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广告词 > 正文

[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分析]不完全汇率传递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建立在一价定律基础上的传统汇率理论认为汇率是完全传递的,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汇率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影响其不完全传递的因素是广泛的,如市场结构、市场分割、价格歧视、沉淀成本、厂商定价策略等微观经济学因素,也包括一国通货膨胀环境、货币政策稳定性等宏观经济学因素。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总结出了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几种理论,为我国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方向和重要启示。
  关键词:汇率 传递性 依市定价
  
   一、不完全竞争与汇率价格传递效应
   最初经济学家们集中于研究出口厂商的行为和建立局部均衡模型,Dornbusch (1987), Krugman (1987)等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及产业组织角度来解释汇率对进出口价格的不完全传递问题,认为完全汇率传递需要一个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而现实的世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这就使得汇率的传递不完全。
  二、依市定价与汇率价格传递效应
  “依市定价(pricing to market)”的概念最早是由Krugman (1987)提出的,他认为若厂商具有一定的市场控制力,能够对不同的进口国就同一商品索要不同价格,也就是就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收取不同价格的三级价格歧视行为。Krugman指出PTM在汇率决定和国际宏观经济的波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PTM限制了汇率变动对价格水平的传递,减少了汇率变动对消费需求的支出转换作用,导致汇率的波动幅度更大,而且名义价格刚性和PTM的结合,使得汇率对宏观基本因素冲击的反应被进一步放大。
   Marston (1990 )建立了一个加入价格歧视的PTM模型,通过研究对垄断者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商品时价格歧视行为,得出出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于两个因素: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不同出口水平下的边际成本。
   三、沉淀成本与汇率价格传递效应
   Dixit(1989),Baldwin和Krugman(1989)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汇率对进出口价格不完全传递的原因,并建立了加入了沉淀成本的汇率传递模型。Dixit等认为汇率变动应该满足一个连续时间的随机游走过程,企业的进入或退出实际上可以比拟为期权,还没有出口业务的企业拥有在未来进入出口市场的期权,目前正在从事出口的厂商实际上拥有一个退出出口市场的期权。汇率变动的规模越大,波动性越强,进入和退出期权价值越高,现期行权的越少,退出或进入市场的时机越慢,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价格在汇率变动时的反应滞后。
   因为存在滞后效应,如果出口企业想要通过削减出口商品的生产,以提高其出口价格的话,需要汇率更大幅度的贬值。当厂商改变了价格后汇率又回到初始水平,但厂商认为与沉淀成本相比,价格调整是无利可图的,厂商也不会将出口价格调整到初始水平,这同样导致汇率变动对价格的影响减弱。
   四、厂商定价货币选择与汇率价格传递效应
   汇率变动对价格的影响与不同的厂商定价货币的选择有关。如果企业在知道偏好变动等之前就确定价格,且不管商品是在本国还是国外销售,总是以本国货币定价,这种定价策略就是生产者货币定价模型(Producer Currency Pricing;PCP)。
   LCP(Local Currency Pricing)模型是指企业以消费者的货币定价的模型。即一个本国企业以本国的货币对在本国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定价,以国外的货币对在国外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定价。Betts和Devereux(1996)研究了LCP模型下,如果进口商品价格与国内商品价格存在刚性,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商品和国内商品的需求不会发生转移,进口商品的价格不随本国货币的贬值而变动,汇率传递性为零。
   Bacchetta和Wincoop(2002)研究发现市场份额和商品的分散化是影响出口商品计价货币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某一产业的市场份额越大,商品越分散化,出口商越可能以自己的货币定价。Devereux和Engel(2004)认为厂商最可能选择汇率波动率较低,货币政策的更稳定的国家的货币作为最优定价货币。Devereux和Engel (2002)在开放宏观经济学框架内,通过考察货币政策稳定性,研究了其对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影响。他们认为,较低并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可以导致汇率变动对CPI传递效应的减弱。
   五、生产全球化与汇率价格传递效应
   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开放,跨国企业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选择生产要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成本风险。
   Corsetti和Dedola(2002)提出了国际定价模型,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最优化的定价模型,模型表明上游厂商对不同国家的零售商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Bacchetta和Wincoop(2002)认为由于国外出口厂商使用了大量的来自于其他国家的中间投入要素,才导致汇率的不完全传递。Burstein,Eichenbaum和Rebelo(2002)建立的局部均衡模型模型中,将出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包含在内,认为商业链价值分配在汇率的传递性上具有重要作用。Hegji(2003)认为一国的母公司出售中间产品给国外的子公司,产品的国外价格将会随着各个公司所在国之间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效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既包括了市场结构、市场分割、价格歧视、沉淀成本、厂商定价策略等微观因素,也包括了一国通货膨胀环境、货币政策稳定性等宏观因素。此外,进口需求弹性、出口需求和供给弹性、经济体类型、汇率变动的预期、汇率制度的差异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汇率对价格的传递效应。
   近年来,随着汇率持续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居高,汇率传递性越来越引起国内的关注,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以上国内外对汇率的研究成果为人民币汇率的研究给予了许多启示。
  
  参考文献:
  毕玉江,朱钟棣.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价格:一个分析框架与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7,( 1):3-15.

标签:不完全 汇率 传递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