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什么经济_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经济需要”范畴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满足人的不断增长的各方面的需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文章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经济需要的论述,对作为经济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的经济需要作了分析与考察,概括出了人的经济需要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现形式,认为人的需要既是人发展的出发点,又是人发展的归宿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问题,必须认真研究人的需要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及其满足的途径。
  [关键词]人的发展;人的经济需要;自主需要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001-06
  “需要”范?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范?。它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范?,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具有若干新的特征。研究这一范?,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在从一般的意义上对需要范?作剖析的同时,我们要联系社会主义的特殊社会形式来研究需要的特殊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需要具有两重规定性:从一般劳动过程范?来看,它是社会需要;从社会形式范?来看,由于人真正作为主体出现,已经真正成为人的需要。由于扬弃了需要的历史对立,必要的需要与奢侈的需要已转化为在统一的前提下相互独立的个人需要与公共需要,因而本文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需要的这种新的社会形式命名为“自主需要”。需要的社会性是一般的,自主性是特殊的。
  唯物史观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人只有首先吃、喝、穿、住,然后才能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阶段,自然需要仍旧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无论社会出现什么历史变革,我们不能设想人会抛弃这些基本需要。马克思在批判施蒂纳的“僵硬性”时说:“共产主义者就没有想过要消灭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这种僵硬性,这是施蒂纳在幻想时强加于共产主义者和其他一切人的身上的;共产主义者所追求的只是这样一种生产和交往的组织,那里他们可以实现正常的,也就是仅限于需要本身的一切需要的满足。”可见,共产主义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相反,共产主义者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迄今为止,世界上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需要主要采取社会需要的形式。这是人类进入市场经济的共性要求。社会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如下一些具体表现。这些表现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的特征。
  (一)劳动者可以不断追求其自由支配的时间
  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手段是社会化大生产,即生产专业化。由此,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人们在相互交换中不仅满足了自然需要,也满足了必要需要。除此以外,还有剩余。这种剩余,在物质形态上称为剩余产品,在劳动过程中形成自由时间即剩余劳动时间。资本迫于无限的增殖欲,在价值规律的鞭策下,总想尽力缩短消耗并凝结在个别产品上的劳动时间,这客观上就使节约时间成为普遍的自觉的原则。工人用于必要需要的劳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则劳动创造的自由时间就越来越多。自由时间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满足资本的膨胀欲,总是竭力限制工人的自由发展,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自由时间,将它转化为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可是,资本的内在矛盾促使“生产力的增长再也不能被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所束缚了,工人群众自己应当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当他们已经这样做的时候――这样一来,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不再是对立的存在物了,――那时,一方面,社会的个人的需要将成为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自由时间将属于全体劳动者。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生产中的劳动耗费,腾出更多的时间用来满足精神需要,提高文化素质,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劳动者追求自由时间的结果,又会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需要对象越来越丰富
  列宁曾经揭示了人类“需求上升的规律”。他指出:即令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引起全体居民和工人无产阶级需求水平的增长。”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否定了雇佣劳动制度,解放了生产者。生产力的发展从此摆脱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严重束缚,从而具备了充分发展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已成为可能。全体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需要,亲手创造出一个日益丰富的需要体系。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自由时间的不断增加,为精神需要的扩充奠定了基础。随着生产的发展,精神需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直至演变为占支配地位的需要。精神需要的增长,不仅是生产主体发展的主观愿望,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愈深化,愈要求劳动者掌握高度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与此相应,人们就愈是需要接受较高级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技术素质。这样,才能驾驭科学的轮子,让它为推动需要的发展服务。
  需要结构的丰富促使生产结构的衍生。传统的生产部门已远远不够了,新兴的产业(如所谓第三产业、第四产业)应运而生,并日益显得重要起来。马克思曾经预言:“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共产主义就是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只是这种占有以否定私有制为中介。
  (三)个别需要转化为社会需要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力的连续性和分工的存在,社会需要是主要的需要形式。人的需要仍要通过全面的交换才能得到满足。因此,个别需要必须转化为社会需要,个别劳动必须转化为社会劳动。与个别需要向社会需要的转化相应,个别产品必须转化为社会产品,个别劳动时间必须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就有其客观必然性,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社会生产的一定时期内,由于受到当时当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社会需要存在一个既定的量。社会产品受到社会需要总量的限制。一旦某种产品超出了社会需要量,它就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也就失去了价值。“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是与产品的社会需要量密切相关的并受其制约这个道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理论界所忽视。
