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六年级日记 > 正文

【议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思想政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这门学科的开设和改革。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修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实效性
   这些年有很多专家和同行都忧心忡忡的指出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教学理论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说教太多、理论与现实往往不一致,缺乏魅力,扼杀灵气。大家的共同认识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非改革不可,但是在如何改革的问题却是见仁见智。有一种不太好的倾向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过于去迎合学生爱玩的天性,场面上是好看了,却丢弃了思想政治课最本真的东西――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知道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什么课程了,思想政治课本身的优质资源被极度极度忽视,它的生命力正在日渐式微。?
  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指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知识想学,爱学,会学,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马克思主义信念,有较高思想觉悟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个重大问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几点初步的认识。?
  首先,作为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师观和教学观。?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知识的宝库、活的教科书、知识的化身。没有教师的教,学生难以学到知识。课堂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教代替了学,会教才会学,教会就是学会,学会就是教会。形成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分数中心,学生和教师均成为分数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转,教什么学什么,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教支配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服从教。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单边活动,学的独立性、品格丧失,最终导致越教越不爱学,越教越不会学。甚至造成师生对立,引发各种难以根绝的矛盾、后果。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上课不是单项的付出,而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学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教师应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教学的主导,学生应是主体、主角。上课对学生而言,主体得到突现,个性得到展示,创造性得到发挥;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我们应在诸方面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上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实现由书本位到以学生这一人本位的转变。?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进行思品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就是“以生为本”。为此,必须创建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师生人格平等。课堂上,学生有权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愿望,可以直接与老师平等对话。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学生对问题的争辩,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对学生的心声,尽量做到多一些接纳少一点排斥;对学生的评价,尽量做到多几分表扬少几分批评;对学生的引导,多一些激励少一些责备。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第二,用爱心营造爱的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鼓励每个学生的进步,帮助每个学生改正缺点,支持每个学生的创新行为,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欲“亲师”必先“亲生”。教师对学生倾注爱心,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爱,从而延伸扩展为对所学知识和学习活动的热爱,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疯狂的热爱老师,必疯狂的爱屋及乌般的热爱老师所教的课程,进入“我要学”的佳境,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获得教学的最佳实效。?
  三、创设情境,让课堂“动”起来。?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其中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知识,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或一些美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想像,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验,去理解,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思品《学生会调控情绪》一课时,我借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从前,有一个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了家洗印染店,天一下雨,老奶奶发愁:哎,我小儿子洗的衣服到哪里晒呀!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老奶奶还是发愁:哎,看这大晴天,哪有人来买我大儿子的伞呀!于是设问:同学们有什么方法,让愁婆婆变成笑婆婆呢?这样的情境,这样的设问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一块石头,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将要探究的问题中。?
  又如,在学习九年级思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课时,我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们讨论: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一种是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的?学生们经过一番激烈地争论之后达成一致共识,我们既要坚持对外开放,但不能盲目引进,又要坚持独立自主,增强自我创新能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在交流情境中学习,学生们往往有不同的意见,争论非常激烈。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答题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四、探寻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德育实效的提高。?
  传统的“灌输法”“填鸭式”教学,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只学到简单的知识,未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必须寻求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
  1、讨论教学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获取知识的方法,用讨论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整节课的讨论,也可是几分钟的讨论,既可以是全班性的讨论,也可以分小组讨论,还可以同桌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讨论的问题应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讨论、钻研的价值,最好是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二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见解,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关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三是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讨论小结,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学生错误的、片面的或模糊的认识,让学生真正领会教材精神。?
  2、趣味教学法。趣味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受教育者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教师运用的为其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实践证明,它是对过去那种单纯的灌输式、训导式、说教式德育教学模式的摒弃,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符合中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方法。?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能完全解决,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很多,包括学生辩论会、专题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建立教学新模式,探寻教育新方法,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激活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质量,增强政治课德育时效性,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奠定基础。?
  五、在参与中“求真”。 ?
  “在我看来,完美的教学必定是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受,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科规律。科学没有绝对的真理,不怕被质疑。思想政治课更是如此,其理论本身是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是客观的,不要担心这里或那里有问题,越是有问题,越是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理论中的问题更多,那是因为这一学科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而并非是这一学科本身的问题。当然,问题多了,这就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求真的态度和精神。唯其真实才是最美的。“真”就是说在课堂上不要故弄玄虚,而要扎扎实实,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体系和学科规律去组织教学。教师要敢于直面学生提出来的问题,甚志教师还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设计一些问题,去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学生思想直接撞击,课堂上才会有真正的火药味,才会真正吸引学生到我们的课堂上来,学生才会真正喜欢上政治课。 ?
  总而言之,构建思想品德和谐课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学生老师共同的期望,但也需要学生老师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得以实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中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引下善思乐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其自身的素质全面提高,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可见,和谐课堂,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攻取知识的基本环境,所以教师学生应共同努力,为实现构造和谐课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的目标而奋斗!?

标签:课堂教学 实效 新课程 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