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评论朱元璋

时间:2017-04-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评明太祖朱元璋

评明太祖朱元璋

筠连中学 付林

摘要:历史人物,特别是历代著名的皇帝,后代的评价往往是纷繁而出、褒贬不一的。像明太祖这样的著名皇帝更是学术界评论的重点人物。本文将通过明太祖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整顿吏治、加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等几个方面来对明太祖展开评述。

一、一般人对明太祖的评价

一般人认为明太祖是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肩而立的,在杰出帝王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其主要功绩和存在的问题如下:

1、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元末社会黑暗,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元未时有首小令这样唱道:“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明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作贼,混贤愚,哀哉可怜!”[1]可见人们已忍无可忍,最终爆发了元未农民大起义,明太祖朱元璋参加起义并成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推翻了元朝政权,建立了统一的新皇朝,废除了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明太祖以大一统国家皇帝的恢弘气度,反复强调治理全国一视同仁,他宣布:“蒙古色目人有才能一样升用为官。对归附的原来的元朝官吏,给予优厚待

遇,对于投降和俘虏的故元官吏,不咎既往,推诚以待,封官颁赏,清除他们对新皇朝的疑惧心理和敌对情绪。”[2]他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力图建立巩固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皇朝。很多人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有利于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安民为本,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出身农民,一步登天坐上皇帝宝座的人,早年生活环境的烙印终生伴随着他。明太祖登基后始终抱着“安民其身,君才能安其位”[3]的想法。由于经过20多年的战乱,明初到处是残墟灰烬,田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凋敝的一片荒凉景象。面对这种状况明太祖懂得重民心,顺民意。他在地方上实行“锄强扶弱”的政策,消灭了一批横行乡里的豪族富民。同时,明太祖把开垦土地,恢复农业生产,增殖人口放在了重要地位,陆续推行实施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复苏,逐渐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明太祖巩固了皇朝统治,同时,也使皇朝的财赋收入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明皇朝的稳定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整顿吏治,改革政治体制

明太祖出身于社会最低层,从小亲眼目睹元朝州、县官吏不体恤百姓,贪财好色的许多事例,对贪官污吏深感痛恨。登上皇位后,明太祖决心吸取元朝吏治腐败以致亡国的历史教训,多次强调申明“不禁止官吏的贪暴,百姓就无法生活

下去。这一弊端不革除,就不能达到善政。”[4]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明太祖对任用官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并采用严刑峻法严惩贪官污吏。同时,明太祖对政治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罢去中书省,废除中书丞相;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建立皇帝私人的侦缉队锦衣卫。一般人认为明太祖的治吏反贪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明处吏治清明,对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皇朝巩固具有积极作用,

4、以猛治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统治

明太祖采用严刑峻法严惩贪官污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以猛政治国的措施同时也带来了滥杀的行为,突出地在洪武8年(1375)的空印案和洪武18年(1385)的郭恒案上。当时明朝政府规定,“每岁布政司、府州县吏诣户部核钱粮、军需诸事。”经过户部的审核,遇有钱粮有不符的地方,就要驳回重新填造。但“省府去部远者六七千里,近亦三四千里。” 所以上计吏“预持空印文书,遇部驳即改,以为常”。洪武八年,朱元璋发觉了这一情况,认为其中一定有舞弊行为,就下令严办,“凡主印者论死,佐贰以下榜一百,戍远方”[5]。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怀疑北平二司官吏与户部侍郎郭桓通同贪污,于是又兴大狱,“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追赃时又波及到了全国各地的一批地主富户,“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6]。这两起案件牵连被杀的达几万人。被杀的官吏,其中自然会有贪官污吏,但朱元璋却不问皂白,

一概诛杀。很多人指出明太祖的严刑峻法只能起到一时令朝廷内外官员重足屏息的作用,却无法根绝贪官污吏的弊病,因为贪污是与封建官僚体制共生的顽疾。明太祖曾对元勋功臣加官进爵,但这些人在功成名就以后,大多骄横不法,与皇朝产生尖锐矛盾,不仅和朝廷争夺劳动人口,而且影响到朝廷赋税收入,危害朝廷利益,成为朝廷不安定因素,明太祖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坐稳江山,他兴起党狱,对功臣进行血腥杀戮,这也与明太祖自身雄猜好杀的性格有关。很多人认为明太祖用沾满鲜血的双手创建了中央集权郡主制高度发展的国家。

总的来说,一般人认为明太祖是功大于过。面对元末黑暗的会,明太祖“没有像众多的村野小民一样,淹没在荒原草丛之中,而是金戈铁马、气逐风云,扫灭群雄,成为一朝天子,并统一天下”[7],一举推翻腐朽的旧皇朝,建立统一的新皇朝,废除了民族的不平等政策,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明太祖荣登大宝之后勤政不怠,奖励农桑、休养生息、惩治贪官、打击豪富、锄强扶弱、使广大的人民过上了较为安定的生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指。世界上没有完人,明太祖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使江山能够在子孙后代延续下去,他雄猜好杀,以猛治国,用沾满鲜血的双手使封建专制统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般人的基本观点是明太祖虽有许多不足,从总的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历史活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应该肯定的。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出身贫苦农民的皇帝,“使

