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六年级周记 > 正文

从“白蛇传”系列故事考察人类爱情观的形成 白蛇传包含的爱情观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白蛇传系列故事的寓意是人类爱情的形成过程:蛇是性,蛇的形象的在不同时期故事中的转化,象征着人类爱情由原始欲望向精神追求的转化。白蛇传故事的发展以及最后的成型,实际上折射出人类爱情观的形成过程――人类爱情由性升华为爱的过程。这是故事的最根本寓意,从宏观上讲,是人类爱情观的发展和最终形成。
   关键词:人类爱情发展;性;原始期;情化期;人化期
   白蛇传的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白蛇传真正享誉大江南北、深入人心,让人们对其有一个全面、彻底的了解,还是靠一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白娘子的婀娜多姿,许仙的首鼠两端,法海的固执多事,使得白娘子的故事家喻户晓。
   法力高强、度人苦厄的白娘子,胆小怕事、毫无主见的许仙,直爽仗义,忠心护主的青蛇,多事的法海,难道就是白蛇传故事的全部么?难道这就是白蛇传故事的本来面目么?
   白蛇传系列故事的寓意是人类爱情的形成过程:蛇是性,蛇的形象的在不同时期故事中的转化,象征着人类爱情由原始欲望向精神追求的转化。
   白蛇传故事的发展以及最后的成型,实际上折射出人类爱情观的形成过程――人类爱情由性升华为爱的过程。
   这是故事的最根本寓意,从宏观上讲,是人类爱情观的发展和最终形成。
   一、白蛇传系列故事发展形成的脉络
   白蛇故事,在最初起源时根本不是爱情故事,而是拥有一种完全相反的意义,充满了恐怖、血腥、欲望与死亡。只不过在后期的故事发展中,人们将良好的爱情愿望寄托在这一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与角色之上,才逐渐发展,经历了原始期、情化期、人化期等几个阶段,最终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白娘子的形象。而这一系列变化之中,却又包含另一种意义,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白蛇传系列故事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人类爱情密码,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人类历史和情感发展的宿命?
   下面我们开始进入对故事形成的回溯。
   (一)白蛇故事的原始期
   最初的成文白蛇故事可以追溯到唐代谷神子《博异志》里的《李黄》篇,还有宋代的《西湖三塔记》。左思就在《魏都赋》中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犊子套黄牛,游息黑山中。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这应该是与白蛇传故事相似的一种人妖故事传说。因为考虑到白蛇形象“蛇型”的特殊性,故暂不以此作为故事的源头,但作为参考是必要的。
   《李黄》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元和二年李黄带仆于市中遇一白衣美女与青衣老姨,及上前求识,止宿三日而后返,仆闻李腥臊而异常,李返家后死,家人究其因,原是宿处为一大树,其上常有大白蛇出现。一为“元和中,凤翔节度使子李绾带仆路遇一银装美女带二婢女坐于车上,乃随车行且止宿一夜归,乃有腥臊气,李裂脑而死,究其宿处,见一大白蛇盘于树上,伐树,不见,唯有数条小白蛇。”《西湖三塔记》与之相似。
   以上,可以称之为白蛇故事的原始期,是后世一切白蛇故事的起源和原型。这里,白蛇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温文尔雅的女子,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妖怪,杀人夺命,无恶不作,幻化美人,诱惑他人,可比封神演义中无恶不作的狐狸精妲己。
   (二)白蛇故事的情化期
   第二个时期的白蛇故事以南宋时洪迈所著《夷坚志》为标志。我们可以称之为白蛇故事的情化期。顾名思义,这一时期的白蛇形象发生了改变,人情味变浓,感情戏多了起来。
   《夷坚志》中讲到:丹阳县原知县孙某,娶同邑某氏最小的姑娘为妻,女性好梅妆,每次洗澡时,不让人看见她的身体,孙某多次问她,她都笑而不答。十年以后,一次孙某实在耐不住,乘醉偷看妻子洗澡,想不到是一条大白蛇盘在浴盆中。他吓得赶快奔回书房,妻子跑来对他说;“我是错了,但你也不对。我不会伤害你,请你别疑忌我,快回房间去睡。”孙某无奈,只好仍回房去,此后,尽管夫妻感情如初,但孙某内心很害怕,不久就忧悸成疾而亡。(见《夷坚志》卷二《孙知县妻》)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白蛇已经向贤妻良母的方向改变,关爱丈夫。至少两人不再是第一阶段中赤裸裸的利用和杀害关系,白蛇由妖性向人性方面转化,因而又可称为白蛇形象的情化期。
   (三)白蛇故事的人化期
   第三个阶段,白蛇故事进入人化期。明清两代,白蛇传故事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进入最后的蜕变期。感情的成分不断增加,不再单单是一个妖精迷惑凡人,祸害凡人的故事;而是一个人妖恋,虽然白蛇身上仍有不小的妖性,但现在起码是在恋爱了。
   《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代表。这个时期的白蛇形象已与以前大不相同,不在意最初的杀人害命的妖精,也不是简单的人妖结合,而成了一位报恩的蛇女形象。她为了报千年前的救命之恩,修炼成人,嫁给她的救命恩人许仙。治病救人,深受爱戴,却因法师法海的缘故,被迫家破人离,被压在雷锋塔下。称为了令人嘘唏的爱人悲剧。
   以上就是白蛇传大致的几个发展阶段,并没有列举出每一部与白蛇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只是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作为参考,不过这已经足够我们研究白蛇故事的发展演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白蛇形象的不同变化,由最初的妖精形象,逐渐增加情感成分,进入情化期、人化期,并最终称为人们心中心地善良、嫉恶如仇、勇于真爱的爱情女神形象,甚至有人戏谑地称其为中国男性心目中最完美的妻子形象。
