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提纲 > 正文

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分析|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出生于1812年的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在狄更斯的创作中,他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创造儿童形象,并取得了独创性的成就。他所创造的儿童形象大致可分为尝尽人生磨难的儿童、悲惨命运的儿童以及理想化的儿童三类。狄更斯对儿童充满了同情与关注,是想呼吁社会关心儿童的成长和需要,旨在引导社会向着美好的方面发展。
  关键词:狄更斯小说儿童形象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查尔斯?狄更斯一生描绘了九十多个儿童形象,儿童形象在他的创作中取得了独创性的成就。如《奥立弗?退斯特》中的小蒙克斯、诺亚?克雷、南茜;《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的小瓦克福?斯奎尔斯;《老古玩店》中的耐儿、小雅各;《马丁?朱述尔维特》中的苏菲亚;《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小大卫、汤米?特拉德尔斯;《荒凉山庄》中的小埃丝特?萨默森、《双城记》中的小露西、小查尔斯;《艾德温?德鲁德疑案》中的小罗莎?布德等。这些儿童形象大致归为饱经人生磨难的儿童、悲惨命运的儿童、理想化的儿童三类。
  一饱经人生磨难的儿童形象
  这类儿童形象包括大卫?科波菲尔、弗洛伦丝、匹普与保罗等。狄更斯通过对自身一些相似经历的描写,深刻体现了他对孤苦儿童的倾心的关爱与怜惜。狄更斯在三十八岁的时候创作了《大卫?科波菲尔》,由于童年做童工的可怕经历,狄更斯以一种近乎宗教的畏惧心来看待自己的童年,他把这些回想描写出来仿佛是一种解脱。在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儿童大卫?科波菲尔是个遗腹子,但由于母亲与佣人佩戈蒂对他的关爱,他在孩提时代是非常幸福的,但自母亲与吝啬、残忍的摩德斯通先生再婚后,小大卫就不得不跟快乐再见了,他的家庭从此失去了祥和与幸福。他清楚地记得这种悲惨生活开始的时间:“灰蒙蒙的下午,天气寒冷,预示着大雨即将到来”。在继父打他时,柔弱无助的母亲神情绝望、面目凄惨地在一旁看着,佩戈蒂除了暗自垂泪也无能为力。终于,受尽精神折磨的母亲去世了,而佩戈蒂也被他的继父解雇了,大卫最为凄凉的日子真正开始了。他陷入了孤苦无依的境地,并在十岁时被送去做了一名童工。他这个举目无亲、衣衫褴褛的孩子,每天“对着光亮检查这些瓶子……空瓶子洗完,便给装酒的瓶子贴标签,或将完工的瓶子装箱”。他只能靠这份粗活来养活自己,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大卫从摩德斯通?格林百货栈逃了出来,可行李和钱包在途中还被别人抢了,他一路上吃尽苦头走到姨婆贝西小姐那儿,这才脱离了苦海。
  童年的印象,往往是人一生中最深的印象。童年体验包括童年的各种感受、知识、记忆、意志等,它带有情绪色彩,是一个人在童年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并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占有非常大的分量。而对作家来说,作家的体验生成与他的童年体验有着很大联系的。对狄更斯而言,童年的体验为他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这种体验在他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它造就了作家的心理意向,并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之中。狄更斯对儿童的同情就始于此。在分析《大卫?科波菲尔》时,孤独无助的小大卫就是作家当年心情的真实写照。在《大卫?科波菲尔》这部作品里,记录了主人公“心灵成长”的故事。大卫?科波菲尔的塑造倾注了狄更斯全部心血,作者通过大卫悲欢离合的一生,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社会中寻找出路的痛苦历程,善良纯洁、奋发向上的大卫最终找到了幸福,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也达到了精神上的幸福与和谐。狄更斯在许多作品中都敏感地刻画出一些情感缺失的儿童形象,由此透露出了他的矛盾:充满了喜剧色彩的狄更斯,与性格内向的狄更斯。作家在《荒凉山庄》中,描写了杰利比家的孩子们得不到父母半点的关心与照顾。作家嘲弄、批判那失职的母亲杰利比太太的事业是“望远镜里的慈善事业”,她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非洲事务上,却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尽到人最基本的责任,任其自生自灭。他们的父亲在家里也深受其苦、意志消沉,没有任何地位,对孩子们有心无力。他们的大女儿凯蒂说:“我妈为人父母的责任全给了社会和非洲了!”而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杰利比太太,有着作家母亲的影子。