  (四)社会需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需要既然采取社会需要的形式,它就必然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这是因为,交换价值是社会需要的媒介,在交换中通行的仍然是等价交换的原则。由于个别劳动存在着差异,劳动者在交换中各自满足需要的程度并不可能平均,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各人支付劳动时间的多寡来决定。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有些同志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的经济思想,认为货币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必须逐步加以消灭。苏联建国初期就曾作过这方面的尝试。列宁最初也是按照“社会主义=消灭商品、货币”的公式来论述和设计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第一个在全社会开始产品分配的尝试,并为消灭货币作好了准备。当时,虽然尚没有完全和最终消灭货币,但社会上基本实行了产品的实物分配,结果遭到失败。实践使列宁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果断地推行了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我国在“大跃进”时期刮过的“共产风”和提出的“穷过渡”,都是否定了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空想在中国这块偌大的土地上搞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在当前强调扩大内需,实现以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时候,必须高度重视迅速提高居民的货币支付能力从而扩大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其关键就在于提高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
  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因此,在消费领域,消费品的生产(包括劳务)应该同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相适应,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提高实际消费水平。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上认为“群众的消费(购买力)的增长总是超过生产的增长,推动生产向前发展”,并认为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这使我们的市场长期处于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状况下,成为所谓“卖方市场”,商品匮乏,供不应求的现象很普遍。忽视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不仅反映在消费领域,也反映在生产领域。生产消费同样要求有支付能力。过去计划产品经济时期,我们搞无偿调拨,根本不顾工厂的支付能力。有些工厂连年亏损,却在大搞基建,建设规模大大超过国力的许可,并使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极低,产能严重过剩,损失、浪费现象严重。这种状况与社会需要是极不相符的。当前制约我国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国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关键在于初次分配失衡。初次分配失衡的焦点在于劳动报酬偏低,资本报酬偏高,资本制约了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迫使劳动人民的保证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必须改革初次分配方式,大幅度地提高劳动报酬以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货币支付能力,才能真正地扩大内需,繁荣国民经济。
  (五)社会需要的范围扩展为世界性的
  马克思说:“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又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予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经济情况不同,国际分工出现了明显的界限,社会需要必须通过世界范围的交换方可得到满足。特别是二十世纪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又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实行对外开放,进入世界市场,才可以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本国的生产力水平,从而最终超过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需要不受社会制度的束缚,没有国界,没有地区界限。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需要也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满足。只有当社会需要成为全世界范围的需要形式以后,它才可能最丰富、最全面。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必然会扩展社会需要的范围,使之最终成为全世界的社会需要。
  由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需要是世界范围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所以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也应按国际市场需要进行。要自觉运用国际分工和国际价值规律,利用世界市场,大力进行国际商品交换,以保证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需要能用作为人类最先进的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来满足。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需要也必然以社会需要的形式出现。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社会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设想的那样,脱颖于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土,而是诞生在资本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上。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和自然经济中的农业大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需要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对自然需要的扬弃不够。自给自足的自然需要在某种程度上,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仍还作为需要的主要形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思想影响深远,从而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融合,将会扫除上述障碍,促使社会需要占据统治地位。
