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悔过书 > 正文

一分钟实验室_MaD创不同在中国一分钟实验室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发条微博、看则新闻、听首歌还是干脆发呆?在广州,有一群满脑都是鬼点子的年轻人相信用一分钟可以让你:学到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微知识,认识一群古灵精怪的人或是向你的梦想前进一小步……
  
  MaD(make a different)由香港当代文化中心2010年创立,是一个面向亚洲各地16至30岁的青年人,以创意、创业、社会创新和创建发现为主轴的创意组织。MaD鼓励青年发挥创意,为个人、经济、社会和环境创造正面改变。MaD每年举行一次,获奖者最高可获得15万港币的资金资助。已经吸引了超过1000名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参与。
  
  
   “我们希望你曾经接受过10年或以上中国教育的荼毒”,“如果你是非211、985或重点高校的同学,我们会更欢迎,因为我们知道读普通学校的同学更渴望有机会make a difference!”
   2012年2月初的一天,在台湾东海大学就读的广州女孩Noisyphone在豆瓣网上看到这几句话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Noisyphone“不明白这个活动究竟是要干嘛。一点内容详情都没有透露,真令人好奇”。当她第三次浏览该信息时,更是爆发了不满情绪,“凭什幺211、985不能参加,我偏要报名!”甚至在“为什么参加这个活动”栏里填写了“抗议歧视211和985学生”,也正是这条抗议意外让她获得一分钟学堂创始人、组织者梁嘉歆“特批”,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
   2012年2月4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永芳堂的草坪上,梁嘉歆和她的一分钟实验吸引了广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的20多位年轻人参加。但报名者多和Noisyphone一样,在想这活动究竟要干什么呢?
  
  一分钟可以干什么?
  
   它的第一项实验叫一分钟卖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介绍自己的优点,介绍自己身上引以为傲的标签,为什么不去认识自己的缺点,把自己的缺点公之于众呢?”梁嘉歆很喜欢这样的逆向思维,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名牌大学心理学系的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人的思维和社交方式,她曾经还翻译了一本关于性行为的心理学著作――《被捆绑的欲望――心理治疗师眼中的性秘密》,而正是这种爱好,让她成为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参与了许多有趣、好玩的科学实验项目。
   “在平常的社交中,我们自我介绍的时间很短,可能就一分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现代社交中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心理学也有研究证明,第一印象很重要,持续的时间也长。而事实上,当许多参与者在第一次见面就说出自己的缺点时,不仅没有受到冷遇,而是发现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同伴,也正是因为共同的缺点,他们很快就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梁嘉歆进一步鼓动大家说,其实所谓的缺点也有可能在别人看来是优点,只是我们的认识不一样而已。比如说很“倔强”的另一种解释可能是坚持、不轻易放弃。梁嘉歆觉得这个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于自己的观察,“人们在介绍自己的缺点时往往更加真诚、坦率,而不像介绍优点时那样喜欢添油加醋。”当天的互动结果也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第二个实验叫做巴别塔,似乎更加无厘头。志愿者被要求一对一说话,但不是对话,而是完全自说自话。自说自话的第一步是用一种彼此都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第二步是用一种自己很熟悉但对方可能不熟悉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后一步是用一种全新的、自己发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它可以是任何一种声音、声调、动作或者表情。
   梁嘉歆坦承设计这个实验项目,是受到《圣经》巴别塔故事的启发。《圣经》上说,起初地球上只有一种语言,但是人们到处都互相理解、其乐融融。后来,人类变得愈加骄傲和贪婪,决定在巴比伦兴建一座通天塔,这惹恼了上帝。于是上帝让修塔者操不同的语言作为惩罚。也因为语言不同,修塔者产生了隔阂,他们扔掉工具、停止工作,四散到全球各地。
   在梁嘉歆的带头示范下,现场乱成了一锅粥,不过这反倒让她高兴,说设计这个项目是想了解,“假如语言不是用来沟通的,而仅仅是用来表达自己,会怎样呢?”小时候我们都会自言自语,但是长大后就几乎不会了。是的,我们都以为自己掌握了一门语言,获得自由,可以更好地沟通,其实我们是进入了一个牢笼,一种思维和话语的牢笼。打开牢笼的方式就是回归到语言最初的功能――表达自己,而表达自己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只需要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或一个声调就够了。
   当然现场最欢乐的部分,还属最后一分钟梦想展示项目。有人提出在厕纸上引入商业广告,解决了厕纸的费用问题,说不定卫生纸就能普及到中国每一间厕所。有男生梦想和苍井空同床,立马一堆人举手自荐当摄影师。有人想到偏远山村里,给那些从未见过照片的人拍照,并把拍立得照片送给他们。有人打算生产“我在某站下车,到站请叫醒我”的贴纸,供地铁嗜睡者使用……
  
