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空军招飞 > 正文

大学生创业50个小案例 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
  
  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这一目标,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肩负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一、创业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一)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柯林?博在1989年“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中提出来的,他认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第二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在此基础上,会议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后来,enterprise education即被译为“创业教育”。这里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首次明确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学生从事简单的创业活动,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创业知识学习和创业活动训练,尤其是通过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精神,同时又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开拓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下寻求发展的机会。
  (二)创业教育的特点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这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本质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对教育活动的价值规范。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时代性。新的时代呼唤新型的、具有开创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而创业教育正是把握了时代脉搏,紧扣时代主题,体现了时代精神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2.自主性。创业教育在于培养具有创业素质和开拓性个性的人才,具有很强的自立意识的高度自主性的人,自主性特征十分明显。这种自主性特征,也使得创业教育表现出非保守、非机械、非标准及非正统化的特征。
  3.实践性。创业教育十分强调对受教育者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受教育者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强调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处事,学会做人,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社会实践,使受教育者能正确地面对社会现实、并根据社会需要提升自己的素质。
  4.前瞻性。尽管创业教育的着眼点是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但它所瞄准的却是未来的趋势和需要。这使创业教育在一定层次上能够超前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合理地展示理想与未来,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5.批判性。创业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才,这就决定了它的批判性特质。也就是说创业教育无论是在理念、内容、形式以及方式手段上都要敢于打破常规和传统,敢于求异、求变、求新。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创业的相关讲座、选修课等,创业教育课程同现存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逻辑性问题都尚待进一步完善。此外,很多高校都仅仅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如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学生参观成功企业等,创业教育没有在较大的范围内开展起来,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实际上大学创业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教育,尤其是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以及未来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等。因此,开展创业教育,高校应该加强研究课程体系建设,开设与创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诸如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一系列的相配套的课程。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匮乏
  师资问题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教师的学识、经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的老师无疑是创业教育师资较好的人选。可实际情况是,有企业经验者不在教学岗位上,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又往往缺乏企业经历和经验。从目前部分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师资情况看,从创业教育研究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传授和创业教育实践指导,教师没有形成专家体系,高校专业创业教育教师十分缺乏。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文化未形成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两种类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和社会文化。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分数高低决定学生优劣、学历高低决定个人能力等片面、狭隘的观念,这些观念严重制约了创新、创造精神的培育。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使之体系化
  高校课程体系应根据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要,以培育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将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围绕提高创业素质的主题,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与企业密切有关的课程,如“创业社会常识”、“创业管理课程”、“创业企业设计”和“研发课程”、“创业指导”等。另外,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小企业,因此创业课程应围绕“如何创办你的小企业”开设,讲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壮大之道。此外,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应当多样化,除现在常见的课堂讲授之外,还应当采取活动开展、案例研究、混合讨论、模拟创业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与创业企业家面对面深入沟通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开放的讲堂形式,使学生了解创业是怎么回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加速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进程,提高独立完成任务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自己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推进其专业化
  要真正开展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专业化,要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教师就必须有过创业实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可以从其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对内可以通过培训或鼓励教师创业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的具有实际经验的专职教师。具体而言,一方面高校可以出资送骨干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创业培训,使大学老师通过培训知道怎样进行创业,从而能在创业教育中懂得如何去传授;另一方面,高校应制定一些新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的情况下到创业一线去兼职,甚至可以有计划地每一到两年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经验,从而使他们在创业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惑。二是高校对外可以请一些企业、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做创业基地的兼职老师,或者按合适的比例引进或聘任工程技术和科研类人员、经营类人员、法律类人员、企业类人员、社会学类人员,形成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三)营造创业教育氛围,完善其服务体系
  我国高校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大学生创业尽量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除了要有方便大学生创业的特殊政策和一个宽松的学籍管理环境之外,还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创业计划大赛,并创造条件使学生成果走向产业化。要建设高校科学技术“孵化器”和创业示范基地,组建学生创业策划与咨询机构,引导大学生创业,要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创业讲座,邀请一些成功人士谈谈创业的经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欲望,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浓厚的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校团委、学生会可成立创业协会、模拟企业家协会等组织,通过社团沙龙的组织管理、公共活动的设计组织、报刊杂志的创意策划、学术研究的立项申请、法律或金融实践的模拟等相关活动来渲染创业氛围,并可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四)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我国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大部分都是在大张旗鼓的搞“活动”,以活动取代教育,缺乏深入基础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的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从深度上讲,我国目前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还是对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意义进行论述,许多深层次的实质性的问题尚未涉及,如怎样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理论和实践能力,怎样将创业能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等等。从广度上讲,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仅局限在创业范围,而忽略了很多与创业有关的课题,如创业与素质拓展的关系、创业与校园文化的关系等。加强创业教育科研不仅为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编写适合本土的教材提供了可能性。根据美国的经验,美国有超过1500所的高校设立了创业教育研究机构,专门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工作。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教材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师资难题,对创业教育的开展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陈国光,巫嘉宁,陈铭康.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科学版),2008(5):21-23.
  [2]于有进.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D].复旦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3]李兵.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刍议[J].人民论坛,2010(23):290-291.
  [4]王贤国.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47-48.
  
  作者简介:高金娣(1979―),女,河南长垣人,硕士,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浅析 大学生创业 我国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