  二、必要需要与奢侈需要对立的消失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之间存在尖锐的对立。这种对立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在资本家眼里,工人不过是机器的一部分,他的消费如同机器消耗燃料一样,一切奢侈需要对于工人来说都是不必要的浪费。资本家为了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拼命压低工人的必要需要,以致使之达到最低限度。工人只能满足自身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需要,根本无权参与奢侈需要的享受。奢侈需要的享受领域被资产阶级独占。这样,在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之间划上了一条鸿沟,并打上了阶级对立的烙印,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必然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然而,这些需要在外延上的界定却并非是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我们已经说过,奢侈需要不断向必要需要的转化,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这里再分析一下引起这种转化的主要原因。
  第一,必要需要存在着一个历史的道德的界限。这种道德界限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现实的生产条件。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技术水平,还必须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以适应经常变化的劳动部门以及日益提高的劳动强度。劳动者必然产生的学习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达到一定的普遍程度时,就会成为道德界限。随着这些需要的发展,道德界限也在发展。当然,道德界限的发展也是与工人阶级的斗争分不开的。工人阶级为了提高自己的需要满足程度,与资本家展开了持久的斗争。这种斗争,在资本主义初期尤为频繁。通过这些斗争,资本家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逐步提高了必要需要的满足程度。
  第二,需求上升的规律也在起作用。人们的需求水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呈现上升的趋势,这是一条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列宁曾经揭示过这个规律,他说,即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引起全体居民和工人无产阶级需求水平的增长”。生产的发展要求扩大消费商品的市场。资本家阶级的人数毕竟有限,其消费能力也有一定限度。最大的消费对象是广大的劳动者。如果资本家失去了这个市场,他的产品就变成一堆废物。商品没有人购买,没有人消费,扩大再生产根本无法进行,就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为继。资本家追求利润的欲望就会化为泡影。奢侈品部门的生产更加会受到限制。这与资本无限增殖的规律是相悖的。所以,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一方面贪得无厌地榨取雇佣工人的血汗,另一方面又驱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由此又不得不提高雇佣劳动者的消费水平,使一部分奢侈需要不断进入必要需要的领域,导致必要需要的范围不断得到扩大。这是不依资本家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在二律背反中膨胀起来。在这种矛盾现象的背后,生产力的发展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无论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生产力始终在继承、延续和发展之中。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总有其独立性。它能够与生产关系相对独立地增长。这也是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早已腐朽没落,而它所创造的生产力至今仍在继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假如生产力没有相对独立增长的可能性,它的每一次增长都需要生产关系推动,每一次变革都要受生产关系的控制,非但生产关系要疲于奔命,而且生产力会完全变成为受生产关系支配的被动的东西,那么,在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就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了。很显然,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定律这个观点的。
  第三,奢侈需要向必要需要的转化不仅在消费领域发生,也在生产领域发生。对此,马克思曾经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农业本身是建立在科学经营基础上的,如果它需要机器,需要通过贸易得到化肥,需要来自远方国家的种子等等……那么,机器制造厂,对外贸易、手工业等等就成了农业的需要。农业或许只有靠输出丝织品才能得到鸟粪。这样,丝织厂就不再是奢侈品的生产部门,而是农业所必要的生产部门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农业不能再在自己内部自然而然地找到它自己的生产条件,这些条件已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存在于农业之外……,主要的和基本的是由于这一原因,便发生了下述现象:以前表现为奢侈的东西,现在成为必要的了,而所谓奢侈的需要,例如对于那个自然产生的并完全从自然必要性中成长起来的部门来说,也成为必要性了。”
  在通过对必要需要的研究之后,马克思创立了必要产品、必要劳动的范?,从而完成了劳动力价值理论。劳动力价值理论认为,劳动者在资本的驱使下,不仅要完成必要劳动,满足必要需要,还得进行剩余劳动,满足资本的需要。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虽然是同一劳动的两个部分,但是,这两部分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却采取了对抗的形式。资本家为了资本的增殖,只允许劳动者满足必要需要,并压低必要需要。超出必要需要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异己力量,强加在劳动者身上,成为剥削劳动者的手段。劳动创造了资本,但这些对象化的劳动反过来统治劳动者。生产越多,资本的力量越大,劳动者受到的剥削就越严重。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对抗,造成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劳动和劳动者本身的对立。私有制社会就是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奢侈需要尽管只是在对立状态下不断向必要需要转化,然而这种转化终究将导致其对立的扬弃。必要需要即作为自然主体的个人需要,它表现为一种自然必要性。奢侈是这种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生产的发展既扬弃这种自然必要性,也扬弃那种奢侈――当然,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这只是以对立的形式实现的,因为这种发展本身又只是规定一定的社会标准来作为必要的标准,而同奢侈相对立。”
  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的对立,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才得以消失。马克思曾经对此作过这样的预言:“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存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而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即一方面,需要发展到这种程度,以致超过必要劳动的剩余劳动本身成了从个人需要本身产生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普遍的勤劳,由于世世代代所经历的资本的严格纪律,发展成为新的一代的普遍财产。最后,这种普遍的勤劳,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地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
