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聘任书 > 正文

小儿急腹症的临床诊治体会 急腹症四禁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207-01    小儿急腹症泛指需要紧急处理的各类腹部疾病,基本病理改变包括炎症、梗阻、穿孔和出血,儿童急腹症随年龄不同而好发疾病不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于误诊。根据我院2005-2010年诊治的小儿急腹症病例23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13。本组病例全部经手术及治疗预后所证实。就诊时间均在48 h之内,其中24 h内就诊21例。临床表现:23例均有腹痛,婴幼儿表现为剧烈哭闹17例,恶心、呕吐14例,呕血2例,腹膜刺激征阳性18例,腹部扪及包块11例,腹股沟包块2例。1.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均常规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其中白细胞升高17 例。4例B超检查见阑尾区囊性包块;X线检查可见腹部液平面2例;1例有膈下游离气体。?
  2 治疗措施与效果小儿急腹症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部分疾病采用非手术疗法亦取得良好效果,合并腹膜炎等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根据患儿病史、体温、脉搏、呼吸等全身状况,及时纠正休克、高热、脱水、酸中毒,必要时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围术期准备,视腹膜刺激征严重程度及腹部穿刺阳性结果决定是否行剖腹探查术。本组手术治疗18例,保守治疗5例,均治愈。术式包括:胃肠穿孔修补术、部分肠切除吻合术和肠套叠复位术及血肿清除术等。人均住院日为11天,症状消失,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5年,小儿生长发育正常。?
  3 讨论
  3.1 小儿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病情急、重,必须在短时间作出正确诊断并紧急处理,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小儿一般不会主动诉说病情,也不能正确描述症状,只能根据家长陈述病史、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影像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诊断。鉴别诊断较为复杂[1]。儿童时期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还有更加明显的年龄差异。本组急腹症的病因以急性阑尾炎居首位,其中以化脓性为最多。小儿患阑尾炎的症状多不明显,常因哭闹及检查不合作影响诊断。肠套叠次之,本组病例中影像表现提示肠梗阻2例;急性阑尾炎12例;肠套叠5例;消化道穿孔2例;嵌顿性腹股沟疝2例.3.2 小儿急腹症特点:本组患者入院后能立即确诊者仅18例。分析其原因:①症状、体征不典型;不能真实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本组约有1/5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②病史叙述常不确切。③病理变化重,疾病发生发展时间快;发病后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可急转直下,迅速恶化。④病因较复杂,需要进行鉴别的疾病多。由于小儿与成人在各系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故发生急腹症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小儿急腹症的检查中X线透视及摄片是小儿急腹症最常用、最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新生儿腹腔容积小,腹壁薄,当发生胃穿孔时,X线立位腹透和摄片均可见有横贯全腹的巨大液气面;当并发腹膜炎发生腹壁水肿时,前腹壁有发红透亮的体征;肠旋转不良,其系膜压迫十二指肠引起肠梗阻时,立位腹透会发现特殊的“双气泡”征。新生儿急腹症的诊断离不开X线、B超及CT等必要的影像检查,其独有的影像学特点为早期、正确地作出诊断提供了依据,本组23例中,每例影像检查均有一种或多种阳性影像表现,因此除一些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如血、尿、粪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对诊断急腹症有很大帮助外,腹部影像检查如X线、B超及CT等则是非常必要的[2]。小儿的防御和免疫功能都很差,手术的创伤又会增加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一旦发生感染时极易并发败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笔者认为手术时应尽量选择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的术式,如:对胃肠穿孔,尽量作修补术而不做胃大部切除或肠段切除术。无论哪一种手术都要认真进行术中监护,尤其对要求禁食时间较长的小儿,要实施好全胃肠外静脉高价营养,每日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乳、葡萄糖、氯化钠及多种维生素,保证足够的热量,保持正氮平衡,同时,还要选择广谱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小儿术后多要求仰卧位,护理应注意勤翻身,及时更换纤细洁净的尿布,这些对促进小儿的早日康复都十分重要。把握手术时机、及时剖腹探查很重要。只要有手术指征,无绝对禁忌证,均应及早手术。
  参考文献?
  [1] 夏慧敏,徐涛.儿童常见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中国临床医生2003,31(7):10-11.?
  [2] 骆效黎.不同年龄段儿童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1).?
  
  作者单位:550001 开磷集团职工医院

标签:急腹症 诊治 小儿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