千百年来农民的梦想成真,开创了一代皇朝,是与汉武唐宗宋祖比肩而立的,在杰出帝王中占有一席之地”[8]。该传还认为“明太祖是位在历史的必然和偶然的交叉点上出现的皇帝,靠个人奋斗成就帝业,自觉地走进传统政治文化铸就的帝王模式,以他顺应天下大势的政治眼光,军事韬略和治国才能,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又一个发展的里程,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9]

二、学术界对明太祖的评价

一般人的上述评价当否?和学术界的基本评价有无区别?笔者将就此进行简要的比较。

学术界对于明太祖推翻元朝统治,建立统一的新皇朝,持一致肯定的观点,认为其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著名学者郭厚宋,柯建中认为“明太祖使我国众多民族处在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大大加强了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10]。在这一点上,一般人和学术界的观点是相同的,认为统一的新皇朝代替腐朽的元朝,是历史的进步。

学术界对于明太祖的经济政策持有不同的看法。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明太祖采取的经济政策有利于明初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但对于明太祖的农工商政策却有不同的看法。陈梧桐先生认为“明太祖顽固坚持厚本抑末的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生。”[11]而黄冕堂先生却认为明太祖是“第一位向我国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进行勇敢的发难者”

篇二:如何评价朱元璋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明太祖朱元璋之我见

一代枭雄朱元璋

一提起朱元璋相信很多人都会为之而敬佩,对他的评论莫衷一是,之前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接触过朱元璋此人,但却未进行深刻挖掘,对朱元璋的生平并未有太多了解,如今,学习了明清史,对其传奇的一生有了更多的认识。

和历史上所有封建帝王比较,朱元璋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从一介布衣到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从小就是一个有担当勇敢的人,和小伙伴们一起吃了地主的牛娃,却一个人承担了所有责任,最后被毒打一顿,这件事让我印象尤其深刻,朱元璋做过和尚和乞丐后来参加红巾军,朱元璋入伍后,因为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他的锋芒逐渐外露,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使他脱颖而出,迅速在军队中占有一席之地。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同时也为他建立明朝打下良好基础。

论朱元璋的成功在于卓越的才能与惊人的能力,朱元璋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卓越的人物,他的功绩在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年的战乱局面,使人民能过过上安定和平的日子;在于能够吸取历史的教训,对农民做了让步,大力鼓励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在于解放奴隶,改变了元朝贵族拥有奴隶的局面,增加了社会劳动力;在于规定了对外政策,吸取元战争失败的原因,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在于严惩贪官污吏改变了元朝后期的恶劣政治;在于改变元朝匠户制度解放了匠户劳动力。。。。。。朱元璋的这一系列措施都是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是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下良好基础,是给予肯定的。

但是,他的缺点也有很多,他是农民革命的领袖,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推翻蒙汉地主的统治,是反对地主阶级统治的,但是,由于旧社会的传统势力,由于接收,改编大量的地主军官,由于不自觉的继承了元朝的统治机构,使他逐渐变质,从反对地主阶级统治到成为地主阶级的统治者,反过来镇压农民起义。朱元璋的治国方针“乱世用重典”造成一定的弊端,制造了许多血案,野蛮残酷的刑法,不分善恶,打击面过宽,许多卓著功勋的大将文人被杀害。他所规定的八股文制度,严重的抑制了新思想的发展,阻碍了文化的进步。

当然以上是对朱元璋的一个整体评论。我觉得我们不能太苛刻古人,用今天的标准去规定古人,因为时代的不同。对于朱元璋的重典,各家之言有不同,我认为朱元璋费尽心机制造血案,把棘仗的刺弄干净,是为了子孙的后代,为了保住皇位,朱元璋害怕在死后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落入他手,更加担心太皇孙应付不了局面,怕大臣不服他的调度。再一次斩荆除棘,殊不知铲除了外敌却没有料到皇权内部的分裂与矛盾最终失败。朱元璋这样的苦心我们是否能够多理解?还有终其一生,朱元璋都是辛勤的,“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写出了他辛勤的一生,也道出了他在统治阶级内部激烈斗争中的心境。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不仅使中国封建文明在唐王朝和宋王朝之后得到了又一次发展,也同时宣告了中国封建文明开始衰落,明朝的科技,文化,经济等文明程度在当时的世界仍保持着绝对的领先地位。当明王朝在东方闪耀着光芒的时候,西方和欧洲正在利用中国传播的文明起步,经过了近二百年才酝酿成了文艺复兴。朱元璋是封建社会一个伟大的帝王人物,明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一个伟大的王朝时代

大浪淘沙,历史已成过去,对于朱元璋的看法众说纷纭,而今天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经过对史料的分析考证,去伪存真,澄清事实真相,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历史的遗迹早已尘封,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无法得知,但是各种史料记载和史实会告诉我们真相,在研究史料时我们要抱着存疑的心理,多方查阅资料,放宽我们的眼界,而不是仅对一种资料,一种说法深信不疑。

对朱元璋的盖棺定论,我想再次引用老师的结论:

1:朱元璋一布衣成就帝业,“其得力处,总不在嗜杀人一语”

2:立国后,为后世“开太平”之业制定“祖制”

3:为整治吏治,以重典治下

4:“胡蓝之狱”

评论朱元璋

诛戮惨酷,又平定滇,黔,杀苗蛮六七万,因此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1班文静201304140137

标签:朱元璋 评论 朱元璋评论和尚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