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讲话稿 > 正文

圆明之殇,必成中国之警钟|徐必成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每当谈及圆明园,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曾经的圆明园。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艺术的巅峰独傲群芳,让世界震撼,让国人骄傲。但是,一把大火将这个“万园之园”曾经的辉煌消灭殆尽,英法联军的笑脸如同这冲天的火焰一般狂傲、灿烂。现在只剩残垣断壁的圆明园,是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
  于是,呼吁复原圆明园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那年暑假去圆明园的经历。
  像是早已安排好的。旅游团的车一到圆明园景区天上便下起了瓢泼大雨,于是本来络绎不绝的游客顷刻间消失了大半,有如我们一样不甘心的,都穿着雨衣顶着大雨进入景区。
  除了残破的石柱与石路及几株绿树作陪衬。整个圆明园景区内再无他物。穿行在大雨中,冰冷的雨水冲刷着大水法那仿佛不堪重负而倒下的苍老的躯体,也将我们心中的热情冲刷殆尽。等到出园时,身边抱怨的声音不绝于耳“真没意思”“遭这么大罪就为了看几块破石头”。
  那时的我,还不能明白这些话的意义,今天回想起来,顿觉悲凉。当圆明园已被作为景点供游人参观而沦为敛财的工具时。当人们心中早已忘记它存在的意义时,修复圆明园,到底能得到什么?
  反观雅典的卫城、罗马的斗兽场这些同样代表着最高艺术成就的明珠,至今仍被作为遗迹而好好保存着。文物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它们或用自己残破的身躯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耻辱,或用自己恢弘的气势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王朝的兴盛,它们早已将自己的血肉融进历史,将灵魂根植于人民的心中,它们不是饱经沧桑的遗迹,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们绝非单纯的复原所能改变,即使复原得再惟妙惟肖,它们也只是包裹着一层现代技术的躯壳。
  前段时间有人说《功夫熊猫》是一种文化侵略,呼吁国人通过罢看进行抵制,这赤裸裸地反映出了某些人面对美国电影文化时的恐惧,以及对中国电影文化的极度不自信。那么这次某些人再次提出重建圆明园也无疑唱了一首大同小异之曲,显示的仍旧是文化自信心不足,在外表做文章,拿历史做噱头,不免让人觉得可笑。
  修复圆明园,还不如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实力上。复原圆明园,纵然会使人们再次领略它的美。但是,那段耻辱的历史不会改变。借此提升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是无稽之谈。反倒是圆明之殇,必成中国之警钟,成为激励中国崛起的基石。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必将见证中国未来的辉煌。
  点评 这是一篇材料丰富、叙述灵动的议论性散文,文章紧扣“圆明之殇”这个主题,借助具体的个人经历、新闻资料来展现这个宽泛的主题。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此外,文章语言流畅。视野开阔。构思缜密。纵横捭阖,信手拈来,很有“大家”气度。
  重建圆明园,何必大惊小怪 万黎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一段电脑复原的圆明园3D视频。将圆明园中一座座美轮美奂的亭台楼榭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惊艳,令人震撼!然而在面对现实中这座皇家园林的残迹时,人们只剩下扼腕叹息,曾经风华绝代的“万园之园”就这样湮灭在历史的尘迹之中,已然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于是有关圆明园是否该重建的话题又重新开始升温。
  当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提出对重建圆明园进行研究论证时,网络上一片反对的声音,甚至有人把重建圆明园提升到抹杀历史的高度,在我看来简直有点小题大做、大惊小怪。
  有人说,重建圆明园是对历史的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然而在我看来,恰恰相反,重建圆明园,可以说是一种对历史更清晰、更有对照的铭记。当看到那段电脑复原的圆明园3D视频,我的感触非常深。在这之前,我只是将圆明园作为一处遗迹、一个文物去看待,但在看到经过电脑复原以后的那些圆明园中的建筑,我更直观、更强烈地感受到它的美、它的价值。它的消失让人痛心,那些毁灭它的侵略者更让人痛恨。如果能重建圆明园的部分建筑,与那些残垣断壁形成鲜明的对比,谁能说这不是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再者。加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已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正如“重建派”代表人物、已故建筑学家汪之力所说,如果不加整修,圆明园遗址日渐毁坏,“根本没有躺在那里的机会”。如今圆明园内很多景观如果再不进行修缮,就会自然倒塌或消失,而且永远无法修缮。届时遗址都没了,如何体现国耻?
  其实,重建圆明园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圆明园,正如修复文物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徐州博物馆就曾成功修复国宝级文物――金缕玉衣,使得这件珍贵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被修复的金缕玉衣于1995年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由于曾被盗墓者抽取金缕,破坏严重。徐州博物馆为此专门成立了金缕玉衣修复小组。克服资金、技术等困难,历时一年零九个月,终于成功地使这件国宝恢复了原貌。
  当然,在重建圆明园的过程中保留历史的见证――大水法等几处遗迹是必须的,但重建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历史上真正的圆明园的核心部位。今天是垃圾堆。是贫民窟,是杂乱无章的外来人口聚集区,怎么能让人感受到那就是曾经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呢?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的园林艺术典范,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精粹,我不但主张重建圆明园的建筑,还主张修复如今某些人的病态心理,不要把一个文物保护工程当做“洪水猛兽”!
  点评 这是一篇文辞犀利、内蕴丰厚、思维严密的议论文。文章开篇从复原的圆明园3D视频入手,让人们感受到还原后的圆明园的魅力与震撼。然后,针对某些“度墟派”的观点――“重建圆明园是对历史的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展开批驳,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出结论――“重建圆明园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圆明因”。整个论证部分可谓干净利落,八木三分。全文语言准确、老辣,为文章平添雄辩之力度。

标签:警钟 圆明 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