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合同范本 > 正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全文首先介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涵,然后指出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预算编制差异性大,不严肃;资金收支管理不严谨;资产实物管理不规范,并针对这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对策分析
  
  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不断推进中,作为公共部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直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对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遏制腐败行为蔓延具有总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涵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的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其资金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组织部门创收,另外一部分是向财政机关按核定的预算领取经费,这使得其财务管理具有特殊的内涵。(一)筹资管理。财政拨款一般满足不了事业单位公益性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不断扩大的公益需求,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通过多渠道进行资金筹集,才能获得滚动式发展,如服务收费、社会捐赠、科研成果收入、银行贷款、联合国各项基金援助等。但不同于企业的经营方式,事业单位的收费往往都在政府的监控下,以实现其“公益”目标,特别是教育收费、医疗收费等。(二)投资管理。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支付其“公益产品”,如教育、医疗、公园、交通等。这种支付通过各种投资形式显现:固定资产,如建筑、电气设备、厂房等;无形资产,如科研成果、专利设计等,另外还有资本资产,如债券、股票等。事业单位既然有投资,也就必须考虑到投资风险,这也是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成本管理。事业单位本身追求投资与收益,因此避免不了的要进行成本管理。但与企业不同的是,事业单位往往有国家财政资金的注入,这使得事业单位往往都不太重视成本管理,没有建立事业成本核算体系。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目标应是“以较低的事业成本,取得最大的事业绩效”。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编制差异性大,不严肃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但是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即不像财政预算那样透明,也不像企业财务预算那样科学、严谨。在预算的编制和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一)预算数据不能真实反映资金需求。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主要是依据上级部门下达的预算内经费拨款指标,以及本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对人员经费指标和公用经费数额进行分配。这相当于是根据预计的收入制定支出计划。事实上,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方案就是对一年来的预算情况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典型如“上年基数加增长”的方法,然后上交财政。而事业单位因为每年的支出或收入情况并不相同,在没有科学严肃的分析基础之上制定的预算往往不能真实反映资金需求。(二)编制时间仓促,预算编制难以做到自下而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财政预算草案从编制到批准经过“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而在“一下”之后,事业单位往往只有10天左右的时间编报正式预算,如此短的时间难以做到从基层单位逐级编报汇总预算,这必然造成预算编制粗,编制依据不严肃,透明程度不高。无法真正起到预算的作用。
  2.2资金收支管理不严谨
  预算的不准确必然造成资金支出不符合规范,另外一方面由于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很多事业单位对资金有充分的支配权,从而造成收支管理不严谨。(一)收入管理不规范。一些单位未将应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单位预算,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甚至很多单位将部分资金截流,形成“小金库”,通过隐瞒、截留、挤占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诱发了贪污腐败、资金使用率不高、行政事业乱收费等现象。(二)支出管理控制不严、随意性较大。事业单位获得财政资金后,其支出审批制度并不严格,这为事业单随意使用各类资金创造了机会,如扩大开支范围,巧立名目发放奖金,提高补贴标准,改变资金的用途,“专款不专用”,典型如会议费、业务费代充招待费。(三)因为基建项目浪费经费。事业单位往往通过先建设后审批的方式,向财政部门申请经费。还有些单位在进行资金申请时,申请了多个工程经费,一旦经费落实后,由于项目建设滞后,或者只建设一部分项目,或根本不建设造成资金滞留闲置,影响使用效益。
  2.3资产实物管理不规范
  由于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使得它对资产管理不太重视,他们甚至认为“资产是国家”的,出现问题后更新换代理由更充分。资产实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下:(一)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多年不进行实物盘点,财产被盗、报废或被私人占有现象较多。而一些可以移动的资产如电脑、手机、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随着人的迁移而迁移,最终这些资产都成了账有实无的虚资产。总之“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现象普遍。(二)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事业单位需要通过经营的方式获取向社会支付“公益”的资金,这使得他们需要使用各类国有资产,而管理的不规范又导致了这些资产流失严重,如对国有资产价值不评估或低评估;在国有资产折股时有意少计或不计国家资本金;以低价或无偿形式设置内部职工股,不按规定办理产权转移、登记工作;将房屋、设备无偿地提供给兴办的经济实体,而收入全部用于福利、奖金等,这严重降低了资产实物的利用率和再创造能力。
  ■三、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强化预算管理
  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全面的预算管理、恰当的会计核算、有意义的财务报告和有资格的审计人员的及时审计,其中预算管理为最基础的工作。要编制一本科学的、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预算,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摸清家底。我国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原则,因此对于预算编制单位而言,必须准确掌握包括单位性质、职能、业务范围、资产配置、人员状况等在内的一系列单位基本情况,才能保证所有需申请的经费不漏报,不瞎报,不多报。(二)熟悉预算定额的内容,即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弄清定额的套用关系,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基本支出定额在一定范围内的普遍适用,但也正因为普遍性而容易忽略特殊性。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熟练掌握预算定额的核算内容,搞清每项定额的适用范围,同时熟悉本单位基本支出的各项经费的来源渠道和性质,以及是否每一项基本支出,都可以套用相应的基本支出定额。(三)熟悉单位业务开展及事业发展要求,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确保事业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标,但是它应该追求“耗费最少的国家资源,收取最少的服务费,提供最佳的公益服务”。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必须充分考虑到单位的发展现状,兼顾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3.2加强会计核算及资金收支管理
  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核算,是强化财务管理的基础。首先,强化稽核工作。事业单位应健全其内部稽核制度,执行对各种凭证的稽核工作,把好外来原始凭证第一关。这要求任何进入财务管理的凭证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符合预算管理的要求。当然这需要外部监督者,即财政们的配合,如凡是内部稽核合格的原始凭证,被财政部门和其他政府监督部门查出为不合格,或为非法凭证,事业单位将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如缩减预算。其次,加强收款票据管理。事业单位使用的收款票据比较多,这些收款凭证各有其使用范围,而且款项的性质不同,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同,但他们直接关系到会计核算、内外部稽查的质量。再次,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多数事业单位存在收款项目,支出分类项目细,政策性强,但要真正实现收支严格两条线,需要单位领导有较强的财务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另外财会人员要做到不隐瞒、截留应上缴的各项收入、不乱挤乱列各项支出。
  3.3建立资产实物管理的相关制度
  首先,确立以“钱物分离、互相牵制、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如资产购置管理、使用管理、转移管理、变卖管理、报废管理、出租管理以及资产清查盘点。其次,确立资产日常管理的流程,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由相关部门(采购部门、业务使用部门)写出书面申请材料,提出对资产的处置申请(购置、转移、报废、处置程序等),上报计划交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②财务部门根据不同的处置申请提出意见,如购置需要进行询价、招标,编制预算,转移、出租需要证明其收入可能性等。该步骤应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特别是资产管理部门的购置选型工作。③领导研究决定后,业务部门具体实施,并经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验收或备案。④资产管理部门将验收单和处置结果交财务部门入账或销账。
  参考文献:
  [1]李春芳.浅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财会研究,2007;6
  [2]赵瑞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营管理,2007;7
  [3]马海涛.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
  (责任编辑:段兰)

标签: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 对策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