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边塞诗中的“三无”心态]唐诗中的边塞诗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中国诗歌史上,有许多慷慨激昂的边塞诗人,他们都曾吟唱过一曲曲边塞悲歌。本文抛却历代边塞诗歌中激情澎湃、豪气奔放的格调,仅对诗中无助、无能、无奈的心态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对边疆战场的情况有一个真实的反映。
  关键词:边塞诗 无助 无能 无奈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旌旗、战鼓、狂风、冷月、飞沙、走石……,仿佛这才是边塞诗中拥有的意象。将军们向往的是建功立业,士兵们期待的是家国平安,边塞诗中处处都有沸腾的热血、英雄的霸气、战事的恢弘。然而,此处要说的“三无”心态却有着另一番景象,即边塞诗中所流露出来的无助、无能、无奈的心情和伤痛。
  从先秦到明清以来,边塞诗歌都有这些心态的表露。塞外风光瞬间惨淡,到处是荒凉的土地、气候的悲寒、征战的残酷。军士们对戍边开始厌烦,百姓们对战争开始埋怨,思乡之情被一再书写……这些感伤的情调与意识成了边塞诗的另一种表现,这里容纳了太多的泪水和心酸,更应受到后人的关注。
  试看白居易《新丰折臂翁》一首,八十八岁的老翁自将大石折臂却欣喜万分,因为只有折臂才能保命,才能生存。天宝征兵,宰相邀功,却让百姓们受苦、牺牲。“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这便是边塞诗中“无”之体现,朝廷无能,官员无德,百姓便无命,如此这样凄惨无奈的诗篇,俯首皆是。
  
  一 无助
  
  试看边塞诗中有多少无助的长叹,有多少无助的期盼,有多少无助的呼喊。首先,缺乏将才的无助。即没有良将相助,战事因而不顺,军民因而烦扰。高适《燕歌行》是边塞诗中的杰作,“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将军只顾得饮酒作乐,不顾士兵们的生命,战争如何能有胜利之日呢?单于的猎火已经燃起,敌人的胡骑正在践踏着我方的军民,这便是没有将才的悲痛。作者嚎啕大哭,痛声疾呼:“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他想起了飞将军李广,因为李广将军爱惜自己的军士,与属下同甘共苦,所以匈奴才会惧怕他。然而这都成了回忆,将才的缺失无疑成为边塞诗的一种痛苦。常建便在《塞下》篇中直接指出:“左贤未遁旗杆折,过在将军不在兵”,可见诗人对没有将才这种无助体会是相当深的。“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此种无助,亦是一种无奈。
  其次,缺乏知音的无助。此种无助,是指无人赏识,自己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的无助心情。陶翰《古塞下曲》有“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的诗句,岑参也有“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的慨叹。虽然陶翰是征战胜利后得不到皇帝的赏识,岑参是赋作才能得不到天子的钟爱,然而他们都是用边塞诗来写出一种时代的无助。“天子不召见”,即使你再有才能,也无所施展。“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得不到天子的重用,终是一事无成。这种缺乏提拔与赏识的无助心情,值得后世帝王深省。
  最后,万古尽枯的无助。有一种无助痛断肝肠,那便是将士们一波又一波死亡却无能为力的无助。这是令人心碎的,也是让人绝望的。诗人们都感受到这种悲痛得令人气绝的无助。于是,李颀说:“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王昌龄说:“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常建说:“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连年的战争死去了多少百姓。他们虽然走了,留下的却是老母,寡妻,孤儿。“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似乎每一场战争均有这样的描写,因为有战争就有死亡。这种无助谁能解救,又有谁来对此负责呢?那天杀的战争,无耻的官员,苦命的百姓啊。有的是被逼上战场的,有的是被抓到边疆的,有的是意气风发来到沙漠的,然而他们的结局是一样的:战死沙场,横死荒野,白骨尽枯。这种无助,是一种呐喊,是对太平生活的幻想与奢望。
  
