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励志作文 > 正文

【初探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环保意识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89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环保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并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地理教学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学科便利和优势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可行之举。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
  
  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环境的承受者,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作为一个中学地理教师,不仅要给他们传授地理知识,还要传授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是我们广大中学地理教师的使命。
  一、中学地理教材内容利于学生环保意识培养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设计的高中地理课内容体系,无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修都是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论题,并以此为主线来构建和编排的。因此,我们可以说,高中地理课程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地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效形式。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智能教育内容
  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各种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全面地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2.道德教育内容
  教材告诉我们,绝大部分的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势必造成人地关系的失调,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从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让学生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3.行为教育内容
  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
  二、中学地理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
  1.把地理知识与其周围的地理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来分析一些影响本地环境的灾害产生的原因,如沙尘暴、旱涝、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使学生们认识到“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2.结合参观访问,增加感性知识,深化理性知识的学习
  如在学习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到工业区考察,参观污染严重工业企业的布局,造纸厂的污水处理设备,并听厂领导的介绍,使同学们对工业“三废”的治理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不但可以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三、高中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写作环保方面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通过指导学生写作环保方面的小论文,可以使学生对环保方面关键概念的界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步骤都有一个接触和深入了解的机会,进而通过课题研究的进展加深对环保重要性的亲身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量力而行,.研究方法可以考虑选取文献资料法、观察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对比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不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以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为宜。在环保小论文写作过程中,地理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环保知识专题讲座给予学生及时指导,发现学生的的误区或不当之处,总结经验并提出整改意见。
  通过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使学生学会了应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和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帮助学生形成了科学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而且还使学生提高了素质。系列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将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同身边的、区域的,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具有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价值观和日常行为方式,为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激发、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外调查、访问、考察、监测、讲座、论坛等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各种环境问题,在切身的体验中学会以新的角度观察问题,用新的眼光分析问题,并寻求新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了地理教学的整体优化。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并注意环境信息传递形式的多样化,会让地理课堂变活、生动、有趣,地理教学将由于环境教育而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最终追求最优化。
  综上所述,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对地理教师、学生、国家和人类是多赢的,值得提倡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周剑青.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方法刍议[J].地理教育,2005.
  [2]孙文雪,田凤英.论中学地理教育与中学生环保法律意识培养的契合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7.
  [3]苏茂祥.在地理教育中培养生环保意识[J].西北职教,2006.

标签:初探 培养学生 环保意识 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