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拟人句 > 正文

社会实践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_大一心理健康论文3000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对锻炼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社会实践的作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困境的表现、原因出发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实践的相关性,探究社会实践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效,为心理健康教育找到新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人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因素。心理教育是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防治教育。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当今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道德水准,而且还要求具有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据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90”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弱,尤其是抗压能力,明显不足。如何改变“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使其早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满足“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向往,在大学生就读期间合理的安排他们进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减少因自身理想与具体现实的差距导致的心理落差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方法之一。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困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个体情绪障碍
  大学生常见的个体情绪障碍主要有焦虑、抑郁、虚荣嫉妒。“90后”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使得东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交汇碰撞,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社会转型期。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相互竞争的激烈,信息量的膨胀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没有正确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一系列现象,他们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让他们在巨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下产生了困惑、迷惘、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和争强好胜&过分注重荣誉、名望和赞美或者心胸狭隘、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不良个性,而一些认知上的偏差则导致虚荣和嫉妒心理。以上这些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在人格发展方面出现缺陷常见的有自卑、拖拉、鲁莽、孤僻、抑郁、狭隘、冷漠、虚荣、焦虑、自我中心、冲动和脆弱等。
  (二)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关系可能是“90”后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障碍,他们在迫切希望交往得到友谊的同时,对于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却一无所知。由于“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现在人们普遍的沟通减少,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直接接触和磨合经历。但他们从五湖四海聚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宿舍时不免产生一些列的摩擦。而这些摩擦很有可能给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我们发现一些“90后”大学生踏着钟声进出课堂回到宿舍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诉衷肠,这些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如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等。
  (三)心理承受脆弱,存在就业焦虑孤独感和自卑感
  人们认为“90”后似乎没有什么责任感,实际上他们的责任观念还是比较强的,他们半数以上、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而他们入学之际正逢大学扩招一代毕业及金融危机,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率下滑,加之新生处于角色转变过程中,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地方,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产生的孤独感及不明确个人目标,让他们感到非常失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承受力下降,并不乐观的就业率也无形中增加了“90后”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感。
  二、社会实践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实效性
  把社会实践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90后”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取得以下几方面的实效:
  (一)社会实践有助于“90后”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公正客观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的前提条件。自我评价的核心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评价的主体必须完整而准确的了解个人与社会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初步理论判断,并对这个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判断。而大学生检验的唯一途径就是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检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假设的正确与否,在不断的实践,修正理论假设,再实践、再修正。理论假设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才会是公正客观的,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就会提高。
  (二)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之一。而校园环境的独特性,使得部分“90后”大学生追求的是个性的张扬,对人际交往观念的淡薄,但社会生活却是建立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的,人际交往能力匮乏的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以后必然将无法适应社会,陷入心理困境。校内、班级内、寝室内与同学的不断接触和学习是提高与同龄人交往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与多个年龄阶段、多个社会群体的相互交流,积累人际知识,丰富交往经验,掌握沟通技能,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
  (三)社会实践有助于“90后”大学生对自信心的培养
  “90后”进入大学后,自信心不足的现象相当普遍,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信心,许多高校采用了心理疗法,但经过分析学生自信心不足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清楚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自己的努力方向。没有目标,便产生了不自信。因此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自信心培养中有非常好的实际作用,组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有利于克服学生对社会的恐惧心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到这个社会的需要,从而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针对性的准备。二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成就感。社会实践的收获对学生来说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会让大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三是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如果社会实践的组织者能成功的帮助学生克服实践遇到难题,战胜困难,这将极有利于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恢复和增强自信心。
  (四)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起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方面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来培养和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学生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化,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现实性非常强的目标。目标的具体化,达到目标的行为方式的具体化,实现社会责任感的行为方式也具体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建立在完全现实的基础之上。
  三、发挥社会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实效性的途径
  社会实践是“90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一)确保“三个到位”,完善支撑体系
  首先,思想认识到位。各高校应全面分析和把握“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组织领导到位。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二级学院、系部心理辅导员,各班级心理委员,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把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安排实践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最后,资金投入到位。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提供专项的经费和物质保障,为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物质基础。
  (二)建立“三项制度”,健全工作体制
  高校应建立起由寝室、班级、学院、学校组成的四级网络心理危机发现、监控及干预制度,建立信息交流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健全工作体制的同时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设立不同的心理健康兴趣小组,在前期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找到社会实践结合点,给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需找答案的机会,让他们重建信心,解决心理问题。
  (三)培养“三支队伍”,推进队伍建设
  重点建设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学生工作干部心理辅导员队伍、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力求建成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思维的工作队伍,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及户外团体活动,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四)突出“三个结合”,拓展实施途径
  社会实践结合心理教育工作要围绕“情、理、行”开展,而且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结合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加强积极的情感因素非常重要。其实,“情、理、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各有其作用,三者不可偏废:通情才能达理,明理才能促行,导行才能深化;只有情、理、行相结合的整体威力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总之,社会实践结合心理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方式,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调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中。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社会实践成果 切实提升实践育人功效,必须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整合和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一整套实用、有效的结合机制,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拓宽社会实践的活动渠道,吸引“90后”学生参与其中,实现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恒亮.宋华明.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及其发挥[J].现代教育论丛,2008,(5).
  [2]许林敏,王梦倩,胡海山.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8).
  [3]王恒亮.宋华明.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及其发挥[J].现代教育论丛,2008,(5).
  [4]刘红波,赵进,欧阳九根.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的探索[J].2008,(11)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标签:社会实践 健康教育 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