   二、白蛇系列故事发展所折射出的人类爱情观的发展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蛇是人类欲望的象征,不但民间文学中以蛇代表女性的诱惑,产生了很多人妖结合的故事,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图腾崇拜。无独有偶,西方的性心理学家佛洛依德也提出,蛇在人类的潜意识里,是生殖与欲望的象征。
   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开始探讨白蛇形象的变化。白蛇形象的转变,实际上是人们对于白蛇的观念的变化――也就是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状态下,对于性、对于欲望的伦理观念的变化。
   我们已经看到,在最早的白蛇传故事中,白蛇只是幻化成美女勾引年轻男子,吸取阳精而后害人的艺术形象。这象征着性对人的吸引,是赤裸裸的动物行为(这与先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和生活方式下的文化有关)。在之后的故事发展中,感情成分逐渐增加,故事也发展为人妖之间曲折恋情的故事(象征着当时人们对性、对欲望有了一定的包容,适当地接受了,而不是像初期一样完全否定)。并在后期逐渐代替原始欲望占据主导地位,直到明代中期,完全升华为一个追逐真爱、为爱牺牲、历经磨难、终于团聚的凄凉哀婉的爱情故事。其发展的内在动因,隐喻了人类爱情观由原始的动物性吸引进化成高尚的人类感情的形成过程。
   (一)原始期――欲望和爱情是荒淫、堕落、罪恶的代名词
   在这个最初的妖精阶段里,白蛇是以欲望与邪恶的身份出现的。在这里,白蛇的故事仍然昭示着罪恶和堕落,是对人类原始欲望的评判。这属于白蛇传故事的原始期。这时人们看到的只是欲望、堕落、肮脏、死亡。这个时期的白蛇传故事是血腥恐怖的,然而这的确是人类爱情的最初起源。最初的群婚制、抢婚制就是充满血腥与暴力的行为,当时人们的交配只是单纯的繁衍行为,也许并不如今天惬意。这种观点是必然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人类源于动物,人类本就是动物,一切高尚的人类情感是由原始的动物欲望进化而来的。同时,人们对男欢女爱的看法还带有原始礼教的色彩――克己复礼,万恶淫为首等。这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类道德对欲望和爱情的理解。对人类自我价值实现的否定。在这一前提下,爱情也就成了荒淫、堕落、罪恶的代名词。
   (二)情化期――不再全面否定欲望和爱情
   之后的情化期,人类社会逐渐发展,脱离于原始的愚昧,在安逸幸福的生活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开始了对精神的追求。在中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南宋的《南宋杂事记》还是《夷坚志》中的白蛇形象,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感情戏增加,两人之间也不再是索取与杀害的关系,而是有了一定的感情生活,尽管微乎其微,但却是一个重要的过渡,说明人们对于欲望、爱情的态度已较前期多了一份宽容,不再全面否定了。尽管面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压制,但人性的光辉还是不可避免地发出了光芒,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
   (三)人化期――很大程度上肯定和追求欲望和爱情
   进入人化期后,变化简直翻天覆地了,白蛇被塑造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子形象,美丽、端庄、法力高强、知恩图报。这主要体现在明清时期的白蛇故事,以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代表,其中白蛇的形象已由一个略带感情的妖怪变成了一个追求爱情的女子。人们茶余饭后对白蛇也许仙的人妖结合也多了一丝宽容和赞扬。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人们对爱情、欲望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肯定和追求。
   从这一条线索看下来,就可以发现,人类爱情观的形成与发展也与之同步,起源于最原始的生殖欲望,经历礼教的压制、反对,最终在千回百转中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肯定,直至今日,人们对自由恋爱的权利的保护和对爱情的追求和愿望,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爱情观发展的最高形式。也许如果白蛇传的故事今天仍在传唱发展的话,也会加入更多了时代的色彩。
   文艺是对历史的反应,人类解放的历史就是白蛇形象翻身的历史。白蛇由一个人人唾骂、避之唯恐不及的妖精形象,逐渐被还原成了原来的自然的女性形象,人类对爱情的追逐也由荒淫、泄欲重新被还原成了人类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张弘.的演变与发展[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5).
   [2]刘雁声.白蛇传的演变[J].新民报,1941(3).
   [3]桑大鹏,刘果.道德期许的意外落空和本真人性的无意展露――论对理学重构的困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作者简介:段盼盼(1987-),男,河北邯郸人,本科,中国人民解放军65438部队。)

标签:爱情观 白蛇传 考察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