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美术高考 > 正文

单项选择题英语怎么说 [高考语文选择题的主要弊端]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文革后恢复高考的三十多年时间里,高考语文采用了多种题型,而选择题始终是其中一种主要题型。然而选择题在高考语文中也是最有争议的一种题型。早期选择题的分值比不是很高,但从1987年以来就一直是维持在一个高位状态。就全国通有用卷看,1987―2004年,选择题所占的分值比为32?7%-48.3%,只是在近年才有所下降,2005―2008年,所占分值均为20.0%。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么多年来,为什么高考语文选择题所占的分值比一直都是处在高位状态?这大概与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定关系。多年以来,人们更多是看到它的优点(考查内容量比较大,学生答题便捷,教师阅卷快捷、客观等),而对它的弊端在认识上一直存在不足。
  
  一、 往往排斥考生解题的独立性
  
  从近年高考语文的大量选择题来看,选择题在客观上是排斥考生独立解题的。面对选择题,考生往往都不是主动去解答,而是被动的去选择他人答案。下面,大家请看200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的一道选择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15. 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 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 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 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从上面这道题,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命题者限定考生只能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作为答案。在客观上,这种命题是排斥考生独立解题的。就这道题来说,考生不能有自己对作品《壬辰寒食》的赏析,只能是甄别他人对作品《壬辰寒食》赏析的合理性。
  我们只要想一想就明白,其实自己欣赏与甄别他人欣赏是截然不同的。首先,自己欣赏与他人欣赏的结果是一定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人的欣赏基础与欣赏过程都不尽相同。其次,自己欣赏与甄别他人欣赏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能力。能较好甄别他人欣赏的人,自己未必有良好的欣赏能力。可见,那道选择题的致命伤就是:它考查的只是考生甄别他人欣赏的能力,它并不能真正考查出考生自己本身对诗词的欣赏能力。事实上,这与我们语文教育目的是相违背的。就阅读教学来说,我们语文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在目前高考语文阅读中,这样的选择题还是大量存在。我们大家应该清醒意识到:这种选择题在语文教育中其导向作用是十分有害的。大家都明白,目前的高考实际上就是我们现行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如果高考考什么,那么教师一定就是教什么,学生一定是学什么。如果高考语文阅读所考查的是:考生判别他人阅读正确与否的能力,那么平时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也一定是注重这方面的教与学;这样,学生自我阅读文本能力的形成肯定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可是,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和各省市的试卷看,实用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基本上还都是采用我们所说的那种选择题去考查学生。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
  
  二、 往往存在备选答案有限性与可能答案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在1990年高考语文卷的选择题中有出现过七个备选项的。其实,不管备选项有几项,它总是有限的;而在客观上潜在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有限性与多样化的矛盾,就很可能会导致一种很糟糕的情况出现:考生想选的答案项不在其中。这种情形,在几十年来的高考语文中普遍存在。下面,大家请看2008年高考语文四川卷的一道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节选原试卷中与第5小题直接相关的部分文本)。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5. 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 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C. 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 “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就上面这道选择题来看,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我们结合文本所提供的内容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正确表述。
  就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我们从文本里可以找到下面七个方面的原因:① “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② “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③ “而煤作为能源,……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
  ④ “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⑤ “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⑥ “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⑦ “基于这样一些认识,……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进一步就上面说到的每个方面原因,写出多种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正确表述。譬如,就上面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表述为:①我们对石油进口依赖性较高,然而,国际油价上涨,主要产油区中东政局很不稳等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②我们对石油进口依赖性较高,而国际油价上涨,这无疑将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③我们对石油进口依赖性较高,而主要产油区中东政局很不稳,这无疑将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④我们对石油进口依赖性较高,这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由此可见,单就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正确表述,我们可以写出数十种。同理,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不正确表述,我们也可以写出很多种来。
  在高考语文选择题中往往存在像我们上面所分析的备选答案有限性与潜在答案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就可能会使考生在解题时陷入尴尬中,他自己做的答案(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的)不在其中。
  
  三、 往往存在解题部分性与解题猜测性
  
  考生在高考语文中解题部分性不可避免。考生在做选择题时,他往往只须做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完成答题。下面,大家请看2008年高考语文安徽卷的一道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清澈/掣肘 殷红/湮没 瞠目/螳臂当车
  B. 箴言/斟酌 蛊惑/商贾 船舷/扣人心弦
  C. 联袂/抉择 整饬/炽烈 辍学/风姿绰约
  D. 徘徊/脚踝 戏谑/琐屑 惬意/锲而不舍
  从上面的选择题来看,考生只要有把握确定B组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后面的两组就不用再看。换句话来说,后面的两组考生会不会做,对他都没有任何影响。对命题者来说,这道选择题它只是考查了考生的局部,学生只要做前两组就可以了。
  考生在高考语文中解题的猜测性很难避免。选择题无论它是什么形式的(单选的,还是多选的),它总有选的性质,因而考生在做选择题时,猜测性往往很难避免。考生面对一道要求选出正确项的四选一的单选题,如果他只是知道其中一个选择项一定是错的,而其他三个选择项他无从知道,这时,他一般就会从其余三项中,把自己认为可能性最大的一项选出。这样,猜测性也就不可避免了。这种猜测,优等生可能会少些,而中等生、差生可能就会常遇到了。

标签:选择题 弊端 高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