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黑板报 > 正文

“企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文章论述了面向经管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专业的“企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措施及效果。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教学方法;电子商务   作者简介:黄章树(1956-),男,福建南安人,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福建 福州 350108)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建设项目、福州大学重点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57-02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必然是一个能充分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生产、经营与管理等环节进行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的企业。面对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支撑作用的日益显现,企业要做大做强,不断增长核心竞争力,必须抓住实施信息化的发展机遇,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更多的企业决策者拿起信息技术这一竞争武器,通过企业信息化,以加快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和谐与统一,以求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可持续发展。
  “企业信息化”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介绍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及作用、企业信息化内容(包括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流通过程的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等)、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等内容。该课程是一综合性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本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此门课程讲好,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企业信息化建设,笔者在讲授该门课程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课内外实践、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以实际系统演绎基本理论,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习积极性
  “企业信息化”涉及的内容多,学时又较少且学习对象又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把较抽象的理论做到深入浅出的论述,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其精髓,以便为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是该门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为此,在讲授企业信息化内容时,以笔者实际做过的信息化系统来演绎其每一抽象的理论与概念,使学生容易接受。
  在讲授生产过程信息化时,通过笔者做过的造纸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绘制信息化过程图,边绘制边讲解,阐述造纸机控制系统的原理、相应算法及其输入、处理、输出的全过程,以及该系统是如何提高产能、降低成本以及如何把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生产过程信息化的作用。由于是来自于实际应用问题,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且掌握得不错。若照本宣科,单从理论上讲解而不辅以实例,既抽象又枯燥,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管理过程信息化时,利用笔者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以及开发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来阐述“信息系统是一把手工程”、“先总体规划,而后分步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先是管理而后才是系统”等要点,并就医院实施信息化前后的经济效益、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提升竞争力方面作了较深入的阐述,由于结合实际例子,学生听起来如同身入其境,理解相关概念较快,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信息化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学习效果较佳。
  在讲授流通过程信息化时,利用笔者开发的烟草物流配送系统,讲解如何优化配送线路的算法、送货车的调度及货物摆放、送货员的绩效考核以及配送系统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如送货POS机的应用等,从而让学生对流通过程信息化有大致了解。在讲解如何认识流通过程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其巨大作用时,通过笔者指导完成的企业信息化例子说明:某一服装企业在全国有近百家专卖店,老板最头疼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地知道专卖店销量如何、库存怎么样、货源如何调配。这在手工管理模式下是很难及时掌握的。比如某一款式服装在某一城市很好卖,他们不断地向总部要货,总部怕其脱销,只好空运给他们,但在月底盘点时,却发现离它一百公里的另一专卖店的仓库里货还很多,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及时,无法就近调配而加大了物流成本。后来我们给这个企业建议,构建整个公司的信息平台,让各地专卖店在每天下班时把今天的销售信息、库存信息、竞争对手在当地的促销信息及时传递给总部,总部老总们第二天上班时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到到昨天为止全国各地的销售及库存情况,知道如何给专卖店补货或就近调配货物,这样一来就使物流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及时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快速采取对策,真正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有:某一生产涂料的企业在实施“千城万店计划”,要想管理好这个渠道,靠人工基本不可能且成本极高,为此我们建议构建整个集团的信息平台,从而对这千城万店每天销售情况,如何补货,如何就近调配了如指掌。企业老总说,假如没有这样的系统,真不知如何控制整个渠道,信息系统真是帮了大忙。这些来自于企业的实际例子,学生听了受益匪浅,更对流通过程信息化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学效果甚佳。
  在讲授电子商务时,利用笔者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及近年来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讲述电子商务发展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如:福建很多鞋帽传统企业纷纷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拓展销售渠道,作为传统销售渠道的补充,从而增加企业产品的销售量。而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要开拓全球市场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发展电子商务。很多民营企业的产品走向全球就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如某瓷器产业集群的企业都有网站。他们不但在上面销售产品,而且有新的创意产品,先做出模型放到网上,经销商通过网站看到它觉得有市场前景就会给他们下单。有一天一个阿拉伯的经销商看到某一创意产品很适合他销售,就说这个产品好,但要改一下产品的形状,企业马上修改后再放到网上,经销商看了满意就要给这一企业下单。由于产品的独创性,使这一企业获得近2000万订单,盈利极大。中小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产品走向全球。由此例子学生们可以切身感受到电子商务是如何促进企业的发展。
