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GRE > 正文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根据历史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前提,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以“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和适当的探究学习”为基本策略,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作者结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的教学,谈谈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而有效性则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使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其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下面,笔者结合岳麓版《历史》必修1的教学,谈谈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一、兴趣导入,使课堂有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为乐之者”等哲学性的语言,无不在强调爱好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好,特别是导入新课时,毕竟一个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实践中,我非常重视以趣诱学、以颖导学,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教学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有的是父母起的,有的是祖辈起的,但不管怎样,名字都蕴涵着长辈、家长的期望和厚爱。其实历史事件也是有名字的,这种命名法叫做“春秋笔法”,它是由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体现了作者自己的态度。例如“鸦片战争”体现了作者对这场战争的批判与否定的态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不同时期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名称也有不同,请同学们来完成一组连线题(题略)。通过这组连线题,我们认识到: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价。又如,教学第12课《鸦片战争》时,伴随着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引用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的片首字幕,导入新课:“大家可知道,百年前,我们的民族是什么样?那是一个万马齐喑的年代。中国一次又一次惨遭列强的侵略与践踏,签订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今天,作为独立的中国人,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让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我们更应去审视那段沧桑的历史。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研究那段标志着悲剧开始的历史事件――两次鸦片战争。”无论从学生熟悉的常识导入,还是情境导入,可以说,这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知欲,同时也为整堂历史课的有效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史论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史观
   “史”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即历史史料。“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史论的结合,既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生的历史观。为了深化历史教学,我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如教学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时,关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我引用了两段材料:材料一:我们(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异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力的;在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的全权公民男子只有4.2万人了,这就是说全权公民本来只是极少数,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更是遥不可及。通过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是受财产、阶级、性别和地域限制的,因此它具有狭隘性和一定的阶级性。笔者认为,教科书本身就有丰富的资料,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补充些相关的史料,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知识。只要我们善于研究,善于运用,就一定会让死的材料活起来,让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三、合作探究,增加学生学习的效能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自然也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性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如果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那么枯燥的知识、深奥的道理在学生体验中轻松掌握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如在讲解第10课《鸦片战争》,为了让学生正确评价鸦片战争,我设计了一个讨论问题: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近代文明”,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为什么?此问题的设置不仅让学生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的互补,同时也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形成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又如在第16课《五四运动》中,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得到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中国威胁论”。有的人把中国视为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猜疑、歪曲、指责……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中在某些国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因而中国百姓也自发地“抵制法货”“抵制家乐福”,请大家思考:这与1915年“抵制日货”是否相同?你认为当时该不该“抵制日货”呢?
   总之,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学生的心理和学情等方面相应地调整教学策略,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真正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2]赵亚夫.历史课堂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大连市普兰店高级中学)

标签:课堂教学 有效性 实践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