  童年的经历让狄更斯从小渴望幸福家庭。他认为完美的家庭应有一个当家做主的、慈祥正直的父亲,操持家务的贤良母亲和身心健康的可爱孩子构成。三者中任何一部分不具备都是不完美的家庭。在《董贝父子》中,由于董贝先生重男轻女,美丽可爱的弗洛伦丝被父亲厌弃,他认为只有儿子保罗才能接管他的商号,至于女儿对董贝公司没有意义,相当于“不能投资的一块赝币”。在他看来金钱是至高无上的,由于弗洛伦丝和小保罗两姐弟亲密无间,使弗洛伦丝成了他所讨厌的对象。这个人见人爱的富贵家庭的女孩只有孤独与卑怯,她的遭遇令人同情,处境使人心酸。而对于弟弟保罗,虽然董贝先生把全部情感都倾注在他身上,但他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爱,是一种异化了的感情,儿子是无权过快乐童年的儿童,他只把保罗当作继承人来对待。董贝对儿子的感情独占,他因为奶娘波莉?图德尔擅自把保罗好心带回家而将她打发掉,致使小保罗从此体弱多病。他把幼小的保罗送往以填塞知识著称的布灵博士学院,可怜的小保罗脑子里被塞满了希腊罗马古董,最终,小保罗的性格变得内向、忧郁、孤僻,他唯一感到的快乐就是和姐姐在一起。最后,由于他越来越虚弱的身体,夭折了。作家通过小保罗的死暗示人们,是董贝先生促成了儿子的死亡。小保罗临死前,对弗洛伦丝说:河水流得更快了,他已听到海浪的声音,他想休息了。
  狄更斯刻画的这些儿童形象,他们或无父无母,从生活上或是精神上存在着不完整。他们童年命运虽有坎坷,但由于他们有其他亲人在,还是幸福的;但是由于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是精神上的孤儿。这与作家自己的童年生活与经历相关。他将自己那艰难的童年生活,以及难以忘怀的感情融入其中,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所有读者能分享他的悲欢。此外,狄更斯还通过学校对儿童的迫害,表现了他对当时教育体制弊端的深切观察与批判,且充满了忧虑。他在《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等书中所描写的那些学校,令人毛骨悚然。在这里,童年的轻快变成了老年的迟钝,童年的希望在成长中枯萎了。狄更斯通过对这些学校的揭露,来极力抗议那些侵犯儿童权利的暴行。如《董贝父子》中,尽管小保罗的奶娘波莉?图德尔家的生活条件并不怎么好,但五个孩子非常活泼健康,一家子幸福安康。但受董贝先生的指示,波莉?图德尔的长子比勒被送进了一所磨工学校。从此,小比勒的生活彻底改变。校长用那根残酷的拐杖经常打他,这使小比勒感到厌烦,脾气变得暴躁,学会了使坏欺负别人,彻底变成了英国学校“打骂教育”的牺牲品。狄更斯将这样的弊端摆在人们的面前,希望全社会能关心孩子的教育,重视孩子们的成长。
  二悲惨命运的儿童形象
  狄更斯一生目睹了英国的巨变,其写作风格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英国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制度的建立给劳动群众带来剧烈的阵痛,暴露出其本质弊端,随着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狄更斯以无情的笔触,通过济贫院、贫民窟,详细地描述了贫穷、疾病和罪恶的恐怖,表现了儿童的悲惨处境。
  在小说《双城记》中,作家为了表现圣?安东尼贫民窟的凄惨情景,他写道:“饥饿到处横行……饥饿刻在面包师的每一小块坏面包上,每一块死狗肉之中……饥饿在每碗薄粥之中化为用半点油炒过的马铃薯碎末。”读者读了之后,仿佛看到了贫民窟里的污秽恶臭,人们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悲惨情形,令人产生强烈的同情。作家在《荒凉山庄》中,描写了一个叫“乔”的可怜孤儿在贫民窟 “汤姆独院”中的生长:“这些破房子也住满了倒霉的家伙,他们在透风漏雨的地方缩成一团睡觉……到处撒下罪恶的种子……”“可怜的乔”是受压迫、被剥削人民的总代表,是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牺牲品。这个出入“托姆独院”贫民窟的孩子,从出世起就不知道父母之爱,没有朋友,不知道人间温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拼写,终日以饥饿与寒冷为伴侣。由于偶然,他结识了德洛克夫人昔日的情人――霍顿上尉,他现在沦落街头,靠抄写诉讼文件糊口,并与“可怜的乔”分享。但却给“可怜的乔”带来了灾难,由于乔无意中知道了德洛克夫人的秘密,于是成了众矢之的,被人追踪拦截,驱赶。最终他受尽折磨,死于瘟病。乔的死向全社会发出了控诉,成为狄更斯小说中的名段。
