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中药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分析_乳腺增生怎么根治

时间:2019-01-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外敷,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乳腺治疗仪治疗,连续治疗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经过14d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敷;乳腺治疗仪;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青春期之后的任何年龄段,以中年女性较为多见,常与月经周期、情绪波动等密切相关。我院采用中药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良好,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1],并经红外线扫描确诊。全部患者均有乳房胀痛、乳腺肿块,随月经周期变化相应加重或减轻。同时排除乳腺纤维瘤、恶性肿瘤等其他乳腺疾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为(37.74±6.38)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为(3.22±1.28)年;其中已婚已育22例、已婚未育14例、未婚未育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为(38.12±6.85)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为(3.45±1.62)年;其中已婚已育23例、已婚未育15例、未婚未育5例。
  两组患者从年龄、病程、婚育情况、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自拟中药散剂外敷,药味组成为夏枯草、蒲公英、地丁草、乳香、没药、全虫、红花、郁金、细辛等各50g。上药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治疗取粉末适量,以温水调成糊状,外敷于乳房表面,60min/次,1次/d[2]。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GFT-6100型乳腺治疗仪治疗30min/次,1次/d[3]。连续治疗14d。
  1.3判断标准参照《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治愈:乳房胀痛、乳腺肿块消失,停药后3个月内未复发;显效:乳房胀痛消失,乳腺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有效:乳房胀痛减轻,乳腺肿块缩小不足1/2;或乳房胀痛未减轻,乳腺肿块缩小1/2以上;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4]。疗效评价时间以月经后7d为准,以排除生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14d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乳腺增生病多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好发于30~40岁。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而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雌孕激素比例失衡,乳腺组织缺乏孕激素调节,发生过度增生而复旧不全。中医学理论将乳腺增生归纳为“乳癖”之范畴,病位在乳房,与肝、脾、胃等脏腑经络关系密切。长期情志抑郁、过度劳累使肝气郁结,脾胃失调,使气血生化不足,聚湿为痰、经络瘀阻而发生乳腺增生。治则以疏肝解郁、消痰散结、行气活血为法。本方以夏枯草、蒲公英、地丁草清热解毒;红花、郁金、乳香、没药活血定痛;全虫、细辛祛风通络。辅以乳腺治疗仪进行物理治疗,利用低频电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痉挛,并可起到镇痛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药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惠宏武.开结通络膏外敷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30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35~36.
  [2]王祖蕊.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1):54.
  [3]冯玉琴,纪丽君.外敷中药配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78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187.
  [4]张计香.药物外敷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1):91.

标签:外敷 乳腺 治疗仪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