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广播稿 > 正文

审计是一种直接的经济监督活动_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如何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于全民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监督做辅助工作,而某一项单独的经济监督并不能使经济很好的发展,所以认识和了解经济监督系统中各项经济监督的作用,尤其是审计监督,对我们更好的了解专业有很大的帮肋。审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系统中最主要的经济监督形式,审计监督不仅可以监督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对其他经济监督形式监督过的内容进行再监督。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形式的三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审计 审计监督 经济监督系统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监督系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力量。我国的经济监督系统包括审计监督,会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金融监督等多种监督,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审计与审计监督
  根据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内容可以这样给审计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它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于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的本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与经济管理活动,非经济监督活动以及其他专业性经济监督活动相比较,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独立性特征: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权威性特征: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驶审计权的必要条件。
  公正性特征: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正是由于这三个特征的存在,所以作为一种经济监督的审计监督是一种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监督。
  审计监督是根据会计记录等有关经济资料和国家有关法规,由国家专门设立审计机关依法审核和稽查有关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经法纪的遵守情况,作出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审议报告,以加强经济管理,维护法制的监督检查活动。
  二、经济监督系统与审计监督体系
  (一)我国经济监督系统的内容
  我国经济发展是在经济监督系统的监督下进行的,经济监督的多样性对社会各个领域的经济都进行监督的,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公认的经济监督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专设的部门所实行的监督,审计部门无任何经济管理职能,不参与被审计单位人及审计委托人任何管理活动,具有超脱性;审计监督内容取决于授权人或委托人的需要,具有广泛性;审计监督代表国家实施监督,被审计单位不得阻挠。在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审计不但同其他专业经济监督部门一样负有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监督的责任,而且还要对各专业经济监督部门实行经济再监督,并为宏观调控提供审计信息,提出审计意见,供宏观决策参考。国家审计机构是一个纵向的行政系统,这个系统有相对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各种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它们的审计依法照章,独立公正。所以说权威性,公正性和独立性是审计监督有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三个重要标志。
  2、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指的是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和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使之按既定的目标进行,实现预期的效果。
  3、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不是仅仅着眼于财政收支,而是要关心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关心各种事业的正常进行和各项开支的节约;同时,也包括纠正各种违反国家财政计划和财政制度的现象,对违犯财经纪律的事件进行揭露、制止和必要的斗争。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职能。社会主义财政深入到物质生产领域,特别是与全民所有制经济发生密切的联系。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盈利要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进行分配,并以大部分上缴财政;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积累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各种经济效果的高低都直接决定和影响财政收支的水平,财政必须关心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凡有财政分配活动,都要进行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实际上是政府对于自身行为的监督,是上级对下级带有一点行政强制性的监督,所以它有权威性但不独立,也是依附性的。
  4、税务监督
  税务机关通过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一方面促使纳税人依法经营,建立健全有利于正确计算和反映纳税所得额情况的各项基础工作,推动各单位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督促纳税人依法纳税,遵守法纪,堵塞各种税收漏洞,纠正和查处违反税法的行为,保证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
  税务监督虽是外部监督,也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但独立性还是不能与审计监督相比。
  5、工商行政监督
  工商行政监督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所实行的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监督所实施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经营实行监督。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要按照登记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所载明的生产经营范围进行,不得擅自变动。二是对市场监督。通过监督,保护合理竞争、消除竞争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
  工商行政监督也同税务监督一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但缺乏独立性。
  6、信贷监督
  信贷监督是办理信贷业务的银行利用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发挥信贷的职能作用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的监察与督导。通过运用存款、贷款、结算、利率等经济手段调节控制信贷的投量和投向,不但能够灵活有效地调节控制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生产经营方向和生产经营效率,而且能够灵活调节控制全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因此,信贷监督不仅能对个别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日常监督,而且对每一个地区、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都能起到监督作用。
  信贷监督相对来说是外部监督,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缺少权威性,弄不好还会引起银企勾结,难免产生不规范行为。所以这种监督也往往很难保证公正和权威。
  7、金融监督
  金融监督是指一国金融管理机关对一切金融活动的监察督促。是为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而产生的一种行业监督形式。国家赋予金融监督部门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对各级各类金融机构执行国家金融法律法规、金融方针政策的情况实施监督,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清正廉洁。同时还查错防弊,监督各金融机构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维护金融业的稳定,达到促进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金融监督与信贷监督一样,虽不一定的独立性,但有时也难保公正性和权威性。
  8、物价监督
  物价监督是指国家物价部门根据经济政策和物价政策,规划和组织推进价格改革,监督和控制市场价格,查处违反价格管理法规和价格政策的行为。物价监督的目的在于,使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价格关系符合国家价格政策和价格管理法规的要求,保障各方面的合法经济利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制裁违反价格政策和价格纪律的行为,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物价监督虽有公正性,但在权威性和独立性方面显然欠缺。
  9、统计监督
  统计监督是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对国民经济和和发展情况进行的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并提供统计资料的行为。
  (二)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审计的任务也将不断扩大,服务、咨询、公证的任务也将不断增加,审计对推进廉政勤政,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将发挥重要作用,审计监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以成为国家运行体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常规经济手段。中国审计监督体系分为三大块:
  1、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是指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国家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其实质是对授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经济监督。最初的国家审计是随着国家管理事务中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为了促使经济责任的严格履行而诞生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审计,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按照民主政治的原则,人民有权对国家事务和人民财产的管理进行监督。
  2、民间审计
  民间审计是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民间审计组织是会计师事务所,民间审计人员即注册会计师,故民间审计是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的行为。民间审计具有审计的委托性、有偿性和独立性等特征。
  3、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实施的审计。内部审计在部门或单位负责人领导下,主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提出审计报告、意见和建议。简而言之,国家审计针对社会治理中公共财政、社会福利的效率、效益、环境、节约四个环节,主要是解决老百姓的信息对称问题,民间审计解决公司治理中的股东信息不对称问题,内部审计解决企业经理层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审计监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实行审计监督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审计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的审计事业,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领域的弊端逐步暴露,迫切需要加强审计监督的情况下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宪法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要设立审计机关,在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法律独立行使监督权,不受任何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可见,对经济活动实行审计监督,是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力,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
  (二)审计监督的宗旨是为发展经济服务
  审计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发展经济服务,其服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服务。审计机关通过对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可维护国家的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促使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二是为微观经济服务,即直接为被审计单位服务。任何审计,都必须从具体的财政财务收支开始,审计的过程,也就是服务的过程。
  (三)正确处理审计监督与服务关系,为宏观调控发展经济服务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这是宪法规定的,对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所动摇。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审计的服务性应寓于监督之中,而不是监督寓于服务。只有通过审计监督,查处、纠正违反财经法纪,保护合法权益,才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保证改革措施的落实,促进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为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服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如果把监督同服务对立起来,离开审计监督只为经济建设和改革服务,那将是南其辕而北其辙。
  总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监督系统的辅助作用,而审计监督又在监督系统中起到了监督和再监督的作用,它的监督性质特殊,监督范围广泛,监督效果明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计监督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可以保证国家有关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得以认真贯彻落实。可以打击违反市场规则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公平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金华中国审计史 第三卷(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编审计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 吴月文,黄秋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经济纵横出版社 2002(12)
  (责任编辑:李孟明)

标签:审计 监督 经济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