  二 无能
  
  此种心态,不是无人相助,亦不是自己不助,而是没有能力了。边塞诗对这种没有能力的哀叹,也有着淋漓尽致的描写。其一,年岁不待,无能为力。人总会变老,这是自然之象。然而边疆的将士对于自己的老而未建功业是不满足的,甚至有所悔恨。王昌龄说:“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老而无功勋,老而无荣光,多少有些不知足。然而再继续征战,已然体力不支,没有能力了,于是只能留下阵阵遗憾。岑参在《北庭作》中这样写道:“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可知年四十,犹自未封侯”。岁月不待人,这是天数使然,时间催人老,没有能力就只能别离沙场,告老怀乡了。这种无能,有着悔恨,有着心酸,也有着一辈子的不知足。
  其二,笔砚终生,无力回天。穷经皓首的儒生们也想着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但是他们终究只能幻想,他们仅是挥毫泼墨的书生,没有沙场点兵的能力。对于这些儒生们,边塞诗多有批判之意。例如高适《塞下曲》中说:“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高适具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气度,他看不上那些毫无能力的儒生们。你们与其幻想着去边疆建立功勋,何不从军征战呢?持这种批判态度的还有诗人陶翰:“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当然,诗不一定如人。例如边塞诗做得慷慨激昂的吴均,他曾经大呼:“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然而当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在台城时,他出的上策竟是“快快投降”,好一个无能的书生!
  其三,无征战之能。这一点无能的表现,便是战争失利的一个关键原因。将无将能,军心涣散,如何取胜?于是边塞诗中就有了许多描写毫无作战能力而困顿的诗句,此中亦有许多征人思汉的倾向。“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但得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无能为力,全是庸将,又该如何!天子有命令,家人等归音,战事却屡屡不能胜利。能力有限,没有了飞将军李广,没有了卫青、霍去病,诗人不免心痛,不免慨叹。难怪王维会说:“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将军”。如此残兵败将让人怎不思念那些赫赫战功的大汉将领呢?晚唐诗人翁绶曾悲痛说道:“斜飘旌旗过戎帐,半杂风沙入戍楼。一字塞垣无李蔡,何人为解北门忧”。什么人可以当次大任呢?无人!将士皆无征战之能,无疑成了边塞诗中“无能”心态的最大惋惜与痛楚。
  
  三 无奈
  
  边疆虽然浩渺辽阔,战争虽然气势恢弘,然后亦有许多无奈的困顿。首先,思乡难归,此是一种揪心的无奈。无论高官,无论文士,无论寒民,在那凄楚荒凉的边疆呆久了,总会思念起故土,想念自己的家乡。人,都是有感情的。远方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永远是诗人牵挂的对象。“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惟余北叟意,欲寄南飞鸿”,“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这些都是诗人思念故乡亲人却无可返归的无奈,欲归不能,何等哀楚。王建有《塞上逢故人》一曲,道出了这种思念的无奈伤痛:“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走马登寒垄,驱养入废城。羌笛三两曲,人醉海西营”。思归,思归,欲归不得归,边塞诗中的无奈心态就是这么严重。
  其次,对连年战争的无奈。毋庸置疑,征战是艰辛的,征战不胜而多次再战更是艰辛中的艰辛。连年的战争牺牲了多少百姓的性命,丧失了多少国家的土地。谁愿意常年作战,谁不期望边疆无战事呢?无奈的是哪个朝代都不会太平,时时有危险,刻刻有征战,因此便有了戍边的无奈。对于连年战争的无奈,在边塞诗中也总有描绘。李白来了,他说:“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张籍来了,他说:“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高适来了,他说:“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毫无疑问,写战争之无奈的经典诗篇莫过于杜甫的《兵车行》,在此篇中诗人告诉了我们战争给世人带来的是什么:“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就是现实,连年征战,常年戍边,无奈至极。
  最后,对英雄尽去的无奈。虽然生命有限,人总有一死,但是人们对于英雄们的早逝总是那么惋惜与无奈。像关云长大意失荆州,张翼德夜半落人头,这都是令人无比悲痛的事情。人们总是希望英雄应该有个完美的结局,事与愿违,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皆是英雄尽去的无奈心情,令后世读者着实伤心。例如李白在《古风》里说:“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张籍在《陇头水》中感叹:“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张悦也很无奈:“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生”。英雄们早已去了,留下的仅仅是我们无限的怀念。在唐代边塞诗中,诗人写这些英雄尽去似乎在影射本朝无良将,多少有些可惜,有些依恋之感。若是这些英雄可以为本朝效力,国家和人民会是多么安宁呀。这是一种心愿,一种寄托,一种期盼,一种奢望,亦是一种无奈。
  大漠孤烟依旧在,凄风幽雨迎面来。边疆战场上的无助、无能、无奈的心态在历代边塞诗中都占据着很大的分量,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李炳海.唐代边塞诗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标签:边塞 诗中 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