  一起来玩儿
  
   除了这样的线下活动,一分钟学堂更喜欢网络的形式,传播好玩有趣的心理学微知识。比如,最近南京女生“走饭”因为抑郁症自杀后,一分钟学堂联合果壳网介绍了一个名叫“忧郁小王子”的网站,并且在线解答了许多网友关于抑郁症疑惑,获得了几千人的关注和转发。像这样的微小知识分享,一分钟学堂坚持每周推出一个。
   在合作伙伴徐颖璇心目中,梁嘉歆是一个满脑鬼点子而且永远精力充沛的女孩。她总能蹦出许多让你意想不到又好玩、有意思的活动。就拿此次实验活动的架构出炉过程来说,其实就是源于2012年初参加香港MaD(make a different)活动。当时她们在现场做了一次关于卖缺点的小实验,结果吸引了十几位参与者,也就有了本次活动的雏形。
   也正是凭借这样的奇思妙想,最终一分钟学堂获得了MaD的几千块钱的资助,正式成为香港MaD创不同在内地为数不多的社会创新项目。在梁嘉歆看来,“我在MaD认识了一群天马行空、爱打鸡血的人,正是和他们的接触,才让我也变得异想天开和爱打鸡血。”
   当然这并不是梁嘉歆第一次参加NGO活动。早在2010年8月,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她就过关斩将,争取到了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Fund for Women)的实习机会,或许正是那段实习经历,坚定了梁嘉歆从事社会公益的职业理想。总之,那次实习后,她将“考博”、“出国留学”、“考公务员”等选项从迷茫的人生中剔除了。
   与梁嘉歆喜欢天马行空不同,徐颖璇是个标准的90后,这个自嘲“三流大学”出身的女孩,尽管还是大一新生,却已经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合作者,她总是能够把流程安排得妥妥帖帖。一分钟学堂成员中唯一的男生来自湖南,是个长发飘飘的羞涩大男孩。曾拒绝高考,后来自学编程语言,现在负责一分钟学堂网站维护。当2011年梁嘉歆快要放弃一分钟学堂项目时,正是这个技术宅男的坚持让她也坚持了下来。一分钟学堂团队的四个成员基本都是这样认识的,他们或是学生,或是上班族,因一分钟学堂相识并成为朋友。
   “你们活动的经费来自何处?”“怎样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梁嘉歆很不喜欢这样的问题。“其实做活动并不需要很多钱,场地可以找别人支持,工作人员是志愿者,我们平时都要上班、都有正职,仅仅是空闲时间来参加。最大开支是应该是海报和现场道具,但基本上不会超过一百元。做这样的活动一点都不难,关键是你想不想做。”
   “那怎样确保这种公益模式可持续?”“这个活动的意义又在哪?”
   “我不知道这个项目是否能持续下去,我很想将来会有100万个大学生参加。至少就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很有信心。至于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我没想那样多,只是觉得这个活动很好玩,想让更多的人一起来玩,就这样简单。”
  
  MaD创不同获奖项目介绍
  1.Marina Gana Vida (菲律宾):提倡“健康食品”、“活力海岸家居”和“快乐地球”三个环环相扣的概念,致力为菲律宾达沃区水产养殖业寻找新出路,让靠捕渔为生、每日收入只有1~2美元的家庭改善生计。MGV提供必需的平台和资产,让当地居民能从事养殖、渔网制造、管理及捞捕等工作。MGV亦致力恢复海岸资源,维持可持续的健康食物供应,让贫穷的居民能从事环保的养殖工作和经营环保企业,提高食物链的竞争力。
  2.小智研发(中国台湾):秉持减量、回收和再利用的环保原则,致力研发环保设计方案。小智研发汇聚设计、工程和制造专才,擅长利用现有和崭新的环保科技打造意想不到的创新方案。
  3.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中国北京):中国企业志愿服务最专业的咨询机构和最大的支持平台,服务的企业超过百家,50强企业接近50家,共有超过 10万名志愿者贡献超过100万志愿服务小时,累计帮助超过500多家公益组织,直接服务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超过10万,间接受益群体超过百万;2011年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评选的10佳优秀社会企业并邀请到英国考察。
  4.有爱校园慈善商店(中国广州):“有爱(U&I)”在广州大学校园内开设慈善商店,主营业务为校内学生有偿或无偿捐赠的仍有使用价值的二手物品。盈利所得扣除商店运营成本外,将成立有爱基金,支持各种公益活动。
  5.纳比迪环保建材有限公司(中国香港):纳比迪的环保砖已成为香港城市的重要一部份, 环保砖的市场占有率已达三成。纳比迪的名称是取材于日本动画《天空之城》, 两位年青人的愿景是希望香港成为环保之城。

标签:中国 实验室 M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