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励志 > 正文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与策略】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基本控制手段。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策略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提问毫无意义;(2)教师的问题表述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否则,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结果只能是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3)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艺术与策略
  1.明确课堂提问目的,遵循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课堂提问,并不是表面上的随堂问答或“满堂问”,而是一种幼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重要的教学手段。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来看,课堂提问有其明确的目的:①促进知识理解和掌握、明确隶属关系,完善知能结构,熟练技能方法;②创设问题情境,点拨启迪、化静为动,促进学生思维活动,发展思维能力;③促进思维定向,指明思维方向,集中学生注意力;④输出信息并获得信息反馈,调控教学进度,调整教学方法;⑤落实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大面积全员化化提高教学质量;⑥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2.课堂提问要结合教学环节的特点,把握准课堂提问的类型,不失时机地进行。
  一般根据提问的目的和作用,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1)组织学生的注意定向、集中和转移的提问。这类提问适用于新课或新教材教学的开始,或演示实验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质疑问题,以使学生的听与教师的讲协调一致。如“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通过让学生折三角形、圆以及平行四边形等活动,进行提问:“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操作和答问中自然地引入轴对称概念;(2)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关键和本质的提问,为推导公式和法则辅衬。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进而熟练掌握法则、定理和公式。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使,设计如下一系列问题,为证明定理作思想和方法上的准备:①四边形的内角和是指哪些角的和?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是怎样知道的?② N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内角?是否可以“转化”为多个三角债的角来求得呢?如何“转化”?③ 还可以怎样做?通过老师的点拨启迪,学生抓住了求证的关键,寻找到解证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奠定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3)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归纳、概括的启发性提问。这类提问用于例题讲授、课堂练习、探求新的解题方法、纠编查错等教学环节,以使学生从局部的片面认识发展到完整全面的认识,由机械套用进到深刻理解并熟练;(4)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练习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并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类提问的表现形式是提示、诱导和指导,创设发现情景,减小问题坡度和难度,以利于使学生跨上由知识掌握到应用的新台阶,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习方法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这是寓学指导于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是结合教学各环节的功能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就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科结构特点,知识理解过程以及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等与学习能力有关的问题进行指导性提问。
  3.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提问形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⑴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它属于叙述性提问,是教师在讲述谈话中的提问。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有什么?”等;⑵曲问:为突出某一原理、逼向原理,从问题另一侧面入问,寻找契机发问;⑶反问: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糊涂认识和错误症结反问,步步进逼,是学生翻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⑷激问: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处于准备状态时,使用激励性的提问,激发学习情绪,促使其进行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把学生从抑奋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⑸引问: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疏导或提示时,在关键处发问,循序渐进地达到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问“已学了几种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本题所给的边角关系如何?还应寻求何种边角关系?”等;⑹追问:是对某一问题发问得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针对问题的更深层次发问,其表现形式为“为什么?”,“请解释其算法原理?”这样便于易中求深。
  4.进行课堂提问,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⑴要弄清问题的性质,使用不同层次的发问形式。由浅入深有判断性提问、叙述性提问,叙理性提问和发散性提问四个提问层次。切忌总用“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回答形式;⑵每节课的提问要有总体设计。在认真分析教案内容的过程中,设计几个关键问题,使的中心突出,环环相扣;⑶提问要把握时机,选择突破口。当学生正在发“愤”求“知”,但尚未知,思维正处于困惑之际,及时质疑发问,可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而功倍;⑷提问要注意问题难易适中,讲究实效。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根据学习程度提问相应难度的问题,有助于反馈真实信息,不应满足于表面的师生互动情形,要触及到理解掌握的深度;⑸要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启发性,有利于发展思维。问题应力求简练明确,切忌笼统模糊;⑹要适当的进行发散性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设置课堂提问,使提问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标签:浅谈 初中数学 提问 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