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名人名言 > 正文

机械制图口诀【任务驱动法在《机械制图》创新教学中的探索】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的素质只在通过自己的主动积极的活动才能培养起来。机械制图作为一门活生生的专业基础学科,尤其需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大量的想象,观测,实践活动,在应用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机械制图;创新教学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无依据,更难有所创新。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其负大翼也无力”。 因此,在课堂上强调基础知识特别是导向于创新的知识和驾御知识的能力的教学。比如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组合体视图分析方法等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必须作为重点讲解。在教学中还要突出“思考与思维的技能”这类知识的教学,尤其是思考与思维的“不确定性与多元性”应当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思考与思维的“不确定性与多元性”能够祛除“功能固着”,这恰恰是创新的前提。对此本人常让学生做专项训练。多找一些像机械制图习题集由两视图可补画出多个第三视图的题目让学生训练,来锻炼学生多元思维的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有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创新的动力,发现是创新的前提。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注重质疑,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发现,重视学生的质疑,正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质疑问难中得到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性学习一方面强调学生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形成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在《机械制图》课的教学当中我们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即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一次完整的机件实例表达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在上课的时候给出一个具体的机件,然后针对机件准确表达这个总任务,设计出所需要分解的分任务,即任务细分;然后由学生来完成这一个个分任务,直至最终达到把整个机件表达清楚的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绘图思路和表达能力,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思考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我们给出如图1的机件?
  
  可设计任务如下:?
  总任务:通过给出的机件立体图,绘制该机件的零件图,要求要清晰的表达机件的外形以及内部结构。?
  分析机件?
  任务1:分析机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完成任务1,要求能说出机件的组成部分。?
  任务2:各部分的内外结构特点。学生完成任务2,要求能分析出每一部分的结构。?
  任务3:各组成部分及结合部的表达方法。在完成任务2的基础上,学生完成任务3,要求能找到适当的表达方法,如是否要作剖面、加强筋和圆筒的结合方式如何表达等。?
  任务4:选择机件的放置位置,确定主视图。根据任务三的分析,学生应判断机件的合适放置位置,从而确定主视图的方向。?
  任务5:确定机件整体的表达方案。在这个阶段中,通过教师对任务的细分,学生明确了达成目标所要完成的几个分任务以及所需使用的知识要点,并通过这种方式习得绘制零件图的基本过程。?
  查阅资料?
  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学生可以查阅教科书或参考资料,温习在第一阶段提出的知识要点,借鉴以往的一些思路和经验,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对于一些有疑问之处,可以向教师提问,这样就起到了复习、巩固原有知识的作用。?
  具体制定绘图方案?
  这个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身设计、创造能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设计绘图方案,并反复分析审视,加以比较,将拿出最终的结果。通过这个阶段,学生对原来所学基础知识将有得到实践检验后更深的理解,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教师的评判?
  首先教师按分任务顺序给出的参考答案:?
  1?机件由四部分组成:底座、连接板、加强筋和圆筒。?
  2?各部分的内外结构特点。?
  底座:长方体前端圆角、开槽,左右两边挖孔,槽和孔都相对于机件对称面对称。?
  连接板:与圆筒相切,与筋板相交。?
  加强筋:与连接板及圆筒相交,且与圆筒的前面对齐。?
  圆筒:与筋板、连接板相交,且与连接板后面共面,和筋板前面共面。圆筒上开槽,并在垂直于轴线方向挖孔。?
  3?各组成部分及结合部的表达方法。底板:用俯视图表达完整的外形,用主视图表达高度以及左视图中的局部剖表达前端通孔的情况。?
  连接板:用主视表达外形,俯视图中表达连接板的宽度以及和圆筒的相切位置。?
  加强筋:用左视表达外形以及和圆筒的相交关系。?
  圆筒:用左视表达圆筒的形状、内孔的通孔以及圆筒上端垂直的通孔内部,关于内部结构的表达,可以选择全剖或者局部剖,最好选择局部剖,主视表达外形以及和其他部分的位置关系。俯视表达上部的平面和垂直孔的形状。?
  4.确定主视图。可以选择上部圆筒的轴线垂直于正立面的正常安放,从而确定机件的主视图位置。?
  5.确定整体方案。选择三个视图表达:主视图表达机件的外形不作任何剖视,俯视图表达机件的外形,不作任何剖视,左视图表达机件?
  四部分位置关系,可在圆筒部分做局部剖表达两个垂直的通孔,底板前端处做局部剖表达前端通孔。参考答案见图2的表达方式。(答案不唯一)?
  其次,教师对参考答案作出解释,并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根据参考答案,结合
  学生的绘图方案进行对比,指出其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弥补在过往学习中的薄弱点,更准确地理解旧知识,更好地汲取教师参考答案中的成功经验。?
  修改提高?
  根据老师的评判和讲解,学生带着收获在课后修改自己的零件图绘制方案,并根据方案绘制完成正式图纸,力求达到最佳效果。这样,通过任务教学法的实施,把一个复杂的机件分解成一个个常见的组成部分,让一个整体的难懂的图变成一个个常见图的表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创造能力,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绘制零件图的知识,更学会了绘制机件零件图的思路和方法,收获了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在学习的过程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不失为另一种收获。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著(德),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施良方著.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陈?.创造性教学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标签:探索 机械制图 驱动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