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竞聘书 > 正文

【金融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国际贸易和金融学就业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我国今后若要有效开展国际贸易,就必须针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一系列的对策探讨;同时,在对策探讨中,还应切实将金融学的有关知识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开展中。根据国际贸易绿色壁垒设立的客观与主观原因,分别给出了两个方面的优化途径。在探讨金融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时,也应围绕着优化途径的融资问题来展开。
  关键词:金融学 国际贸易 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受到以往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一直以国际贸易大国的身份存在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的外贸依存度保持在60%左右。由“钱勒里―塞尔昆”大国模型的标准来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偏离的正常轨道。其负面影响,在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已得到全面的释放。诸如:沿海外向型企业成批量的倒闭、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恶化等等。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如何有效开展国际贸易,则成为目前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从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中,我们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改变了过去推崇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要求;伴之以贸易保护主义的姿态出现。在实践贸易保护主义时,更多的采取技术性壁垒来控制包括中国在内国家商品的进口。其中,所谓“绿色壁垒”则成为技术性壁垒的重要形式。为此,我国今后若要有效开展国际贸易,就必须针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一系列的对策探讨;同时,在对策探讨中,还应切实将金融学的有关知识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开展中。
  综上所述,本文以“金融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为主题,便在于:针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的产生,在金融学的有关知识体系中寻找有效对策。
  二、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分析
  上文已经指出,绿色壁垒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性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此,随着问题讨论的深入,这里便须探究有关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原因”的认识,来为下文“金融学的应用”提供思路。
  (一)产业革命至今的时代需要
  至上世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在联合国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声。几十年来,有关涉及代际传承的问题便一直被各国所探讨。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生产力整体水平的提升,诸多自然资源纳入到了人类生产实践的范畴内。从而,关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要求,通过经济与法律手段进入实践。其中,绿色壁垒的展开,便是经济与法律手段的完美结合。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时代需要
  目前设立绿色壁垒的国家,大都为西方发达国家。首先,该类型国家无论在技术发展水平方面,还是环保理念方面都较其他国家先进。由此,在国际贸易中设立绿色壁垒就不难理解了。另一方面,有关文献已经指出的:在调整贸易壁垒使用中,逐步形成了绿色壁垒这一技术性壁垒形式。这种贸易壁垒的开展,相对于反倾销、关税更具有合法性特征。
  综上所述,对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源进行探究,便为下文“金融学在国际贸易中应用”提供了指向。这里还需明确一点,此时金融学在国际贸易中应用,还须建立在国际贸易主体组织资源的优化上。
  三、我国外向性经济实体组织资源的优化途径
  从上述的“原因分析”不难知晓:目前国际贸易中所产生的绿色壁垒,存在着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的形成机制。为此,在优化我国外向性经济实体的组织资源时,就需要分别从:(1)实体内部;(2)实体与价值链上它国企业的联盟,等两个方面着手。
  具体的优化途径如下: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实体内部的优化途径
  从组织资源的角度,来考察我国外向型经济实体的优化,实则体现在:(1)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及技能水平。(2)逐步实现企业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从外向型经济实体所处的区域来看,大都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其中,诸多企业又是以家族式企业为产权治理结构。这种类型的企业,往往急需优化自身的组织资源。
  家族式企业较为封闭的产权结构,必然在融资渠道上表现的过于狭窄。狭窄的融资渠道,难以支撑其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以及过大再生产的现实需要。根据上述逻辑,构建我国外向型经济实体内部优化途径,首先则须基于金融学原理创新企业的融资模式。
  (二)与价值链上它国企业联盟的优化途径
   正如在上文“原因分析”之二中阐述的,西方发达国家从国家核心利益的角度出发,通过绿色壁垒的设立来保护本国同类型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一主观层面所展开的贸易壁垒,必然增大我国商品出口到它国的难度。此时可以考虑:我国外向型经济实体与价值链上它国企业之间,建立起联盟关系;甚至通过并构形成横向或纵向一体化企业集团。
   然而,无论是通过“联盟”;还是“一体化企业集团”形式,来绕过绿色壁垒,首先都需从金融学原理上探究资金融通问题。
  综上所述,在我国外向型经济实体内部的优化,以及与价值链上它国企业联盟的优化途径上,都有资金融通的需要。从而,自然都有从金融学原理出发,所展开的实际应用。
  四、金融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在本文第三部分,根据国际贸易绿色壁垒设立的客观与主观原因,分别给出了两个方面的优化途径。在探讨金融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时,也应围绕着优化途径的融资问题来展开。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实体内部优化的金融学应用
  上文已经指出,我国外向型经济实体大都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企业产权结构,一般为家族式的封闭产权形式。在企业发展资金的获取上,大凡来源于企业的利润资本化。然而,企业利润资本化的过程,直接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很难支撑企业开展技术升级。由此,获得资金的融通就成为必要。在排除了进入股票二级市场的创新版块公开上市,以及企业债券的发行可能。此时,惟有通过间接金融才能满足该企业类型的融资需求。
  对开展间接金融的商业银行进行分类,目前逐渐增多的区域商业银行应成为向上述企业融资的主体。其中,区域政府可以设立技术创新基金,该基金在于奖励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上表现突出的区域性企业。基金委托区域商业银行给予发放,并由外向型企业提出申请。政府委派专家组根据企业组织资源优化的情况,给予最终评定。
  这样一来,不但满足了上述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还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鼓励了该类型企业对生产与产品研发遵循了低碳、环保的理念。最终,有助于对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克服。
  (二)我国外向型经济实体外部优化的金融学应用
   我国外向型企业通过与它国企业“联盟”;还是“一体化企业集团”形式,都将有效绕过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前者,可以通过国外核心企业的生产外包来实现;后者,则需要通过购买它国企业符合控股权的股票数量方能实现。为此,金融学在上述两个方面的有效应用也成为了关键。
   具体而言,在国际产业内部以及外部之间的生产外包中,我国外包承接企业在进行生产时,往往需要垫付有关费用。该费用可以根据上文提到的方式给予处理。即:通过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组织给予融资;并且,各级政府应从培育本地区经济增长极的视角,给予政策性扶持。
  关于并构它国相关企业,或是相关企业的某一生产部门,则显得比较复杂。在假设它国政府行政干预不存在的前提下,我国企业则需在它国的证券二级市场收购它国企业的股票。此时,可能出现:伴随着被并购企业的股票不断收购,而使得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逐渐恶化。关于这一点,在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时就出现过。因此,从金融学原理出发,应优化我国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及完善国内的直接与间接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赵奕凌.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绿色演进的路径思考[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郭利群.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启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 张莉.“捷康经验”成企业主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典范 [N].中国贸易报,2011(7).
  [4] 季胜君.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对策思考[J]. 新会计,2011(6).
  (责任编辑:刘璐)

标签:金融学 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