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评课稿 > 正文

看图写话秋游评课稿

时间:2017-05-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看图说话评课稿

《看图写话》评课稿

纵观这节课,整个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目的性强,构思巧妙,充分体现了教改的新观念,是一节能够给人启发的写话课。 这节课的优点有:

一、激发兴趣的方法简单有效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在本节课中课前的导入很关键,张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一幅十分美丽的森另王国景色并且以带领学生进行闯关的形式来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情愉快,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语言积累落在实处

一年级学生积累的语言有限,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同学们观察出图片中的景物时,张老师让孩子先说词语,然后给词语加量词,最后是加形容词,一步步帮助孩子们积累语言。我们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积累。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总有一天,写起文章来会下笔如有神。

三、关注学生的实践经验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老师都注意到了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如 “你是这只小白兔,你会怎么想?” “你会和大象伯伯说些什么?” 这些问话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在告诉学生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的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去观察生活,逐渐形成习惯。

四、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张老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本要求,说几句连贯的话,更关注教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是激发、唤醒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二是写话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基本习惯,比如: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的书写习惯。

最后,作文最好有一个改评环节,在评改环节,应进行总评、指导评改、例评、赏读,学生的互评,这几个环节循序渐进,逐步升华,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也拓宽学生的思维。

篇二:看图说话评课稿

《看图写话》评课稿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这节课的优点有:

一. 激发兴趣的方法简单有效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在本节课中课前的导入很关键,能够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春天的景色,其中动态的效果使学生心情愉快,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你的想象真丰富”. “能学会别人说的也是最棒的” 等激励性语言充溢着整个课题.

二.语言积累落在实处

一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同学们观察出图片中的景物时,李老师用这样的话语来激发学生来丰富词语,多美的柳树啊!谁来夸夸它,绿色的柳树,碧绿的柳树,还有么?在形象的夸一夸它,看它想什么?竟然有的学生能说出:随风飘动的柳树,像姑娘的头发,像姑娘在河边洗头发。穿着彩衣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等很多优美的词语。我们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积累.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总有一天,写起文章来会下笔如有神.

三.关注学生的实践经验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老师都注意到了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如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你还能在春天里闻到什么味道么?” 这些问话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在告诉学生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的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去观察生活,逐渐形成习惯.

最后,谈一谈课后的一点想法.这节课上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不是很积极的去发言。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控,在学生观察图片说话的时候没有引导学生抓住图片的重点进行说话练习。

另外,对于学生来说,鼓励显得犹为重要。在评点时我们应该要降低要求,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适时地给他们精彩处批上一句:“真棒,能用这么多优美语句了。”对他们一点点的进步,我们可以真诚地说:“又进步了,继续加油。”这样的评价,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唤起他们习作的热情。

姜艳

篇三:观察日记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

百安小学 谭朝阳

牟仁蓉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

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

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

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牟老师精心、巧妙

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1、从学生年龄出发,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在选用教学素材时都选用了学生所熟悉的

物体,如:长方体,球体入手,选用这些物体,激发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建立在原有经

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就能很容易地说出这些物体的侧面、上面和正面,同时学

生也感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

2、以人为本,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体验知识与经验的形成过程。观察物体的课重在培

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活动为基础。牟老师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为主要

学习方式,活动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

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1) 观察药箱,即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箱子,从而得出结论: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不

能一次看完一个物体所有的面,但是至少能看到箱子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

次能看到这个箱子的三个不同的面。(2)观察并画出所观察到的面的形状,体会不同位置观

察,看到物体的面可能不一样。尤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教师的温馨提示:你从哪个面去观察,

就要正对着这个面;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这样的提示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

一些误差,值得我们借鉴。因为这其实的对于只能观察到一个面的最好方法。(3)观察立体

图形中的圆柱和球,认识立体图形的正面、左右侧面、上面。这些不同层次观察,帮助学生

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印象深刻。(4)出示从一个角度所观察到的面,然后猜一猜可能是

什么立体图形,比如从一个正方形可以想到时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从一个圆可以想到时

球、圆柱、圆锥、圆台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学生空间观念。(5)两个立体图

形放在一起的观察。通过观察组合物体,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注意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

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

注意局部变化。

3、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本课的设计,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

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

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细化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

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有目的 地调整教材。如:先观察无标识的长方体,再观察有标志的长方体的药箱,就是对教材