  和贫民窟一样,济贫院是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的体现。作家关于济贫院的出色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被压迫者的不幸遭遇,讽刺揭露了资产阶级统治者的专制暴戾。在《奥立弗?退斯特》中,小说一开始就辛辣地讽刺了官方的慈善机构所――“济贫院”的不人道的行为。在贫民院,孤儿们实在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决定用抽签的办法向大师傅要求添粥。当奥立弗?退斯特中签后,他拿着碗和汤匙走到大师傅跟前,不顾一切地说:“对不起,先生,我还要。”但他的要求却遭到了禁闭的惩罚。奥立弗的处境是所有受压迫、忍饥挨饿孩子们的真实写照,狄更斯就这样形象化地描绘了食不果腹、饥肠辘辘的济贫院孩子们,他们是当时英国社会的反常现象的缩影。奥立弗添粥的要求隐约表示出一定的抗议,作品将天真幼稚的反抗精神和英国制度的可悲可笑融为一体,其复杂的感情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使奥立弗的“再添一点儿”成为英国小说中的名句。狄更斯在《奥立弗?退斯特》中,抗议英国法律不顾穷人和他们的孩子,这部小说在当时形成非常有力的舆论,促使政府下决心予以改革。
  三理想化的儿童形象
  狄更斯小说中“理想化”了的儿童形象描绘的是那些历经磨难却依然保存着善良、纯真的天性的孩子,作者用这些理想化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人性善的美好理想。如《大卫?科波菲尔》中的阿格尼丝、《奥立弗?退斯特》中的主人公奥立弗,充分表现出了作家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阿格尼丝,她的脸上带着安详的神态、身上蕴含着一种恬静、温婉。阿格尼丝的父亲是个律师,有一个律师事务所,阿格尼丝的母亲去世后,他萎靡不振,小女儿还是他的精神支柱。阿格尼丝小小年纪就成了父亲的“小管家”。她性情温顺、心地善良,给大卫的体贴与友善让大卫始终觉得“哪里有阿格尼丝,哪里就有真、善、美……”她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力量,在任何环境下都纯洁友善、传播爱的温馨。尽管阿格尼丝承担着生活的重力,身边有对她虎视眈眈、阴险狡诈的尤利亚?希普对,但她健康地成长,最终得到了幸福。而《奥立弗?退斯特》中的奥立弗是出生在济贫院的孤儿,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在济贫院的寄养所里被“养育”了九年,由于犯下了要求添粥的罪过被送到了棺材店里当学徒。当奥立弗历经艰难逃亡到伦敦时,却落入了贼窝。后来,他被一位老绅士救出,可又不幸被绑架回贼窝。虽然奥立弗历尽险恶,但他却依然保持着他的纯洁与善良。最特别的是,面对邪恶,他从不动容。最后,他诚实、高尚、文雅的品德 “导引”了那个罪孽深重却可怜、可悲的罪犯费根。狄更斯把美好的童年神圣化和伦理化了,他希望人们永葆童心,使邪恶的世界变得美好光明,因而儿童成了他心目中美与善的象征。
  四结语
  狄更斯儿童形象塑造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其中最强烈的表现就是他对儿童的关注。他的小说善于从儿童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而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儿童的成长,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狄更斯,李彭恩译:《大卫?科波菲尔》,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2] 安?莫洛亚,王人力译:《狄更斯评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3] 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4] 查尔斯?狄更斯,罗谡南译:《双城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5] 苏文青:《华兹华斯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马丽华,女,1978―,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标签:形象 儿童 狄更斯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