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国外生活 > 正文

对小学数学课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点认识 游戏情境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的创设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探究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64-01
  
  问题情境是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纽带,数学学习的思维活动始于问题情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数学课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讲究实效,一个短小而精干的故事、一次简易的操作、几个有思考性价值的问题、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等均会唤起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达到认知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过程适时的放置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的发展。但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则需要教师认真探讨和研究。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内容、形式要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而有所改变。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低年级的要多创设趣味性和直观性问题情境,高年级的则多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低年级儿童而言,颜色、声音、动画等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则主要侧重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利用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去吸引学生,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尽量让他们因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的满足,进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帮助学生实现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问题的转换。学生对于发生身边的实际事件是最了解、最感兴趣的,所以要尽可能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再结合现代媒体的传播作用,创设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充满趣味的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充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三、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是有效的
  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效性应该是必要的,它决不能是一个摆设,它应该具有这样几个标准:①是要能够生成问题,激发学生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样的问题要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较大的发散性,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②是明确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如何去探究,在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显然,这需要教师能够适时地给予学生在方法上的暗示和指引。从而达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③是提供材料,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条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中去,给学生提供探究必要的资料,给学生的探究注入活力。④是启发引导,为学生的探究铺路搭桥。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铺设的“坎”的时候,出现难以逾越的现象,需要及时地帮助,这时候教师要适时恰当地去“搭桥”,以防课堂中间出现掉链子,学生会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信心倍增。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部分新知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和条件,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生活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标签:数学课 创设 几点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