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总结 > 正文

略谈中菜烹饪对西餐烹饪技术的借鉴:新东方烹饪学校学多久

时间:2019-04-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具体体现在:
  第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无论食物的色、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保证,讲究一天摄入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与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而中国是一种美味的饮食观念――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在中国的烹饪技术中,对美味的要求达到了极至,遗憾的是人们片面追求美味的同时,很多营养在加工的过程中悄悄流失了。
  第二,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示了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到了中国厨师的手中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中国自古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以植物为主菜,反之,西方以动物为主菜。有人根据中西饮食对象差异这一特色,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第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相互敬酒、相互让菜,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而西方人不同,他们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置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由于饮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中西饮食的不同,各有各的长处,很难判定孰优孰劣。而世界饮食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是客观存在的大趋势,西餐的烹饪技术在很多方面确实值得中菜烹饪借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西餐原料的引进
  说起中国,人们往往会用地大物博来形容;谈到中国菜,人们会用用料广泛来赞美。的确,中国地域广博,物产丰富而独特,为中国菜在世界烹饪中地位的确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然而,在我们为中国的原料品种众多而自豪时,是否想到这些林林总总的原料并非都产自中国。中外历史上的多次交流,先辈们奉行“拿来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今天中国原料繁荣的原因之一。资料表明,中国早已从西方国家或地区引进了原料或种子,并逐渐演变成自己的原料来增加菜肴品种。
  现在中餐中大量借鉴和使用西餐原料,肉类原料已普遍采用了牛柳、鸡脯肉、新西兰牛扒、日本神户牛肉、美国牛仔骨等,其做法集中西之精华,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如美极炭烧牛柳、虾酱牛仔骨;鱼类原料有三文鱼、银鳕鱼、吞拿鱼等;水果原料有火龙果、奇异果、车厘子、夏威夷木瓜、泰国龙眼;其他的原料有肥鹅肝、芝士、芦笋、即用薯粉等等。
  在蔬菜选择和使用方面,西餐多注重高科技栽培,质地鲜嫩,品种丰富的蔬菜。西式蔬菜颜色鲜艳、浓重,一种菜可以有几种颜色。如日本的七彩辣椒及西式生菜品种,都是多种多样。西餐蔬菜大多味好,一菜多味,如荷兰的香蕉西葫芦;以色列的樱桃西红柿等;而且一菜多形,具有好看多款的形状;一菜还可多用,如美国的香糯玉米,既是水果,也是蔬菜。由于西式蔬菜注重原料的装饰性和使用性相结合,崇尚营养和鲜嫩,既对中菜烹饪形成挑战,但也拓展了中菜的发展空间,使中菜烹饪可供选择的物料越来越多,如何利用西餐原料烹制中菜,成为了中餐研究的新课题。
  第二,西餐味型的借鉴
  无论是西餐还是中餐,都是东方或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是相通的,因此中西烹饪必有相通之处,虽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
  举例来说,原广泛使用于西餐的番茄酱,能够制作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茄汁味,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番茄酱是西餐的主要调味料之一。20世纪前后,番茄酱随着西餐和工业化进入中国以后,中国厨师发现它具有色泽鲜红、口味咸酸的特点,若加些糖调制,则符合许多中国人对酸甜味的偏爱,但又与中国由醋和糖调制成的传统的酸甜味不同。于是将番茄酱引入菜肴之中,以其为主要调料调制成了一种新的味型――番茄味。由此创造出许多茄汁菜,比如茄汁大虾、茄汁鱼、茄汁牛肉等等一批深受国人喜爱的新菜式。
  这说明了,对西餐的调味,如果善于学习并结合中国菜式的特点完全能够为我所用,为中餐增加新的菜肴品种。对于西餐调味方面的借鉴,有如下两个方面创新的思路。
  1. 引进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调味料
