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答辩 > 正文

基于医院视角下的企业内控制度解读 内控 风险 财务视角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已在部分企业施行,通过对企业内控目标、原则、组织架构、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解读,强调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运用信息系统作为内控手段的必然性,借鉴并运用企业内控规范及配套指引对医院来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 目标 原则 组织架构 信息系统 借鉴
  
  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和2010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上述法规的相继施行将会有力的促进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作为医疗市场竞争主体的医院,在政府大力推进医疗改革进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也有现实的外在压力和内在要求来优化流程、改善内部管理,强化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医院的盈利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和医院作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不同职能的经济组织,同样都具有采取措施、整合资源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提升竞争力的要求,所以借鉴企业有关内控制度建设方面的新理念并运用于管理实践,来逐步打造符合医院内部管理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并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目标方面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即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合法合规、资产保值增值、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医院的内部控制目标方面与企业应该是相同的,只不过企业是通过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医院是利用医疗设施通过组织有效的医疗服务对患者进行施治来满足其社会需求的经济活动。
  
  二、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实施内部控制要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医院所有临床科室、医疗辅助科室、医疗技术科室和行政后勤科室及其下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行全过程、全员的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的盲点。
  2、重要性原则
  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内部控制更要关注医院重要的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手段进行管理。当然,该原则的应用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支持。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同时兼顾效率。该原则要求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履行内控监督职责的机构和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学科范围、竞争状况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这就要求医院管理层要具有前瞻性,随时对内控系统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并改进相关流程,也就是说,内控制度是适应医院特点并与之相适应的,与实际存在重大偏差的内控制度是没有存在意义的。
  5、成本效益原则
  该原则要求医院内控建设必须统筹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比。尽管某些控制会影响效率,但能有效降低使整个医院面临更大损失的情况发生几率,此时仍应实施相应控制。当然,医院作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在特殊情况下,不应仅仅局限于成本效益原则还要考虑其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三、内部环境中的组织架构方面
  医院要实施发展战略,必须要有科学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如果医院的内部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性、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就可能发生较大的风险甚至导致经营失败;如果内部机构设置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也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极易引发推诿、扯皮现象,导致运行效率低下。目前,我国管理规范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均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内部各层级职能机构,它们分别承担了企业的权力、决策、监督、执行等职能,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与企业不同是,医院的“法人”地位和作用并不明显,所有权和经营权尚未完全分离。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困境之一,就是没能很好的体现举办者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治理。较浓重的行政色彩使得医院在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仍然困难重重,既动力不足又方向不明确。虽然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借鉴企业在组织架构方面的思路和做法,有效平衡政府、医院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逐步探索实践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法人化,是从机制和体制上保证医院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
  
  四、内部环境中的信息系统方面
  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非常重视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并对其进行详尽介绍,可见其重要程度,毕竟作为现代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信息系统已必不可少,医院也不例外。
  医院应该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使用的ERP系统一样,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HRP系统,该系统至少应该包括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全成本核算分析系统、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医院运营管理系统,整合各系统功能,建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智能分析平台,对医院运营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管理层运营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加强信息系统间的整合,提高数据的互通互用利用率,实现从临床到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真正做到管理科学、高效。通过信息系统强化内部控制,减少人为因素,提高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但因信息系统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在系统开发、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上要按照业务流程找出关键控制点,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将处理规则嵌入系统程序,实现手工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
  
  五、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企业内控体系的建立,为医院的内控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但作为医院管理者还必须认识到,任何内部管理制度,无论其理论基础如何雄厚、实施方案如何详尽,但在其实施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能不能达到预期控制效果,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人”,因为再完善、再科学的制度仍然要依靠全体员工来贯彻执行,否则只能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难以真正发挥管理成效。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内部控制将很可能失败:(1)如果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素质较差,根本不具备胜任能力,难以履行其控制职责,内部控制制度也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2)如果管理层故意舞弊,不受法规、制度约束,将会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失效;(3)如果负有不同职责的员工串通舞弊,或本院员工利用了解内控制度的优势通过外部关系采取措施规避控制,协同作弊,将会导致内部控制失效,尽管实行了不兼容职务分离,理论上是能达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效果。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2011年初新的《医院财务制度》等五项制度同时颁布,其中在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更好的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在很多方面也借鉴了企业的成功做法,尤其是引进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必将在规范医院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积极的外部监督作用。由于目前我国仍没有专门的针对医院特点的内控制度可供遵循,但医院也不能对企业内控制度方面的做法采取“拿来主义”,这样很可能造成水土不符,甚至适得其反,引起管理的混乱,但企业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已走在了医院的前头,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在内控目标、原则、要素、内部环境、控制活动、控制手段、内控评价和内控审计等方面均进行了详尽阐述,所以,结合医院实际学习借鉴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左希洋 张亮 《发达国家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中国卫生经济,2008,27(10):77)
  [2]财政部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5
  [3]财政部等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4

标签:视角 解读 医院 内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