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口号标语 > 正文

[一往情深]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若不是亲临其境,我不会想到,在以办公大楼高端气派竞相攀比的当下,这个中国西部百强县的首脑机关,竟是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运筹帷幄,号令千军。   宣传部四位副部长,挤在十多平米的一间房子里,四周摆满报刊文件、公用杂物,进出都须踮脚侧身,“动辄得咎”。
  民政局十多名干部,共用两个隔子间,为减少相互干扰,通常的办法是轮流下乡,轮流坐班。“也好。有利于深入基层,熟悉下情啊。”他们说。
  县人大副主任倒是单间,但除过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柜,别无长物。“老同学来看我,觉得太寒碜,过后送来一把老板椅,但摆来摆去,哪能搁得下!只好原样搬走。”这位从民主党派上来的女干部显得挺开心。
  县委书记的官邸也好不到哪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对木制沙发,旧迹斑斑,尽显沧桑,说不清是几任书记使用过的旧物。
  县政府三层办公楼,看去像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建筑。工作人员说,下雨天从楼底过,得小心翼翼,说不准什么时候会从头顶掉下墙皮来。别靠墙。大家都知道。
  与这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县委、县政府政令畅通、一声喊到底的崇高威望。
  浙江锦江集团投资三百亿的大型综合项目,是县上引进的一只“金凤凰”,规模大,带动力强,辐射范围广。项目占地两千亩,仅十天时间完成了征地任务。企业投产两年来,当地没一人上访,且实现了“三无”:无纠纷,无围墙,无保安。这让集团领导大为惊叹:别的不说,最起码每年给我们省下五百人的保安费。
  同样,湛江华联集团的项目,从立项、审批、建设到解决用电、用水等问题,也是一路绿灯,做到“零障碍”。落户到投产,只用一个月时间,项目常年安排当地劳力二百多人,上交税利五百多万元。
  其身正,不令自行。
  正是依靠这种基于民众竭诚拥护的“权威性”,这个老区县在短短五年间就有效破解了山区扶贫脱困、群众持续增收以及住房、教育、医疗等“五大难题”。全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财政收入达到十三亿,三十多万农民用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住上了新楼房,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兄弟县。丧失劳动力,有特殊困难的,则享受低保政策,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为了改善民生。必须对群众高度负责。要把‘群众’两个字写正写大,把‘民生’两个字写实写细。”
  “不要忘记农民;不要忘记贫困户;不要忘记失业者;不要忘记学生娃;不要忘记老干部。忘记,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
  这两段话,是县委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现已成为全体干部的口头禅。
  2008年10月14日,下乡检查工作的县委书记来到作登乡的陇穷村。这是一个完全封闭在大石山区深谷底部的瑶族村落,当地有民谣说,陇穷陇穷苦情多,推开房门就爬坡,九分石头一分地,能收几多收及多。说穷,真是“穷到了骨质”。面对荒凉破败的村容和乡亲们艰难困苦的诉说,年轻的书记眼睛潮湿了,他向乡亲们一再表示歉意,诚恳检讨,并承诺,父老乡亲的疾苦就是我们的疾苦,像陇穷这样的状况,必须、也一定会尽快改变!
  2008年10月20日,中央领导来县上调研,日程中列入了全县最贫困的陇穷村。有人担心山高路险,安全不好保证,提出要不要调整一下安排。县委书记说,领导下来,就是希望看到真实的一面,陇穷是穷,我们工作没做好,这没有什么好掩饰的。即使受批评,也好鞭策我们改进工作。掩饰,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调研安排不变,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三年后,当我们沿着蜿蜒的山间公路,绕过一座座奇峰峻岭,探望车窗外令人眩晕的?岩深谷,以及偶尔见到的巴掌大的田块时,心下还在暗暗感叹,人的生存能力,何以竟然能如此地顽强!
  中央首长走进一家特困户,两层木板楼,六面透风,二楼脚底的缝隙中不时传出闷声的叫唤和浓重的畜粪味,能看到躺卧的猪崽牛羊,全家五口人,基本没什么收入,全靠男主人外出挣几个零钱。由于干旱少雨,村子里饮水极其困难,虽有一处用以储蓄雨水的水塘,但每年缺水四个多月,村民须翻过四座山到五公里外的龙须河挑水。看到这些,首长心情非常沉重,每到一处,都与同去的几级工作人员随时交换意见,商讨改变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长远之策,推心置腹,语重心长。
  “山区的根本出路在发展,希望在发展”!首长的讲话迅速传开,群情振奋。按照县委的部署,全县干部马不停蹄,奔赴扶贫攻坚第一线。在首长离开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一条通往陇穷近五公里的水泥路修成了,两个分别为五百立方和三百立方的储水池、一座电力抽水站开建了,随后又调拨资金,对村里的四十处危房进行改造,新修了小学综合楼、教师宿舍楼、卫生室、文化室,兴建了移动通讯基站和通村宽带网,一个与世隔绝的赤贫村,终于融入了飞速前进的现代社会。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劳务输出,村民的人均收入已达到一千三百多元。“做梦都想不到的变化”,点燃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和信心。
  就是这样,在这个县,凡涉及群众利益的大事,小事,难事,急事,都必须雷厉风行,抓紧去办,竭诚尽力,办好办实。这已是各级机关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当年的歌谣仍在传唱:红军干部好作风……
  离开陇穷时,我私下问兼职驻村的县乡干部,工作这样辛苦,办公条件又差,大家会不会有怨言,回答说,不会!辛苦是辛苦,紧张是紧张,但人们都充满成就感,看到工作不断爬坡,老百姓一天天富起来,心里别提多痛快。
  而那位县人大女副主任的一席话,或许能更能解开我的心结:
  在我们这里,只要想干事,会干事,都能干成事。县上对干部要求严,但也关心。县委多次提出,在干部使用上绝对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让能干人委屈,让出力人失望,特别是那些工作时间长的、家庭和个人困难多的、年龄老的、贡献大的、能力强前途好的,领导心里都有数,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她还向我说到与之共事多年的县委书记的若干“逸事”。
  这位年轻书记已在县委任职十年,2008年以四个满票当选县委委员、常委、书记和市党代表。这个人爱读书,善动脑,他从“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的古训得到启悟,在明代无极县令“公生明,廉生威”的官箴后面对了“清在心,廉在行”六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多年来严格自律,践行不爽。他常给同志们讲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穿双新鞋进城,中途遇雨,开始还小心地择地而行,后一步不慎踩进泥水里,由此便打起烂账,不复顾惜了。借以引导干部防微杜渐,清廉自守。而他在十年前莅任县长时的就职讲话至今为人们记得:在这个地方来工作,任何时候都要追求理想、坚定信念,都要勇于开拓创新、不避困难,都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都要严以律己、不搞特殊。
  这个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干部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奋发有为的业绩赢得老百姓信任、拥戴的地方,就是当年“百色起义”打响第一枪、建立右江工农民主政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
  随处可以看到邓小平的题词:
  要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

标签: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