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励志 > 正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_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常见问题与思考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就整合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谈谈我的思考。   ● 整合非凑合,应是融合   面对整合,一些教师将可以通过板书、投影等展示出来的内容放到了计算机上;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随意使用多媒体,把整合课上成了表演课,这种只重形式而忽视教学效果的整合毫无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最根本的目的是更有效地完成课程目标,这意味着我们更关心的是课程本身。在整合中要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 整合非万能,应找准整合点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语文课上,一篇写景散文,学生还没来得及品味、思考,教师已将文章所描绘的景物在屏幕上展现出来;英语课上,教授一些生活中物品的单词,不用实物,却用课件展示。
  什么时候使用信息技术,才能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二是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形成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三是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特点。
  ● 整合非电灌,应遵循教学规律
  我曾听过一节社会课,课前授课教师搜集整理了大量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制成PPT课件,然而在教学实施中只是以信息技术手段简单取代粉笔与黑板,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虽然能加快课堂节奏,却会带来消极后果,因为一定的教学阶段,学生接受的知识有一定的量,不能随意无限增加。每一节课,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出发,控制好教学进度,防止信息量过大导致刺激过多,引起学习者疲劳,影响学习效果。
  ● 整合不局限于课堂,应融入学生生活
  例如,在教学小学科学《蚕的生命周期》一课时,有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蚕一生各个阶段的资料,但这样的整合并没有激发起学生对生命足够的珍爱,因为他们没有实践与体会。我们可以将整合的时间延伸,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养蚕活动,通过网络学习养蚕的一些知识,在博客中记录养蚕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这样的整合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信息技术的掌握。
  ● 整合不应作秀,应讲究实效
  日常教学中,整合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公开课,在表演式的公开课中,学生收获的是短暂的新奇,课后即回归传统。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仅凭一时的热情或“任务驱动”,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持之以恒,使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变革,使整合成为师生教与学的一种自觉与自然。
  ● 整合不应喧宾夺主,应相得益彰
  有些教师每遇整合课,总会在教学资源的制作上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认为只有精美的课件才是上好整合课的关键,在课堂上片面强调以“学生乐学”为中心,却偏离了教学目标。
  许多专家在谈对课程整合的认识时一致认为:实现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是为了教学服务,它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因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使信息技术工具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而不是喧宾夺主。

标签:信息技术 常见问题 学科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