作了进一步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创造性地加工,取得更好的教学

效果。另外又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微增加点了难度,例如圆锥和圆台以及四棱锥的出现,丰富

了学生的图形知识。

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

能力。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刘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

三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

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

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五、板书设计简洁美观,高度概括了这节课所得出的结论。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1、上课的节奏有点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有些学生不听课的就在那里闲聊。

2、在组织小组活动时,可能也是紧张,忘了先说活动要求再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而

是先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再说活动要求,这时候学生的兴奋点全在玩具上,没谁听老师的

活动要求了。所以这里的组织教学做得不太好。 评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谢谢!篇二:《观察物》书面评课稿 《观察物体》书面评课稿----庄四化

合肥润安公学实验部09~10学年第一学期,我和王锡述老师一起合作了一节公开课《观

察物体》,并由王锡述老师进行执教。 本节《观察物体》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学生已经能观察2~3个小正

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在三年级上册教材里,

已经教学了由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上视图,学生初步学会了

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本节内容继续教学由4个

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正确选择或描述出相应的视图;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

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够依据同样的视图要求,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安排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纵观王锡述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来看,较为全面、具体、适宜,重难点突出。能以大纲为指导,

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在本课的设计上,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

的,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

有所突破,作了一些 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细化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取得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教学时间设计上,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比较恰当、合理。教师的讲授时间和

学生动手操作活动的时间安排上,教师活动的时间多了一些,学生活动的时间相对少一些。

如,在总结同一角度观察物体的特点时学生用的时间较少。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学生独立操作和同桌合作的教学形式。

练习时采用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提高

了教学效果。

5、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教态自然、明

朗,富有感染力。教学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炼,生动形象。

6、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精设练习,拓展思维。教师设计了六题的知识技能训

练。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的。课后我和王老师对备课和上课进行了交流,并提

出以下几点自己的想法:

1、应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虽然学生曾经学过对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上视图和侧视图进行观察,但

仍有少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存在困难,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

得到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新授部分适量加一些观察方面的训练。

2、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在总结知识点和提问时多找一些学生去说。尽量让不同层次的

学生都能得到发言。篇三:人教版+语文+第三单元+《观察日记》+《我喜爱的水果》说课稿观察日记—我喜爱的水果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观察日记应该是让学生明白状物类的文章一定要按顺序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

文章。所以选择孩子熟悉的水果来进行启发教学。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够按一定的顺序从几个方面抓住特点来介绍自己爱吃的水果;

2、运用好词佳句在习作中,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畅与连贯。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把水果的几个方面说清楚。 情感态度价值

观: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并具有仔细观察愿望。 重难点:能够按照一定得顺序抓住事物的

特点介绍水果

教学准备:谜语图片 香蕉一根 学生每人带一种爱吃的水果教学过程:

教学情景一:激趣导入首先进行猜水果谜语的游戏,通过问学生有没有自己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引出课题《我

爱吃的水果》,并板书下来。教学情景二:指导观察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问该如何去了解它。老师边引说边板书 ,1.用眼睛(看),

看什么 ?(形状、颜色 )2.用手(摸),摸什么?(表面)3.用鼻子(闻),闻什么?(气

味) 4.用口(尝),尝什么?(味道)老师出示自己喜欢的香蕉让大家用以上方法边引导边说。接着让学生自由说,指名说。

然后由老师组织一段话:“瞧,香蕉弯弯的,像月牙,又像小船。它穿着淡黄色的外衣,顶端

的枝柄就像绑了一个小辫子,显得十分可爱。我用手摸一摸,它的皮非常光滑,把它靠近鼻

子闻一闻,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再把它的外皮剥下来,露出奶黄色的果肉,我忍不住

轻轻地咬上一口,软乎乎,甜滋滋的,叫人吃了还想再吃。”并说说这段话有哪些写得好的地

方。(按顺序、比喻、拟人,好词)教学情景三:创设情景,从说到写 创设一个“水果超市“的情境,先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要怎样把喜欢的水果介绍给顾客。

然后由同学上台当售货员,老师当顾客。再请同学之间扮演顾客与售货员。介绍好的就评为

“优秀营业员”。说完之后让他们写下来写具体,写的好的稿子将在其他班的水果超市展示出

来。学生自由写,教师巡视。 教学情景四:课堂评讲,集体修改 出示学生文稿评议,让大家分别(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看图写话秋游评课稿)指出写的好的地方与写的不足的地方。这样的修改能更