  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必要需要与奢侈需要的对立,从而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对立,只有在实行自主劳动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消灭。
  自主劳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的对立面。雇佣劳动和自主劳动是劳动的不同社会形式,表现不同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雇佣劳动与自主劳动的标准,是看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占的地位。雇佣劳动就是生产资料作为主体来支配工人这个客体,而自主劳动则是工人作为主体来支配生产资料这个客体。马克思揭示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对立在公有制条件下必然消失的必然性。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如果整个工作日缩小到这个必要的部分,那末剩余劳动就消失了,这在资本的制度下是不可能发生的。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形式,才允许把工作日限制在必要劳动上。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要劳动将会扩大自己的范围。一方面,是因为工人的生活条件日益丰富,他们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将会列入必要劳动,即形成社会准备基金和社会积累基金所必要的劳动。”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条件下,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的对立、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对立必然会扬弃。这是历史的必然,也已被社会主义实践所证实。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随着需要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主体的对立的消失,作为满足需要的手段的活劳动的对立也就消失。
  社会主义条件下必要需要与奢侈需要对立的消失,并不是消灭了需要,而是改变了需要的社会形式。需要的主体,已变成为自主劳动者,在生产中占主体地位,需要真正成为人的需要。因而我们可以把需要发展的新阶段和它所采取的新的社会形式,叫作“自主需要”。我把“自主需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始初范?。满足自主需要的手段,就是自主劳动。自主劳动范?是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因而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已经摆脱了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成为生产资料的现实的所有者,是生产过程的 主体,是劳动者支配生产资料,而不再是生产资料支配劳动者。劳动产品已归全体劳动者所有,用以满足全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原动力。在这里,劳动者的必要需要已经扩大,以致超过必要劳动的剩余劳动本身成了从个人需要本身产生的普遍需要。
  劳动者在个人需要之外,产生了公共的需要,如国防的需要、生产发展的需要、行政管理的需要、公共福利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虽然不是劳动者个人直接用于满足的,但它们又是个人需要的保障,或者是个人需要的补充。如果从劳动者的整体角度来看,这些公共的需要也是必要的。这种公共需要已不再作为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异己力量而存在。作为扩大了的必要需要,它已同劳动者的个人需要取得了一致性。它产生于个人需要,又为个人需要服务。这种必要需要的扩充,只有在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的对立消失之后才有可能。
  由于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对立的消失,必要需要已包括了劳动者普遍的需要,因而需要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满足需要的劳动也具有了特殊性。这种劳动真正反映人的本质,成为满足劳动者一切需要的手段。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是人类一切社会劳动的共性。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剩余劳动的范?仍然存在。马克思说:“在任何社会生产(例如,自然形成的印度公社,或秘鲁人的较多是人为发展的共产主义)中,总是能够区分出劳动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的产品直接由生产者及其家属用于个人的消费,另一部分即始终是剩余劳动的那个部分的产品,总是用来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而不问这种剩余产品怎样分配,也不问谁执行这种社会需要的代表的职能。”自从人类社会脱离野蛮阶段,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一定程度,这种一般剩余劳动就开始存在,并成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恩格斯说:“人类社会脱离动物野蛮阶段以后的一切发展,都是从家庭劳动创造出的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生活的需要尚有剩余的时候开始的,都是从一部分劳动可以不再用于单纯消费资料的生产,而是用于生产资料的生产的时候开始的。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费用而形成的剩余,以及后来社会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从这种剩余中的形成和积累,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继续发展的基础。”。所以,一般剩余劳动就是劳动者满足个人生活需要以外的劳动,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和形成社会基金的劳动,也就是为社会提供的劳动。这种一般剩余劳动,作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社会所共同需要的。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为了为偶然事故提供保险,为了保证必要的、同需要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相适应的累进的扩大再生产(从资本主义观点来说叫作积累),就需要一定量的剩余劳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必要劳动用来满足劳动者的个人需要,剩余劳动用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既然个人需要和公共需要已取得了一致性,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就结合为一个整体,都是用来满足劳动者需要的劳动。本文把这个整体的活劳动称为“需要劳动”。需要劳动范?或自主劳动范?,体现了社会主义劳动的特殊性质,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基础范?。
  三、个人需要与公共需要的辩证统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劳动者的需要已消除了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的对立。一切劳动成果都归劳动者占有,用以满足劳动者全面发展的需要即“需要之内的一切需要”。需要真正发展成为人的需要。
  作为社会的人的存在,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由无数个体所组成。社会一旦形成整体,这个整体就有它的客观需要。我把这类需要称作“公共需要”。
  公共需要首先是由劳动者的个人需要发展起来的。前面已经说过,劳动者的必要需要已经扩充,它已包含着劳动者的普遍需要。这种普遍需要随着社会生产的现代化而不断丰富起来。它作为个人需要的补充,已越来越处于主要的地位。比如,劳动者共同的娱乐需要、文化需要、保健需要、安全需要、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和后备的需要等等。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建设许多学校、电影院、体育馆,娱乐场地、医疗设施和国防机构等等。这些建设,并不是靠个别劳动者的劳动所能胜任的。在一般情况下,个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建设满足这类需要的设施,这就必须借助整体的力量来实现。如果没有整体的力量或整体的经济实力,公共需要就难以满足,最多只能在低水平的要求上得到满足。整体的规模越大,公共需要满足的程度也就越高,满足需要的条件也就越充分。假如个人需要没有公共需要作为补充,或者个人需要脱离了公共需要而孤立存在,这时的个人需要只能得到极为有限的满足。那样,是与现代化的经济生活很不协调的。