  在讲授企业信息化建设时,笔者以自己多年从事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的切身体会,并以一实际应用系统为例,来指导学生们该怎样进行用户调研、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直至物理设计及实施。且在每一步骤讲解过程中,结合多年积累的经验,告诉学生重点应掌握什么,应注意什么。学生学习兴趣很浓,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通过笔者多年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来阐述较抽象、枯燥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理论,又掌握设计方法,且知道如何设计信息系统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使理论教学更生动有趣,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把每一概念及原理讲透。课堂教学有时也采用案例讨论方式,通过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其掌握实用的信息技术。课后布置小组作业,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某一大作业,并要求他们用PowerPoint把作业做成幻灯片,在计算机上播放,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解,全班同学参与讨论。这样,全班同学通过各组作业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某一理论或概念或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上辅导和答疑来进行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且不受时空限制,最大限度地方便学生学习。
  三、注重课内课外实践,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习好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理论之后,接下来就是熟悉信息系统的应用,即如何使用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应用软件。信息系统应用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故应强化实践,让学生多上机并指导好他们的上机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前半部分理论学习,布置一个实际例子,要求学生从数据库设计到规范化过程到编程实现全程独立训练,老师给予原则性指导,其余由学生每个人独立完成,在整个系统设计训练过程中,每个学生所设计的数据库、规范化程度、编程水平可在网上交流和评估。这样,学生之间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通过这种带有目的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该课程的理论及技术,为后继课程及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实际系统的构建并对所建系统的评估,也使学生学有所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主动地上机训练,提高其动手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我们与多家软件公司合作,不占用宝贵的授课时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公司参与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在公司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掌握了最新的信息系统知识及设计技巧,同时又大幅度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取得明显实效。这样的尝试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触最新信息系统技术的机会,同时软件公司也可以从中挑选优秀人才,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四、构建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
  该门课程若全采用闭卷考试未必能真正衡量一个学生的水平,至少其动手能力的强弱将很难体现。为此,为了全面衡量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的程度及水平,我们构建了含有以下内容的学习评价体系。
  1.课程论文
  学生以某一行业中某一企业的信息中心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的身份,撰写一份该企业开展信息化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最好找学生比较熟悉的行业,比如制造业、服务业或流通业等,企业的信息尽可能详细,比如企业的规模,企业目前的运营情况、企业目前IT 的应用现状等等。要求学生从技术及运营等环节对该企业如何开展信息化应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书。要求该论文条理清晰,锻炼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平时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构建一个小规模的信息系统。在做该系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团队配合能力。
  3.企业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到相关企业参与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培养学生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能力。
  考核评价: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课程论文、上机实验、参与企业构建信息系统等学习过程及期末考试综合评定成绩。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结束语
  在对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大胆创新,努力实践,不断地更新与改进的过程中,既注重基础理论的传授,又及时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最新进展,同时对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应用实践的关注、介绍与总结,大大地丰富了本门课程的内容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笔者在讲授该门课程时,从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与实践教学、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不但掌握了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而且全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学生反映良好。
  
  参考文献:
  [1]黄章树,任继奎.企业信息化对GDP的贡献度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1):169-175.
  [2]黄章树,任继奎.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信息化动态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2):177-179.
  [3]李俊毅,黄章树.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效益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391-394.
  [4]周婷婷,黄章树.福建省十大行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2009,(8):53-55.
  (责任编辑:刘辉)

标签:教学改革 企业信息化 实践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