目的。
   (1)风的利用。 设计中应当考虑创造利于热压和风压通风的条件,尽量满足住区内建筑的自然通风;风能应用技术主要为小型风能电能转换技术, 风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利用方式。
   (2)合理开发太阳能。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是未来住宅能源的利用方式, 其应用包括两大方面: ①太阳热能应用系统, 即用太阳辐射热加热水, 以供给建筑生活热水、 采暖及制冷。②太阳能光电(PV)系统,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为建筑的供暖、 空调、照明等功能要求提供清洁的能源。
   (3)地热资源的利用。 地热能不仅适用于单栋建筑, 而且特别适用于像居住小区、 工业区、 农场等成片的建筑。利用地热能一方面既没有污染、 对生态和环境有利; 另一方面运作费用极低, 只需进行初始投资回收的评估。
   (4)节水与水循环。使用低用水量的部件或设备(如节水型的龙头、 喷头和抽水马桶), 甚至尝试使用无水型小便器和无水型马桶。在强调节水的同时, 还应注意灰水的循环利用.灰水, 也称中水, 即指来自洗浴间、 洗衣机、 洗手池等处的水.这些水经过处理之后,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作为非饮用水使用, 可以用于冲刷厕所、 洗刷车辆、 清洁道路和浇灌绿地等。将停车场、 广场、 游戏场所等处的硬质不透水铺装改为植草砖等透水或半透水铺装,以便使雨水能渗入地层而成为地下水, 保持城市的水体循环.建于日本九州市的生态型高层住宅区。 电力由风车提供, 温热水由太阳能供给。 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大楼南侧,在晴天可使储水箱中的水加热到沸腾, 即使下雨天也能使水加热到约 55%。每户阳台上都装有垃圾处理机, 将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变成植物的肥料, 公寓外停车场的地面砖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使雨水存流于地下, 与停车场地内的树林形成一种供水循环系统。 分隔房间的墙壁上留有通风口, 并配有通风设备,使每个住房形成良好的通风效果。在大楼前装有风车, 由风车发电为公共场所照明提供辅助能源。
  2结语
   总之,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类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 生态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 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沈清基.关于生态住区的思考.华中建筑, 2000(3)
   [2]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3]宋晔皓,栗德烊.整体生态建筑观,生态系统结构框架和生物气候缓冲层.建筑学报,1999,3
   [4]曲少杰曾楫南.城市住区的生态策略[J].工业建筑,2004 (2)
   [5] 陈易 我国建设生态居住社区的对策. 同济大学学报, 2003(12)

标签:浅析 规划设计 生态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