  除番茄酱以外,还可以根据中国人的口味特点,引进一些其他品种的调味料,扩展味型的种类,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味觉选择。
  比如辣味。除了四川、湖南、贵州人嗜辣外。目前,调制辣味的调味品以辣椒、豆瓣为主。比较而言,西餐虽然偏重清淡,但带有辣味的菜肴也不少。不过西餐的辣味调料更多集中在胡椒、芥末和咖喱等。胡椒和芥末,中国的味型有所涉及,热菜的酸辣味多用胡椒调之,而芥末味也是中国的传统味型之一,但咖喱调味较少。现在有些餐厅正在试着以咖喱调味。将其运用于中国菜,若使用得当会受到人们喜爱的。
  再如,西餐中种类繁多的烹调用酒,也可以作为酒香味调料引入中国。西餐对酒的使用很有讲究,这是它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烹调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比如,制作牛肉类菜肴时,用红葡萄酒调味,会使菜肴的味道变得更香浓;用白葡萄酒为海鲜增香,会使其味更加高雅宜人。当然什么时候放酒,放多少酒,使用什么酒等等,西方烹饪对此有很好的经验,将这些品种繁多的西洋酒引入烹饪,扩展原有的酒香味型,增加新的味型,为爱好酒香的食客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此外,西餐调料中风味独特的辣酱油、酸香的鲜柠檬汁和酒醋、百里香、罗勒等等,也独具特色。可以根据中国人的口味,引入中国菜,进一步扩展中国菜的味型。
  2. 借鉴西餐的调味体系,使中餐的味型核心化、系列化
  西餐将味型称为调味汁,即沙司(Sauce)。沙司是西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菜肴的口味。与中国味型不同的是,西餐的沙司与菜肴的主料是分开制作的。比如,做一道牛肉菜,中餐通常将牛肉和调料混在一起,在锅中烹调;而西餐多是先将牛肉用简单的调料码味,烹调到合适火候以后装盘,再在牛肉上淋上单独调制的沙司。这是一种与中国调味完全不同的调味方式。面对这种调味方式,该如何进行有益的借鉴呢?
  例如,在西餐中,白色基础沙司、司马乃司沙司、醋油沙司等等称为“基础沙司”。这类沙司种类并不多,约一二十种。但是,通过变化,在每个沙司的基础上,就可以形成数种甚至数十种新的沙司。这数种甚至数十种新的沙司中每一种又可以继续演变出更多的品种。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有核心(基础沙司),又呈现系列的味型体系(基础沙司――第一层变化沙司――第二层变化沙司……)。
  西餐味型,既有系列又有核心的体系,不仅为厨师创造新的味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在味型创新的总体把握上,能够做到继承传统又高于传统。这样的体系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有了这种指导思想,味型中就会形成一个核心、多个分支、系列化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中餐调味味型的系统化,为中餐味型的发展以及烹饪者对中餐味型的整体掌握大有裨益。
  第三,借鉴西餐的烹调方法和先进的烹调理念,拓展中国菜品
  西餐的烹调技法,总体来说,与中餐相差不大,如双方都有煎、炸、烩、煮等常用的烹调方法。不过,它们各自都有它们特别的技法。像中国的单锅小炒,西方的铁扒(Grill)。目前,西方国家在拓展菜肴时,除了学习他们的烹饪技法外,也积极地向东方国家借鉴。由此,国人是否也可以向西餐借鉴呢?
  对西餐的借鉴,也有些成果,“吉利炸”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技法最早运用于香港。香港的中餐厨师最先将一些适合于中国人口味的西餐烹调技法引进中国,后传到广东等沿海省市,然后再传遍大江南北。这就使很多内地人认为吉利炸是粤菜的传统技法,实际并非如此。熟悉西方烹饪的人都知道,这是典型的西餐技法之一。而且,吉利炸也是英译英文“Culet”而来。这种方法目前在中国较流行,许多地方根据它的基本流程,即原料―成型―沾蛋液―沾面包粉,按照各自不同的思维,创新出许多新颖的菜式,如香酥鸡柳、吉利斑块。这些菜肴因为外表金黄、里鲜嫩的特点,而受到国人的普遍欢迎。除吉利炸外,上面提到的“铁扒”,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烹调方法,如运用“铁扒炉”制作扒菜,铁扒鸡、铁扒牛柳、铁扒大虾等等。
  除了具体的烹饪技法可以学习外,西方的一些烹饪思想也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菜肴的营养,提倡食用高蛋白,提倡“素食”。许多人少吃或者不吃荤菜,而且以素食为主。目前,这种素食之风已刮到港澳,迟早会进入大陆。及时把握世界饮食潮流进行创新,也是菜肴创新的一种思路。此外,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代替厨师的手工劳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让厨师从简单、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放飞思想,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美食。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西餐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刻、全面。美味可口、健康卫生、营养合理的饮食是每个民族的共同要求。不同国度的文化和传统,形成各地不同的饮食习俗、特色菜肴,呈现了百花齐放、相互交融的局面。中国饮食业在各具特色的世界风味中,不仅独树一帜,而且博采众长,促使中国饮食文化不断迈向健康、进步、文明。

标签:烹饪 西餐 借鉴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