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评课稿 > 正文

树立竞争意识 用“博弈”的心理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博弈”,这个词,估计你一看见就想起了“赌博”,在这里可不是“赌博”的意思,而是我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自主性教学而采取的一个方法。   陶行知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主体性的体现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应试教育的过程开放度不够,学生参与程度不足,小学教育更为严重。自主教育将从“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转向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达到自立目标、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觉学习的境界,变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为有区别地引导学生发展。
  “博弈”的方法就在于让学生恰如其分的放开自己在课堂的约束,在外界一种适当的愉悦的气氛下,达到让学生去自己寻找、探究、总结;作为教师,只要适当的用一些方法达到你课堂教学的目的就行,做到真正的引导者。学习是否起到效果,最关键的在于学生内在的因素。为此,我是这样进行设计和教学的,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寻找时机,找准兴趣的激发点
  
  课堂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充满变化因素的艺术。课堂内教师不可能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保持着激情,学生也不是在45分钟之内有着高昂的热情。根据心理学的知识,我们都知道,注意力的保持是有一定的时间的。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随着书本知识的变化在变化着,更不要说在这整整45分钟之中的时间内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如果恰当的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教学的方法,在课堂内“刺激”一下学生,往往能起到比说“请注意了!”“请注意看清黑板!”“注意力集中了!”等等这些乏味的语句气的效果好得多。
  案例(1)
  一次,在上《力的分解》。由于是下午第一节课,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少的学生不由自主的开始发困起来。而这节的内容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对于后面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大多数学生的铅笔盒里有圆规(含有铁质尖头的那种)。于是我向一个学生借了一个圆规和一个钥匙圈。回到讲台上,我就开始了这样一个小游戏:
  (有的学生开始莫名其妙的看着我)
  (教师)问:听说在这个班上胆子大的人不多哟?
  (“博弈”开始的一个小小的挑战)
  (有的学生):谁说的?老师你不知道,我们班胆子大的人很多呢?
  (教师):哦?真的吗?请问谁敢这样呢?
  投影图(1)
  这时学生开始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那些还有些困意的同学也开始随着其他学生的激动而激动起来。
  (“博弈”开始起了作用――激发兴趣)
  (学生):我来!我来!(开始有学生举手表示上来操作)
  接着,大家就知道,后面的教学的内容又可以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中很轻松的开展了。而且,这堂课的知识点因为学生自己参与,自己体验,自己上来挑战自己,使得我上的很轻松,学生学得很愉快。既达到“寓教于乐”又达到激发学生的一种竞争的意识。(因为要上来的学生数量可不止一个)。
  
  当然,不是每个教学点都需要这样做的。因为,在本次教学内容的备课中,我发现这个课堂实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自己来做,达不到激发学生内心的那份好强的心理的。这是的“博弈”是为了缓解课堂的暂时的沉闷和刺激学生的疲乏,同时起到让学生“竞争”起来,自愿学习,自主学习。而且由于亲自实践,亲身体验,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记忆也是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如果,你是在进行的是一些概念授课,则这个方法就不必要了。对于这点,在此就不用多说了。
  
