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寄语大全 > 正文

浅析《共产党宣言》的中国化历程_马克思中国化最新成果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160多年,《共产党宣言》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我国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在革命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中国化 传播 理论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共产党宣言》作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才迸发出极大地生命力和战斗力。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宣言》的传播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共产党宣言》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在摇篮之中就受到这个伟大纲领的影响。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之后,其创立者陈独秀和李大钊就开始翻译、出版《宣言》全文。《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最早实践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建立一个没有经济剥削、没有政治压迫、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启蒙了当时社会上的有志青年,培养了中国一代新型的革命者。随着五四运动的蓬勃开展,一大批最早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先后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宣言》的传播,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和理论武器。
  《共产党宣言》自从被传播时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党的一大制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3]这标志中国共产党自从建党起就按照《宣言》的精神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坚持通过革命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同时,共产党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革命的重心,显然也体现了《宣言》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积极创新实践,才得以在中国革命中处于领导地位,最终领导人民赢得了革命胜利和民族解放。
  二、《共产党宣言》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的结合
  《共产党宣言》的中国化历程首先指的共产党人是用《宣言》中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
  1、《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毛泽东一生中曾将《共产党宣言》读过一百多次,“阶级斗争”思想对毛泽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运用《宣言》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时,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根植于中国的本土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民族化,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基本国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创造了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这区别于《宣言》中无产阶级必须以城市工人运动为中心的观点,显示了中国革命的特色。[4]在毛泽东革命思想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实践证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同时这也是《宣言》精神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质的飞跃。
  2、《共产党宣言》对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响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这说明了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的首要任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陷入僵局,阶级斗争成为中心问题。邓小平运用《宣言》的一般原理、思想观点来分析中国的阶级斗争状况,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充分论证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大力发展生产力,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宣言》指引着共产党人一步步走向成熟,是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在中国化的历程中,《宣言》逐渐与中国的文化国情相融合,被赋予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各个阶段的领导人结合国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共产党宣言》的内涵。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宣言》为指导,深刻总结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成功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理论。例如: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论断。[5]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新局面。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思想。《宣言》中明确的阐述:“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宣言》中关于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思想,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使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继承了《宣言》中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以《宣言》中社会和谐的思想为指导,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在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从而将党的理论创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共产党宣言》从传入到现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它启蒙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共产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之后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最终引导中国人民赢得了革命和建设的硕果。实践证明,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和革命胜利都与《宣言》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宣言》在中国的经典地位也因此得以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200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曾俊.《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8).
  [4]张广智.《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发展[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3).
  [5]陈育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读[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5).

标签:共产党宣言 中国化 浅析 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