好的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情境五:丰富内容,完成习作 分析例文,从例文中得出:我们要把水果写全面还可以从它的营养价值及各种吃法来介

绍。同时还要注意开头和结尾,这样才能更具体完整。 布置作业:

写一篇《我喜欢的水果》,如果想写的更有趣,也可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来做自我介绍。 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课的教学内容。观察日记—我喜欢的水果 眼看形状、颜色手摸表

面鼻闻气味口尝味道 以“香蕉”为例 弯弯的、黄黄的 滑滑的 香香的 甜甜的篇四:称赞评课稿 《称赞》评课

天桥区实验小学

王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通过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

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特点,采

用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加表情、动作来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从而学会

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二、品读感悟、深化理解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王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然

后重点指导朗读。如“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抓住称赞的话,老师通过范

读,特别注意读好“真”“一个比一个好”这些重点词,读出感情,然后让学生动作示意读、

指名读、集体读,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给学生带来了好心情,师生起到互动的作

用,课堂氛围融洽,使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另外,老师及时进行拓展,让学生联系

生活实际,观察当时礼堂的环境,说一说“一个比一个( )”,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可以看出

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

三、图文结合,突破重难点王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用手指一指,

说一说:比如,从哪里看出板凳很粗糙?以此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这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有很多,比如,王老师教学扎实,上课时的教态亲切自

然,语言生动,富有童趣,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适时的表扬鼓励让学生学习劲头足,

兴趣浓等。另外,在理解“粗糙”一词时,通过看图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最终说出

“不光滑”,方法很好。还有王老师能够扶放结合,在认真教学生学前文的基础上,明确学习

方法,放手让学生依据同样的方法学习下文。整个课堂的呈现都体现了王老师平时的一种综

合素质。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个别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话不完整,而老师并没

有及时纠正。篇五:观察物体评课稿《观察物体》评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中,xx老师始终以高度的热情,激起学生积极的求知欲,让学

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

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

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本节课有如

下几个亮点:

1、从学生年龄出发,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在选用教学素材时都选用了学生所熟悉的

材料,如:从图书箱入手,再到冰箱、捐款箱。选用这些物体,激发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

生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就能很容易地说出这些物体的正面、侧面

和上面,同时学生也感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了

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

2、以人为本,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体验知识与经验的形成过程。观察物体的课重在培

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活动为基础。黄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

行观察实践活动。并设计了多层次观察。(1)观察有标志的实物,如捐款箱,体会不同位置

观察,看到物体的面可能不一样。(2)观察无标志的实物,如观察长方体,体会一次最多看

到几个面。观察正方体,体会每个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3)观察由两个正方体拼成的立体

图形,认识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上面。这些不同层次观察,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

经验,印象深刻,促进和完善了学生空间观念。

3、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各个层次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

线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安排上,能有所突破,如:小测试,观察捐款箱,就是对教材作

了进一步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创造性地加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

果。

4、灵活使用习题。在书本上的最后一道题是“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横着拼在一起,

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几号图形?”教师还让学生把两 个正方体竖着摆。摆的方法不同,从同一角度看到的图形也就不一样。为第二课时的教

学作了铺垫。

5、学科间的整合。课结束时,老师出示古诗《题西林壁》让学生从诗中体会蕴含着的数

学知识。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建议:

1、老师上课很有激情,声音很动听,如果能让这动听的声音在学生的脑海中多停留片刻,

就更好了。如讲如何确定像长方体一样无明显标志物体的正面时,就一闪而过了。确定无标

志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正是重点,因为第二课时以及四年级的正方体拼摆首先就是确定

它的正面。

2、观察时教师最好能指导学生要有一个顺序,我们观察物体一般是从正面到侧面再到上

面。

3、我觉得“想想做做”的第三题有必要通过挂图或课件展示让学生说说不同面的颜色。

教师虽然通过实物长方体让学生说说,但从观察实物到立体图形是一个飞跃,也为最后一题

的观察打好基础。

4、一个面的观察教师是否能做适当指导,因为要观察到物体的一个面反而是不容易的。

标签:秋游 看图 评课 秋游看图写话图片 二年级看图写话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