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公告书 > 正文

巫文化背景下的道县鬼崽岭石俑雕刻:道县鬼崽岭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境内的鬼崽岭遗址有石俑雕刻万余尊,它是原始巫术活动、宗庙祭祀遂渐形成的社神祭祀遗址,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数量最大、时代最久远的石俑雕刻群遗址。鬼崽岭的石像雕刻古朴野逸、自然天真、神奇诡异,经岁月风雨剥蚀之后,斑驳迷离,有一种远古的幽冥深邈之感,留存着楚南巫教文化的遗痕,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雕刻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
  关键词:鬼崽岭 石俑雕刻 巫文化
  
  一、关于楚南巫文化
  巫文化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宗教文化形式。湘南巫教隶属梅山巫文化体系。《国语?楚语》载:“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巫风作为一种宗教仪式,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那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无法抗拒大自然的种种灾难,把某些自然物体当作神来参拜,认为神的意志在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为了获得神灵的恩赐,每每举行盛大的巫教祭祀仪式,表示对神灵的敬仰。人们通过巫术与神灵沟通,向神灵求得风调雨顺、长命百岁、生子添丁、祛灾纳福等美好的愿望,巫风开始生发与蔓延。到了殷商时代,中原地区亦盛行此风。西周以后,特别是到春秋时期,在北方的华夏诸国,巫风渐衰而至绝迹。而荆楚地区巫风依然兴旺,特别是偏远的湘南地区尤甚。在永州道县,许多场合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着先古原始巫教的踪影。道县田广洞村及相邻的何渊村还留有“请神”和“敬神”的风俗。他们创造了诸多的神祗,这些神灵可分为自然神、图腾神与祖先神、坛神四类。自然神是巫教神灵世界的上层,即主宰神,是他们在冥冥之中主宰着人间的祸福,掌管万民的命运。图腾神与祖先神是巫教神灵世界的中层,是天与地的纽带,其核心是人的神化,人乃天地万物之灵,可上天入地,是最具能量的生命体。坛神是巫教神灵世界的下层。这是一个庞大的神灵群体,是巫教神灵世界的底层神众,属地方保护神,可以说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所不神。
  道县地区自古巫风盛行,对鬼神之崇拜与敬畏,由来已久。柳宗元在《道州毁鼻亭神记》中就有“楚俗之尚鬼”的记述。据《道州志》记载,道州人“信巫好鬼,俗多淫祀”。当人生病时,求神不求医,每请巫婆,吹角念咒,冲锣送鬼,拜神保福,“愈则归功于巫,不愈则委咎于命”。他们认为“万物有灵”。正如《礼记?祭法》所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群都是有神论者,更是巫教的文化基因。在原始初民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无不为神。远古时代“神”与“人”的距离不是很大,有时甚至可以为零距离,达到“人神同位”“神人杂糅”的境界[1]。
  
  二、石俑雕刻与巫文化
  在湖南省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的陈家山西侧,有一个名为栎山的地方,山岭之间布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装束不同的石俑,当地人把这些石像称为“鬼崽崽”。其核心分布区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散布在地上及地下,共发现各种石像万余尊。除了裸露地表的5000尊外,还有大量石像深埋地下,有的埋藏深度在2米以下。石像按时代先后依次堆积,坐南朝北,排列整齐。种类繁多,数量超过了秦始皇兵马俑。这些石人构筑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堪称中国考古发现的一大奇迹。此山俗名为鬼崽岭,考古专家把此地称为鬼崽岭遗址。这里气氛庄严肃穆,石俑雕刻奇形怪状,经风雨剥蚀之后,浑身斑驳迷离,有一种远古的幽冥深邈之感,是原始巫术活动、宗庙祭祀长期形成的大型祭祀场所,与原始巫教、祭祀关系十分密切。我们从石雕群的西北方的一块石碑中可以看出。
  此碑刻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当地贡生徐咏撰书的《游栎头水源坛神记》叙述了鬼崽岭石像之神奇鬼异。碑文上面记载:
  维天地有奇气,故有奇水,有奇事,而土石亦间而出显其奇。田广洞之水源名栎头。林木阴翳、蒙蔽天日,夏月坐之可以避暑。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高则不满三尺,小则若在数寸,千形万状,不可胜纪。或曰:此阴兵也。夜从山下经过,闻鸡鸣而化石。故有见全身者,有半身者,有只露眉目者,而最奇者在树上。余始见而叹其数之奇焉。……
  碑文对此的记载与今天所见大同小异,但内容有些诡秘。根据碑文题目《游栎头水源坛神记》,此中的“栎头”正与古籍记载的“桑栎之社”相对应。古籍上记载的“栎社”,便是指以栎为家的社神。《周礼》云:“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共工氏有子曰勾龙,为后土。……后土为社。”鬼崽岭的“坛神”为坛社谱系中的社神,属土谷神系列中的社公社母。《淮南子?时则训》云:“……江汉之所出,众民之野,五谷之所宜。”可以说社神是主管五谷的神灵,当属坛神列系之神灵,在稻作文化背景下,人们特别重视社神祭祀,渐渐形成一种社神祭祀文化,根据《游栎头水源坛神记》碑文,可以认定鬼崽岭为巫教社神的祭坛,它是一处古老的巫文化遗址。
  
