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寄语 > 正文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天气 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探讨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状况,为培养提供依据。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067-03
  一、引言
  认同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1](P375)。后来,民族研究领域逐渐衍生出“民族认同”(Ethnical identity or National identity)的概念,意指个体从所属民族中获得成员身份的自我承认,它包括对本民族的归宿感和责任感,表现为积极认同和消极认同两个方面。但这种定义比较狭义,比如,中国的少数民族既属于单一民族的一员,又属于中华民族的一员。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个体对自己即作为单一民族的成员同时也作为国家民族的成员的自我承认,表现为个体对少数民族和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后者可称为国家认同。
  苗族和布依族是我国西南部两个文化颇具特色、历史悠久、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散居于贵州各地区和云南、四川、广西等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苗族、布依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的交往和融合增加,文化教育和物质生活等许多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他们的心理特点以及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与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苗族、布依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呈现出怎样的现状,他们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为取样范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2所小学、3所初中、3所高中和2所大学,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2个班级,共抽取7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572份,其中男生245人,女生323人;小学六年级学生47人,初中生221人,高中生145人,大学生157人;苗族学生173人,布依族学生142人,汉族学生103人,其他民族如侗族、土家族等合计154人;年龄12~24岁,平均年龄为16.92岁;家庭所在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411人,非民族聚居区的学生153人;农村学生397人,乡镇学生83人,县市学生91人;就读民族学校学生438人,非民族学校学生132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卷,该问卷在借鉴万明钢(2004)、秦向荣(2005)研究的基础上,经开放式问卷调查、编码、预测等程序编制而成。正式测验共包括本民族认同(16个题目)和国家认同(14个题目)两个分问卷,每个分问卷又分别包括四个维度:评价、认知、情感和行为,1~5级评分。其中评价成分是个体对本民族和民族身份的积极和消极评价;认知成分是个体对本民族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和了解;情感成分是个体对本民族身份的情感依恋;行为成分是个体维护民族身份及其利益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行为倾向。本研究中民族认同分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80,国家认同分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83。[2]
  青少年社会支持状况由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获取。[3](P94-96)原量表包括17个题目,分为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但由于原量表客观支持维度效度不高的原因,本研究只选取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共11个题目。其中主观支持反映被测者主观感觉到自己拥有的社会支持方面的资源,支持利用度反映被测者主动利用社会支持的情况。11个题目的总分反映被测者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分数越高,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85。
  3.统计方法
  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录入,主要进行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总体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学校层次的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体状况以及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水平最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水平最高,初中生处于中间水平。随着青少年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水平呈现递增的趋势。
  苗族、布依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状况除在民族认知维度存在差异外,在其他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反映,苗族与布依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状况比较一致。
  2.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将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背景因素,主要考察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为民族聚居区、就读学校是否为民族学校和家庭居住地等;社会因素,主要考察青少年社会支持状况;个性因素,主要考察青少年自尊状况。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性别因素对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均有显著影响,女性高于男性;家庭所在地是否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对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有显著影响,聚居区青少年高于非聚居区青少年;就读民族学校青少年民族认同高于一般学校青少年;居住县市的民族认同高于农村。
  四、讨论
  总体而言,苗族、布依族青少年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其认知水平不断发展,他们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表现得更加积极。高中和大学阶段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高峰阶段,一方面,得益于高中生认知系统和情感的完善发展;另一方面,持久的学校德育有助于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的国家认同感。
  苗族与布依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状况比较一致,这与苗族、布依族的地域分布和研究取样有一定关系。苗族、布依族在贵州省的分布状况呈现交叉融合状态,生活、教育环境和地域的差别不大,有的村寨常常出现苗族和布依族混居的状况。生活背景、教育环境的相似性导致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一致性。[4]
  不同性别的苗族、布依族青少年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高于男性,这与秦向荣、范志龙等人的研究成果比较一致。[5,6]这可能与苗族、布依族青少年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有一定关系,我国传统社会通常要求男性独立自主,而女性则被要求依附家庭、社会和民族群体,这培养了女性更高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五、结论
  第一,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水平呈现递增的趋势。第二,苗族、布依族青少年的背景因素、社会支持和自尊因素对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显著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Rosenberg.自尊量表(SES)[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
  [3]戴晓阳,叶悦妹.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A].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4]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J].心理学报,2004,36(1).?
  [5]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范志龙,范向阳,滕建隆.贵州苗族初中生民族认同状况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
  ?
  The Miao and Buyi Adolescents′Ethnic Identity, Nation Identity and ?the Relevant Influential Factors
  Wei Panshi, Zhang Xiang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gyi, 5624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explores the status of Miao and Buyi adolescents′ethnic identity, nation identity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raining.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Miao and Buyi adolescents′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 identity levels tend to arise.
  ?Key?words:ethnic identity; nation identity; adolescents
  〔责任编辑:何晓晖〕

标签:布依族 苗族 认同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