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面试技巧 > 正文

省际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省际人口迁移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从人口迁出的角度,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研究人口总量、经济收入、产业结构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得出三个变量均是人口迁出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省际人口迁出;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地区差异显著以及户籍制度的调整,人口迁移越来越活跃,已成为当今重要的人口经济活动。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基于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人口迁移数据,从人口迁出的角度,运用方差分析,研究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二、人口迁出的影响因素
  本文将研究以下因素对省际人口迁出的影响。
  (一)人口总量
  人口总量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集聚效应,人口总量多的地区,其经济规模通常也越大,会吸引外来人口的迁入和阻止该地区人口的迁出;二是推排效应,人口总量多的地区,意味着劳动力供给多,劳动供给可能远大于劳动需求,失业人数就会增多,就会对该地区人口的迁出产生一种推排作用。
  (二)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作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已成为共识。“推-拉理论”认为经济收入对人口迁移也有两种作用:一是拉力作用,是指迁入地对人口迁移的拉力作用,迁入地的经济收入越高产生的拉力也就越强;二是推力作用,是指迁出地对人口迁移的排斥作用,迁出地的经济收入越低产生的推力越强。本文将研究的是人口迁出,所以只研究推力作用。
  (三)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的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相对较多,第二、三产业相对落后,所以剩余劳动力吸收能力就差,就会对人口迁出产生一种推排作用。
  三、研究方法
  方差分析在研究变量的影响因素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方差分析就是通过测试可控性变量的不同水平是否对观测变量造成显著性差异。
  在考察某可控性变量对观测变量的影响时,存在其他可测量的影响观测变量不一致的变量,则该变量叫做方差分析中的协变量,此情况下,方差分析方法需要修正,消除协变量的影响然后再进行方差分析,称该种方差分析叫做协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是将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能提高分析的精确度,估计真实效应。
  四、方差分析
  本文的观测变量为各省、市的人口迁出量(只包括跨省、市迁移),数据来源于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人口迁移数据,由于海南和西藏两个省未做统计,因此只包括29个省、市的人口迁出量数据。可控性变量分别为各省、市的人口总量、经济收入、产业结构。由于人口抽样调查所得的人口迁移量数据是5年内人口迁移存量的抽样数据,所以本文可控性变量值取2001-2005年期间各变量的平均值,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平均值由计算得到。为了确定以上三个变量是否为人口迁出的影响因素,下文将利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一)人口总量
  根据以上的分析,将29个省、市五年人口总量的平均值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①5000万人以上②3000万人-5000万人③3000万人以下,作为可控性变量的三个水平,对应各省、市人口迁出量作为观测变量值。在人口总量各水平满足方差齐性的前提下,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人口总量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并通过LSD法检验各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F值的相伴概率可以看出,人口总量对人口迁出的影响非常显著,说明人口总量对人口迁出存在推排效应;根据不同水平之间均值差比较发现,人口总量越多推排效应越强。
  (二)经济收入
  用各省、市人均GDP衡量经济收入,将29个省、市五年人均GDP的平均值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①11000元以上②8000元-11000元③8000元以下,作为可控性变量的三个水平,对应各省、市人口迁出量作为观测变量值。人均GDP各水平满足方差齐性,利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中F值的相伴概率可以看出,经济收入对人口迁出的影响不显著。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各省、市人口总量不同,人口迁出量差异就会很大,并且人口总量和人口迁出量成正相关关系,这样人口总量的不同,就会干扰分析经济收入对人口迁出的影响。为了使分析结论更加准确,应使用协方差分析排除协变量人口总量的影响,在方差齐的前提下,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人口总量F值的相伴概率

标签:实证 迁移 人口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