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六年级日记 > 正文

[从目的论看英文电影片名中译的译者主体性] 目的论 片名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电影由于其特殊的魅力而广受欢迎。影片名翻译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本文尝试在翻译目的论的作用下,探究英文电影片名中译的译者主体性。
  关键词:目的论 英语片名中译 译者主体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深入,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走进中国人的视野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娱乐生活。而观众对一部影片的最初了解都是来自于影片的名字。电影的片名就像电影的商标,一个新颖独特,雅俗共赏的影片译名不仅能吸引大量观众还能为电影带来不错的票房收入,同时影片译名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因此影片名的翻译要综合考虑译名的准确性、审美情感、文化传播作用以及观众的接受能力等因素。而作为翻译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在重于忠实原则的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往往被忽视。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译者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发挥其主体性对片名进行理解,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将原语言翻译成符合目的语观众审美要求的片名。如果他们受到译名吸引进入影院,就实现了翻译的最终目的。
   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传统观念认为,译者是原文意思的传达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对等原则,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在过去,译者被赋予“舌人”“仆人”“传话筒”“隐形人”“戴着脚镣的舞者”“文化搬运工”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充当的角色。但是,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一个自主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原语言与目的语、原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桥梁,其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文的优劣,因而成为翻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
   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 等, 2003)译者的主体性表现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选择上,比如,译者对译文的选择,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对译语风格的选择等。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依靠于译者的三方面能力。首先是译者对原文的深刻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英文电影来说,译者就要全面了解电影情节,充分理解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另外对电影故事情节所发生的时代背景也应有深刻的了解和分析。其次是译者对潜在观众的预测能力。观众的审美倾向、文化素养等因素应该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始终考虑的问题。再次是译者对译入语的表达能力。译者只有很好地掌握译入语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使译文地道易懂,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目的论
  目的论最初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Hans J. Vermeer提出的。它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Katharina Reiss 发表了Possibilities and Limit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一书,将文本功能列为了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Reiss认为:“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的,而应该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Reiss 的研究为翻译目的论的诞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阶段,Reiss的学生Vermeer继承了她的一些思想,并突破了其以原语言为中心的等值论。Vermeer认为,翻译是人的一种行为,与人类其他行为一样,翻译也有目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时,译者应根据具体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
  第三阶段,Justa Holz-Manttari 和 Christiane Nord对目的论进行了发展。前者重点研究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后者提出了“忠诚原则”,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
   目的论翻译理论共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目的原则指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这种目的包括:(1)译者的基本目的;(2)译文的交际目的;(3)特定翻译策略或手段要达到的目的。但通常“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这三条原则的关系是: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而这二者又服从于目的原则。
   电影作为商业产品的一种,对电影片名的翻译应该重于影片名的功能。影片译名必须建立起原名和目的语观众之间的联系,起到唤起观众对电影预期的情感的作用。因此,目的论在这里更适合被用来指导电影片名的翻译,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英文电影片名中译的译者主体性
   电影片名一般都比较简短易懂,好的电影名称应该具有信息传递、审美情趣、情感呼吁等功能。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应该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
   首先,传递信息的原则。影片的译名应该充分传递影片的内容,尤其是传记类和历史题材的电影,比如《哈利波特》(Harry Potter),这样的影片一般采取直译的方法。当然,有的影片名除了表面意思外富含着深层的意思,此时,译名就应该考虑其暗含意义的转述,比如The Mask译为中文名《变相怪杰》。其次,审美要求。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修辞手法等可以让影片更吸引观众,比如,《哭泣的游戏》(Crying Game)和《真实的谎言》(True Lies)就分别采用了拟人和矛盾修饰的手法。再次,电影作为商业产品,其票房收入应是最终的目的,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电影的商业性这一点,使片名更具卖点。比如,Mission Impossible译为《碟中谍》,给人一种紧张的气氛,并留给人很大的悬念。
   总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达到影片所追求的目的。
   电影片名的翻译应尽量简洁凝练,易于识记。例如,《蜘蛛侠》(Spider Man)中“侠”字的使用立马能使观众联想到侠客、英雄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形象。
   使用特殊的措辞能揭示电影的情节及类别。比如,A Walk in the Clouds译成《云中漫步》能让观众联想到男女主角在云端漫步的浪漫场景。比如,The Chocolate 翻译成《浓情巧克力》而不是简单的《巧克力》,观众一看便知是浪漫的爱情片。再比如,《情归亚拉巴马》(Sweet Home Alabama)、《廊桥遗梦》(Madison Bridge)等等都给观众美好的爱情的印象。
   汉语讲究平仄押韵,古诗有七言、五言,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可采用规格的四字、五字、或七字,读起来更朗朗上口,给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比如,Top Gun 译成《壮志凌云》,Scent of A Woman翻译成《闻香识女人》,Ghost翻译成《人鬼情未了》,Lolita翻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等等,读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中译片名中采用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说法会给观众一种熟悉感和认同感。比如,Bathing Beauty翻译成《出水芙蓉》,其中,“出水芙蓉”源自于李白诗中著名的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Lolita 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是源自“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其中“一树梨花压海棠”被用来形容年龄差距大的夫妻,这样的翻译准确地再现了电影洛丽塔的故事情节。在此,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采用观众熟悉的文化符号建立了原作与目的观众之间的联系。
  四、结语
   一部电影的汉语译名是否能忠实地反映出原片要表达的内容,是否能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和审美情感,是否能在文化传播的功能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都是在进行片名翻译时应考虑的因素也是电影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译者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做到张弛有度,在“忠实”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者主体性,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着眼于原片的意义和精神,让观众透过片名深切地领悟到影片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Munday, Jeremy. Intra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Shang 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
  [4]齐静.目的论与西方电影片名汉译[D].湘潭: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年
  [5]沈军红.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考察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文学院,2010年
  [6]于卫.探析翻译目的论[J].赤峰:赤峰学院学报,2010(9):129-130
  [7]祝丽丽.浅议译者的主体性[J].新西部,2010(12):107

标签:目的论 主体性 英文 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