  三、石俑雕刻的功能与作用
  在古代偏远的湘南地区,人们认为神灵无处不在,执掌着人们的生死祸福,只有顺从天意、顺行神灵的意志,才能求得平安、求得生存,否则便祸从天降、危在旦夕。古代巫的主要功能一是事鬼神。包括占卜、祈祷、祭祀、歌舞以迎降神等;二是治病消灾。石俑雕像作为巫教的供奉神的一种形式,其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参与了祭祀、战争、生产及文化娱乐等各种社会活动,主要作用是为了祛灾纳福、祈吉驱邪。据《游栎头水源坛神记》中记载,鬼崽岭的石俑“能祠福人生死,出云降雨,利济乎人,故至今香火甚盛。则数思,虽奇矣而未奇,而转喜其遇之奇……今观此石,叹为神奇”。但石神崇拜观念错综复杂,具体内容各地有所不同。其中有三种基本观念影响较大。一是司雨水,二祛灾纳福,三是主生育[2]。
  1.祈求雨水
  据说在远古时期,人们要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当时巫教的教义,在祭祀活动进入高潮时要把主祭者杀掉,割下头颅作为祭品敬献神灵以表达人们的虔诚,即所谓“人头祭”。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历史的进展,后来才改用木俑、陶俑、泥俑、石俑作为替代品。山泉从石穴中涌出,是常见的自然景观。古人不知泉水何以源源不绝,以为冥冥之中有石神的主宰。石神司雨水,积蓄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源。在求雨的仪式当中,石俑自然成了祈雨化水石神的映像,而被人们顶礼膜拜。道县鬼崽岭下,有一池塘,塘中有不少泉眼,人们称此池塘为鬼崽井,此井与鬼崽岭的石神崇拜不无关系。当地先民认为鬼崽井大雨不溢、大旱不涸,是因为鬼崽岭的众石神的恩赐与庇护,每逢干旱之年,村民便将石像抬到祠堂,族人大加祭拜。
  2.祛灾纳福
  永州的百姓认为石神可祛灾纳福,逢凶化吉,保一方平安。“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巫术治病古已有之,以语言为主要手段并辅以一些仪式的祝由祛除病邪的巫术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记载:“余闻古之治病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也。”行术者与患者都想通过祝说病由而使病邪解除。通过心理治疗保护人们不受病魔侵扰,使人健康幸福。石俑还可以替人赎罪,据说,广西山里有很多用来替人消灾纳福的替罪石人。鬼崽岭地处永州南部,毗邻广西,这里的石俑,也许是远古时代的替罪石人。凡遇到家人生病遭灾,人们往往雕制一个石人,请巫师做法,在巫师的法力下,石人能替代主人落阴受罪,这就是所谓的“替罪石人”。 作为巫术替身这种信仰在史前十分流行,辽宁丹东后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不少滑石人偶,就是巫术替身,后来墓葬的陶俑等也是如此。
  3.求子护子
  永州南部有的百姓认为石神主生育,祭祀石神是为了求子。江永千家洞平石岩口有个石童子,五百年来之所以为人祭拜,是因为石神主生育,祭祀石神可得“虎子”。这与云南峨山地区的石神崇拜目的有些相似。峨山地区每家楼上都有一个崇奉石神的台龛,上供石头一块,旁边插三杈的松枝一根,祈求人丁兴旺。峨山县太和等地彝族卜认为石神主生育,祭祀石神能使人们添丁增子、香火不断,因而大加祭拜[3]。小孩一出生便去石神洞报喜,告知小儿出生一事,祈求神灵的庇护。有的在小孩出生后三天,请一位巫师来念经作法,以请祖上家仙降临,恳求祖先的保护。此外,在部族之间的战乱时,出战前,部族长者将石俑摆放到祖辈神灵的位置,加以祭拜,据说这样便可以减免因战争带来的伤害,并取得战事最终的胜利。在当地殉葬的习俗中,石俑还可以为人引领亡灵超度。
  