  二、根据内容,分清自主的必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理课程的加深,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碰见一些抽象性的物理的概念;对于这些概念的学习,学生往往感觉有点吃力。因此,在有关概念教学中,我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的。在课程的学习的过程中,计算量和难度的逐渐的提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往往由于数学基础的牵扯,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疏导开通,就会产生看见有关的计算就害怕的潜在的心理意识,对于学生的自主性的学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进行有关的概念知识教学的时候,除了采用科学的方法、细致的分析概念之外,牵涉到的相关的计算题,要做到精讲细练,认真评析。基础性知识点一定要夯实,题目还要有一定的梯度。这时,在评讲的时候就完全可以采用这种“博弈”的方式。
  案例(2)
  高中物理中,很多同学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关的计算感到头疼,因为在这种运算中总计牵涉到这样几个物理量:①加速度a、②初速度vb、③末速度ua、④位移s、⑤路程s、⑥平均速度u、⑦时间(时刻)t;如果再把速度与位移的u-t图像融合在相关的计算题中,就会有不少的学生感到有难度。而且稍有计算或者考虑的疏忽,往往就会带来错误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学的好,有些同学学得不是很好。学地好的也会在后面的计算过程中犯下粗心的毛病。为了达到共同进步,加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性的学习的习惯。在此,我设计并且执行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把同学分成独立的小组的形式,分别确定一个小组长(这个模式可以保留,因为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用到的)
  (教师)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个小组的正确率和速度最好,当然,赢得最好的小组是有好处的(暂停不说,主要起着吊起学生胃口的作用),你们有没有胆量来比试比试?(“博弈”由此开始)
  (学生)有啥好处呀?
  (教师)当然有,我做东,请吃东西。就怕你们不能很好的合作并且保证你们小组会赢哟!
  (学生)老师你瞧不起我们?(好,兴趣已经提起,可以开始了)
  (教师)投影如下各题(注意,每完成一个题目,除了要评出最好的,还要评讲出大多数错误所在)
  1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的时候,加速度一定为零
  2 一辆汽车原来静止,起动后5 s速度达到10 m/s,以后匀速运动20min,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经2 s后停止。则:
  ①车前5 s的加速度为多大?
  ②匀速运动20 min期间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
  ③后2 s的加速度多大?
  ④试着画出汽车在整个过程的u-t图像
  3 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口一£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在通过这种形式的一番相互的比赛,这种比赛的方式表面上好像和以前的没有多少的区别,表面连接的是我请他们吃东西,其实内在的连接是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的学习、竞争的意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竞争的意识是很强烈的,作为教师思考的是:如何把这种竞争的意识引入课堂并且使之很好的开展?如果在开展活动中,一旦你说清了,就好比捅破了那层纱,再也没有多少的意味了。所以,“博弈”在此起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去自主的学习,加强了学生合作。教师就起到了真正的引导者,学生内在的动力也同时被激发出来了。可以说,这种竞争意识是无形的发挥的,只有在无形的发挥出来后,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就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三、把握分寸,结合心理的特征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个性鲜明心理特征的主体。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而且个体的心理是由多侧面、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其中非智力因素就是其中的一个。非智力因素狭义的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又对认识过程起着制约作用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因素,具体就包含了学习热情、好胜心等这些因素在里面。动机包含了内驱力、外在的诱因。诱因的存在唤起了内驱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学习的竞争的意识得以加强。
  不同的学生因为不同的个体的心理特征,而且个体心理还存在着差异。学生的个体的心理差异具体表现在年龄的差异、社会在低位的差异、性别的差异、性格的差异、能力的差异、行为的差异等等。那么我在实施这种“博弈”的外在的诱因的时候,就要注意有着不同的方式。无论如何,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产生不良的后果,而且还要让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着欢快的气氛,这才是“博弈”的方法存在的根本。
  案饲(3)
  讲解以下的例题
  题目:一辆汽车原来静止,起动后5 s速度达到10 m/s,以后匀速运动20 nun,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经2 s,后停止。则:
  ①汽车前5 s的加速度为多大?
  ②匀速运动20 rain期间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少?
  ③汽车后2 s的加速度多大?
  ④试着画出汽车在整个过程的图像
  针对以上不同的提问,设计的“博弈”是:
  ①――选择一名基础稍弱的学生。问:“你能在2分钟内给出大家认为正确的答案吗?”
  ②――选择一名基础中等的女生。问:“你认为你的答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吗?那么你说出的答案来吧!”
  ③――选择一个平时计算比较粗心而且性格比较外向的同学。问“你能相信你自己这次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结果吗?敢于再次尝试一下?”
  ④――选择一个性格比较内向而且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问:“这可是一个比较难的题目哟,不知道你能否给出的答案和我即将提供的答案一致?怎么样,我们比一比?”
  在实际的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教学的设计达到了我预期的期望。比起以前的“×××,你上来在黑板做一下!”、“×××,你把这个题目你的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话语来,效果要好得多。一是表现在学生在黑板做的每一个题目无论思路还是板书都很认真,二是表现在学生由于我这样的说法乐于接受我包含了“博弈”性的话语,三是学生也敢于上来挑战自己。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取得来自自己胜利的信心,从而乐于学习,敢于挑战,激发内驱力,培养学习的热情。四是由于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和可能,学生也是具有表现欲。
  随着难度的不同,学生有着很强的表现的欲望,每一次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竞争。因为当他一旦选择,就把自己朝着一个正确的目标进发。群体性中的这种选择和接受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竞争的意识。作为教师在当学生由于你的“博弈”性的话语从而接受了挑战但是输了怎么办呢?这时要给与鼓励,强调“失败在于偶然,敢于接受就是勇气”。这样的话,对于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敢于接受失败的现实,也不会对后面的挑战有了心理的阴影。
  自主教育的课堂教学,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主线,课内课外结合开放的教学结构;强调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情施教,因时施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我尝试性开展并且取得一定成效“博弈”教学方法的目标,我期望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学生竞争意识得以提高,看来我的目标达到了。

标签:博弈 竞争意识 刺激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