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公证书 > 正文

以“走转改”提升新闻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2011年8月开展至今,“新”题材不断涌现。从现在的广播电视、报刊中,人们能够看到更多农村生活、工厂车间以及街道、学校等基层的报道,这些“三贴近”的新闻让人们从未那么真切地感受到新闻就在身边、新闻如此亲切。
  此次“走转改”活动,新闻单位负责人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一线编辑记者蹲点采访、深入调研,短短半年时间,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文风清新、语言朴实、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新华通讯社社长李从军带着记者深入河南省林州市,从重修红旗渠现场,到太行深处小山村,不仅生动刻画了大垴村党支部书记许存山、“铁姑娘”郭变花等一批当代太行人的精神坚守,还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提炼出“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
  2011年9月1目《吉林日报》二版《结“金疙瘩”的谷子地》一文中“稀罕人”、“小棒槌”等地方语言、“黄绿相间的谷浪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等比喻使新闻充满生活气息。2011年12月5日《大众日报》头版的七则新闻中就有关于“鸡蛋价格”“农村公路”“天气预警”等民生新闻三则;第二版要闻版头条《入海四十里养扇贝丰歉难料半数多》一文则关注普通渔民当年的收益和困境,反映扇贝养殖群体的现状。
  地方党委主管新闻的领导对此也感触良多。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说:“只有走进基层,脚踩泥土,心系群众,党的新闻工作者才能找到自己的魂和根!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其圣说:“只有把党的主张、意志变成百姓语言,老百姓才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只有一身汗、两脚泥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新闻。”
  中国传媒业的市场化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大环境发展起来,然而追求经济效益之路环环相扣。当广告被捧上“衣食父母”的高位时,新闻单位不得不在充斥大量广告的新闻纸上填补等量新闻以“确保”质量,于是发稿量就成为员工工资最重要的考核依据,而“截稿时间”自然变成悬在记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许多记者几乎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寻找有价值的新闻源。新闻从业者只能在有限时间内追逐那些经验证明是可用的、适合常规性的消息来源,而以消极姿态对待其他可能的信源。新闻生产越来越趋向于模式化,这是“拴住记者的脚”的―种情况。
  将获得的新闻素材整合成一条新闻,新闻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套路,这些套路类似于“框架”,一种符合常规、适于刊播的架构,只要将内容填塞到“万能模板”的框架之中,新闻作品也基本形成。框架的普适性使记者无意于深入思考。
  而“走转改”也正是提升新闻专业主义的有效渠道,《入海四十里养扇贝丰歉难料半数多》一文报道了不为人们熟知的群体,介绍了他们的行业、生存状态、收益等因素以及溢油事故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此类新闻不仅能够温暖这一群体,还使更多行业的人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人们的关注。新闻成为真正可以触及、服务人民的。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对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实现。
  “走转改”中的好新闻,借群众的眼睛读新闻,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内容和语言进行报道。用群众的语言解读时代,真正体现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华社记者娄辰的《特写:“你算得不对”》一文,商接引用群众语言做标题,讲述了新老两代农民在计算小麦生产成本时,“小年轻”刘杰直言“老把式”不计人工成本的算法不对,从而得出“新时代的农民选择机会越来越多,农民也越来越会算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账,并且用实际行动作出选择”,由此引出了“不大幅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就很难调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不重视农民算账的新逻辑、新变化,国家的农业基础就不牢靠”这一新时代巩固国家农业基础的重大主题。
  “走转改”活动不是形式和过场,我们走在“走转改”的路上,希望这条路是笔直的,没有尽头。(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标签:素养 提升 专业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