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寒假日记 > 正文

中国山水画技法大全 [小学作文教学技法初探]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在小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2、我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有模范的力量去影响其他学生。开学不到一个月,班级已有两位同学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当这两位学生拿着刊登着自己作文的书的时候,我大力地表扬了他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能发表,你们也能一定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优秀作文小作者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
   3、第三个做法是:把学生的作文打印成册,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指导学生要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提高认识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要在平日里多下功夫,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提高认识。
   2、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笔者不敢妄谈这些话有没有哲理。所以,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在平时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要多开展读书活动,学写读书笔记。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注重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在课内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课外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读书知识进行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记录下来,模仿习作,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通过读书活动得到的学习效果:(1)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一是来源于生活,二是来源于阅读。二者缺一不可;(2)积累思维材料。学生在读书中,凭借阅读材料,精心思维,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3)积累写作知识,如:文章条理清晰、主次、详略、开头结尾、过渡等。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抛弃作文知识的积累和作文能力的训练,要把作文与阅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阅读是输入,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表达的方法。作文是输出,要运用所学的方法用语言表达,抓住语言这个共同点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培养作文能力。
   3、重视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学生说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说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习作的具体规定,提高审题能力。二是说自己的准备材料。目的是检查他们习作前的材料准备的情况。三是口头作文。该项结合习作指导过程又分为说题目、说提纲、说作文。说作文可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班内口头作文交流等多种形式。通过说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三、重视作文评改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将“活动式”教学引进到作文批改中,真正让学生成为批改的主人,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的根本改变。这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思想。作文批改也应该是一个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过程。因此,指导的环节由教师承担,而把改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才能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在作文教学中,我广泛地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作文批改模式:
   1、宣传作文互批的意义。用一些文坛佳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为人师的兴趣。强调培养作文修改能力的重要性,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要写好作文,必须学会修改”的写作理念。
   2、分批改小组,印发常用资料。根据平时作文水平,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其中优生一人,中等生两人,差生一人,组成一个作文评改小组。发放《常用作文修改符号》,统一他们的修改标志。每组再发一本《作文评改记录表》,由组长详细登记好每一次、每一篇文章批改时的好坏典型、分数及批改时的纪律,以备老师了解情况,方便评比优秀小组。
   3、教师示范批改。张志公曾说:“把学生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的一两篇作文拿到课堂上作示范批改,能对全班学生有启发作用。”教师精批两篇文章,用统一的修改符号批好,眉批、总批一丝不苟,精彩语句用波浪线划出,然后印发给学生,能使学生批改作文有个参照、模仿,避免他们批改的盲目性、随意性。
   这种作文批改模式,教师由批改的主演变成了导演,改变了传统的因教师一人批改而导致的固定化、模式化的倾向,变“一堂言”为“多堂言”,避免了学生被教师的指导牵着鼻子走。它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满探幽寻密的兴趣,从而形成了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写作――批改”一体化的有效运行系统。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耗时不多,却能通过比较,从理论的高度认识怎样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在提高自己修改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之路毕竟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的评改,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也一定能克服学生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

标签:初探 技法 作文教学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