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广告词 > 正文

[如何深化“走转改"活动]走转改活动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编者按   随着新春“走转改活动”的开展,这一活动正持久、深入地继续着,它的效果也已显现出来。但如何深化“走转改”活动?已成为媒体人思考的一个问题,本刊特约区内外几家媒体就它们成功的做法进行分享,以期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带着感情走基层 肩负责任写民情
  中宣部等五部门提出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乌兰察布日报社召开全社动员大会,将“走转改”活动作为新闻报道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和重要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市委宣传部的有关意见,全面部署、全员动员、全心投入,制定了周密的方案和计划,在一版开辟专栏刊发“走转改”稿件。
  活动开展以来,我社在各旗县市区都建立了基层联系点,编辑记者主动请缨下基层。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一篇篇来自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道社区,贴近群众、文风清新、带着现场气息的新鲜稿件见诸报端,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以实际行动落实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走基层,新闻有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党报的工作说到底是服务人民。这次“走转改”活动就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三贴近”原则的重要抓手,也是新闻战线在新形势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打牢基础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党报的一些新闻工作者习惯于浮在上面在会议中找新闻。这样的新闻缺乏源头活水,内容必然空泛。走基层就是要求我们走出会议室、办公楼、编辑部,深入改革建设前沿,深入生产生活一线,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报道内涵,不断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我社要求除出版的同志以外都要深入到基层进行采访,记录基层的生活,反映基层的心声。他们进农户,入社区,跑工地,脚沾了泥土,人接了地气,增加了见识,提高了认识,采写的稿件生动活泼,内涵深刻,受到了读者的欢迎。隆冬时节,一组记者深入位于察右前旗乌拉哈乡新丰村的乌拉哈供电所采访。该所负责周围4000多户农牧民和80多家企业的供电服务。春灌时24小时值班,随叫随到,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常家村、海丰村农网升级改造时,为62户免费更换了智能表、导线和漏电保护器,为每户节省420元。供电所为残疾人、孤寡老人建设特殊档案,每月无偿上门代收电费、检查用电设备。服务中充盈着浓浓的爱民情怀。我们通过记者的笔和镜头,把这些生动的场面再现给读者,群众觉得党报的内容更生动了,版面更好看了,离老百姓更贴近了。
  走基层,是新闻工作者成长、成熟、成才的必由之路,更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立足点在基层,服务重点在基层,记者采访的兴奋点也在基层。因为越是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新闻工作者就越能亲眼目睹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直接听到基层对完善政策措施的意见和期盼,了解改革建设实践,找准新闻宣传的着力点,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净化自己的心灵,明白自己的职责,为人民群众鼓与呼。记者在融入群众中,既服务群众,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本领。
  在“走转改”活动中,我们派出多路记者,历时两个月,走进企业社区、草原深处探民生,听期盼,写出了《蔬菜大棚里今冬又添新“法宝”》《住有所居乐陶陶》《温暖使者》等一大批生动鲜活的稿件,广大干部群众纷纷感叹曾经熟悉的《乌兰察布日报》又回来了。
  通过“走转改”,许多记者明白了“接地气”工作才能有“底气”,回来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最生动的实践在基层,最鲜活的新闻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
  
  转作风,新闻“三贴近”落到实处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转作风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时代要求。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受众需求的更加多元,一方面使工作条件大为改善,采访手段更为先进,另一方面也对新闻工作者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那种鼻孔朝天的“老爷记者”、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闭门造车的“文件记者”、粘贴复制的“电脑记者”,其作风飘浮、文风僵硬的背后,是丢弃了群众观点,放弃了群众立场,脱离了群众路线,遗失了基层这个最大的新闻源,忽略了群众这个最重要的新闻主体。
  转作风就是使新闻记者通过走进基层、感悟实践,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水平,把对群众的真挚感情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体现在新闻报道上,就是要按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来取舍新闻,按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来采写新闻,按照方便读者接受的思维方式来编辑新闻,以饱含深情的新闻报道来通达社情民意,回应百姓关切。
  去年6月1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灾袭击了察右中旗8个苏木乡镇、1个园区,有1.3万农户4万多人和11.2万亩农田受灾,倒塌房屋39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4亿元。如今,半年多过去了,受灾群众的生活、生产和精神状态怎么样?我们派出记者,深入受灾最严重的乌素图镇南洼子村群众家中采访。
  在肆虐洪水中,72岁的高玉柱老人住了50多年的土坯房瞬间变成危房。灾情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工作,为45户受灾群众统一建起了砖瓦房,补种各种作物1万多亩,把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对一些损毁的机电井、电力设施进行修复,保证来年生产生活不受影响。让老人更感动的是,村里还专门把他与儿子的房子盖在了一起。
  如今,一幢幢新建的砖瓦房整齐排列,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高玉柱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等明年开春,种上庄稼,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朴实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如果不是下基层,这些鲜活的新闻绝不会跃然纸上。基层不仅是巨大的新闻资源宝库,也是社会进步的指针。基层的成绩,同样汇成时代前行的动力。
  为了让记者沉得下、蹲得住、坚持好,保证这一活动形成常态、见到实效,我社不仅要求采编部门建立基层联系点,定期深入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而且在社内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对活动中表现好的记者要给予表扬、奖励,并将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作为业务考核、职称评聘和提拔使用等的重要因素,建立一种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工作导向。
  
  改文风,新闻更有生命力
  
   走基层和转作风的结果就是改文风。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是要求内容真实、文风朴实,不能假话连篇,群众读了不懂、听了不信。
   良好的文风是新闻工作者良好作风最直观的体现。提高新闻宣传舆论引导能力,就要遵循新闻宣传规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基层群众心贴心互动,面对面交流,运用群众的语言,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群众关心、关注的话题,避免官腔味、八股味,改变说教式、灌输式,多说短话、新话、实话,少说大话、空话、套话,增强新闻宣传的效果性。这样的报道,针对性强,分析合理,群众干部看着可信,读着实在。
   时下,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对党报的冲击日趋严重。党报因其自身的特点,没有网络那么迅速灵活,没有电视那么有声有画。如果我们的观念、方法、作风、文风不改变,很难适应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到那时党报将离群众的要求越来越远,终将因丧失主流媒体优势而失去更多的话语权。可如今不少党报编辑、记者还没有认识到这一严峻的形势,仍然热衷于报道一般性的工作动态,“新闻”没有创新,“经验”没有价值,“典型”没有代表性,“成就”缺乏说服力,再加上报道方式和表现手法陈旧,既缺乏时效性,又没有可读性,老百姓不买账,大大影响了传播效果。
   结合“走转改”活动,我们要求记者改进文风,以老百姓的语言写新闻,把新闻写实、写活、写透。我们连续推出《新家园新希望》《社区如家好温暖》《化德县,越冬不用再储菜》《幸福的微笑》等多篇角度准确、内涵深刻、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读者的好评。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得不到家庭与社会的关爱,影响了其健康成长,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让这些孩子向正常的儿童一样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新闻关注的焦点。
  对此,我们派出记者深入全市最集中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集宁谢臣小学实地采访,写出《留守儿童成长的摇篮》。文章事实感人,语言生动,文风纯朴,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他们也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当然,直面现实,改文风,不能仅仅盯住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枝节问题,连篇累牍用负面报道来哗众取宠,更不能忽视或者回避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要分清主次,报道的内容既要符合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又要反映出群众的呼声。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又要有灵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办出富有特色的报纸,提高舆论的引导能力。

标签:深化 活动 走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