  四、石俑雕刻的艺术特色
  1.人神相糅,浪漫神奇
  巫教是一种最古老的信仰,它是幻想通过超自然力对客体强加控制或影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远古的人们因为相信万物有灵,便把自然和自然现象神化了,化成具体而有生命的超自然的神。巫教神灵世界的神众,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如日神羲和、月神常羲、风神风廉、雨神应龙、春神勾芒、秋神蓐收、钟山之神烛龙、黄河之神河伯,等等。在湘南瑶族地区,人们将梅山神供奉在大门口的左边,出猎前后都要举行祭祀活动,过年过节也要定时上供。奉请的梅山神全都是与狩猎有关的神灵。鬼崽岭的石像大凡是神的化身,这些神祗都有自身的神格、心理、外貌以及活动方式。他们和人一样会思想有感情,甚至能生儿育女。湘南人视石像为神明,常以血食祭祀。多数石像都如同血肉之躯,充满了七情六欲,体现了巫教神灵“民神同位”与“民神杂糅”的意识形态。
  巫楚文化的核心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其由人格转到神格,必须经历一种天马行空的幻想和非理性、无意识的强烈情感的流露与展示。鬼崽岭的石俑雕刻与楚文化的浪漫风格一脉相承,想象奇特。正如王国维所言,南人“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汾水之阳,四子独往”,其想象力胜于北人远甚。据说这里的石俑昼伏夜出,能呼风唤雨、治病救人、替人化灾,无所不奇。大部分石像为坐像,曲腿交趾,造型夸张,个性十足,寓意奇特。孕妇像形体高大,头部束巾、挺肚抱腹,体现了楚南的生殖崇拜观念。“骑象”将军像印证了远古关于楚粤战争传说的史实。是故贡生徐咏云:“余素不爱奇,每闻人言奇辄心非之,故一生无奇节奇文奇行,因而无奇遇。今观此石,叹为神奇。”
  2.形态各异,神情生动
  《道县志》的《文物胜迹》篇中记载,鬼崽岭的石像“大者高约1米,小者高约4至9厘米,有的散置地面,有的埋入土里。有的慈眉善目,神态安详;有的竖眉鼓眼,神态勇猛。或坐或立,栩栩如生”。从人物形态上可分为文官像、武官像、普通士兵像、孕妇像。文官像头戴高冠,手持朝笏玉圭,系护身符,宽衣长袖;武官像一般披甲胄战袍,杖剑持刀,骑马或骑象;普通士兵像执剑或手握大刀,表情严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偶有节士席地而坐,清心寡欲、刚正不阿,头部饰品呈椎形;少数雕像带发髻,扎头巾。从人物动态上看,有站着的,也有扑倒在地的,还有相互斜倚的,更有重叠相抱的,若立若蹲、若舞若行,大小交错。从比例上看,头部体积较大,躯干部与腿脚稍短小,有如孩童,稚趣横生、自然天真。鬼崽岭的石像雕刻形态各异,神情生动,既有鬼怪之神秘,又有凡人之灵性。
  3.简约概括,质朴自然
  鬼崽岭的石俑高度大都在40―80厘米之间,有的石人五官身形清晰可辨,史前时期(约5000年前)石像由于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只能依稀看到雕刻印痕石筋裸露明显,只能大体分清手足动姿,均屈左腿,右腿自然下垂,呈坐姿,整体感极强。史前时期石像是在整块石材上雕琢,石像石材为石灰石,石像雕工简陋、线条粗犷,只是在天然的石料上稍加雕刻、修饰成形,不注重人物形象细节的表现,自然形态与人工雕饰有机结合,浑然天成、质朴自然。由于年代久远,风化剥蚀严重,人物面部五官模糊,四肢略粗。石像整体感和节奏感非常强烈,能给人一种原始、粗犷、浑穆之感。秦汉魏晋时期石俑像,当属战国时期的“扁平人像”风格体系。多用简笔阴刻勾画人物主要动姿与神态,面部五官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坐像一般屈左腿伸右腿,符合常人动作习惯。雕像风格简洁豪放,刻线浅而有力,只注重意象的生动,不讲究形态的真实。唐宋以降,石像以武士像居多,石像最高的达到了100厘米以上。将军骑马或骑象,武士披甲胄、执刀剑,雕刻稍微细致具体一些。大部分石像呈坐姿,屈腿交趾,也有的两腿自然下垂,底座呈不规则长方体状,具有一种真实、苍厚、具象的美感。
  参考文献:
  [1]易先根.永州道县鬼崽岭巫教祭祀遗址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73.
  [2]周飞战.永州南部地区的石神崇拜[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68.
  [3]彝族原始宗教[EB/OL].http://www.省略/indu/260/2599458F77C.htm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
  (责任编辑:王敏)

标签:道县 雕刻 文化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