  其次,公共需要也是个人需要的保障。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国家的职能依然存在,公共需要一般以国家为相对独立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要管理得井井有条,才能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个人需要才能得到满足。若是国家失去管理,社会一片混乱,个人需要也就得不到保障。此外,国家还必须建立国防,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干涉,保证国内人民的和平安宁、使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国家有统治、国防、管理的需要,这些公共的需要归根结底还是为劳动者的个人需要服务的。特别是国防的需要,更明显地表现为个人需要的延续。
  再次,公共需要也是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客观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这种生产方式中,社会利用各种形式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我们不能想象,在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劳动者为了满足个人需要而将生产资料瓜分为己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这样的生产只能出现在自然需要、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在共同生产的情况下,为了扩大再生产,就有积累劳动的再投入的需要。企业或社会利用这些再投入,去发展科学技术,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改善劳动条件,以及消除环境污染对劳动者的危害等等。这些再投入是劳动者劳动的一部分,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而也是为了不断满足劳动者个人需要所必需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是社会的人,脱离社会的个人需要是不存在的。由劳动者个人需要中产生的公共需要,对于劳动者整体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共需要来自于个人需要,又高于一切个人需要,是个人需要的汇合,又是个人需要的前提。与个人需要相对比,公共需要是第一位的。在社会生活中,公共需要首先应该得到满足,才能为个人需要的满足提供前提条件。这就是“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
  作为社会的人的个人需要虽然已经让位于公共需要而处于第二位,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贬低和轻视个人需要。因为,个人需要是自主需要的基础。第一,个人需要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是 最基本的需要。马克思所说的人们首先必须吃、住、穿,不仅是对群体而言,而且首先是对个体而言。每一个劳动者起码要满足自己的必要需要,方能生存与发展。因此,个人需要有其客观必然性。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个人需要。只要有人类存在,个人需要就必然存在。个人需要是一个永恒的范?,尽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人需要已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二,个人需要也是公共需要的基础。公共需要建筑在个人需要的满足之上,最终也是为个人需要提供条件、增添内容,服务于个人需要。公共需要如果脱离个人需要,就不称其为公共需要,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长期以来,我们受“左”的思想影响,片面强调公共需要,主张高速度、高积累,先生产、后生活,不能正确处理消费与积累的关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以致使劳动者个人的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相反,个人需要还受到抑制,从而严重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第三,个人需要的直接性和迫切性,使它成为劳动者追求的主要目标。对于自主劳动者来说,个人需要与他们有直接的关系,迫切性比较强,而公共需要往往带有某种程度的间接性,有时并不显得那么迫切。比如,基本建设项目属于公共需要,它为未来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可是,它真正发挥作用、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在未来,眼前看不见、摸不着。因而劳动者个人往往将它排列在个人需要之外,并不热切地追求。劳动者更加关心的是个人需要。这是客观事实,不能在理论上加以否定,并把它当作不好的东西而嗤之以鼻。个人需要的这种直接性和迫切性,不仅说明了它的客观存在,而且说明了它的满足可以激发出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激励劳动者更加努力地工作,使经济发展获得动力。
  综上所述,个人需要是公共需要的基础,公共需要是个人需要的前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经济需要,即自主需要。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们之间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已经看到,个人需要和公共需要都相互区别于对方,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个人需要是指劳动者个体的直接的需要,公共需要是指劳动者整体的共同的间接的需要。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是不正确的。因此,两者之间又是对立的。然而,这种对立并不是对抗性的,两者是在统一前提下的内部对立。因为,公共需要终究还是为个人需要服务的。而且,它们的对立完全可以由劳动者的整体从实际出发,自己来加以调整。当然,如果处理不好,非对抗性的矛盾也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的矛盾。
  个人需要与公共需要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经济需要的特征。它们之间的矛盾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矛盾。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7页。
  ②⑨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1至222、19、20页。
  ③《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8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6页。
  ⑥《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8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9页。
  ⑧《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89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87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8页。
  (1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2至993、925页。
  (13)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91页。
  [责任编辑:巫文强]

标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范畴 试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