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企划书 > 正文

绚丽一生【谁能一生把绚丽开尽(外二篇)】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青春年华,绽放得多么的繁华都不足为奇,奇的是谁的一生能把绚丽开尽。李清照青年时代生活舒适,才华盖世,又有一个志趣相投的丈夫,可是人到中年,丈夫离世,再嫁遇人不淑。晚年,街头卖文为生。三毛从《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一路旖旎走来,从台北到撒哈拉,奇异的爱情风情,牵走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谁也没料到她一袭丝袜系芳魂,如女舞蹈家邓肯一样,一袭长长的丝巾,在车轮下谢幕。可谓把绚丽开尽。可惜,让我一直不忍想像她们走向生命终点时,是否后悔自己离别红尘的轻率?出名要趁早呀,年轻的张爱玲果然二十来岁就享誉上海滩,又遇上一个多情的文人。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即使敌机在头上轰炸,绣花鞋绸睡衣仍把精致演得淋漓尽致。谁能想到中年远嫁异国一个落魄而衰老的文人,最后寂寞地死在公寓三天才让人发觉……法国女雕塑家卡米尔,二十岁前,她是一个年轻漂亮又有才气的女艺术家,认识了大艺术家罗丹,此后的日子是在屈辱、贫困和疯人院度过。我不是悲观主义者,可是从这些多情的女人的命运中,我最害怕苍老,特别是浪漫艺术女人的最后归宿。每每看书或电影看到一半时,我都不忍再读下去。
  我不相信老天真的不厚待那些敏感的心灵,不相信没有女人能把一生绚丽开尽。我搜遍了史书,终于发现有些女人是可以把绚丽开尽的,比如冰心,从青年到老年,在文坛留下了永远祥和的笑容。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小时患了小儿麻痹,少女时代又遇上车祸,动的手术多得都不知疼痛为何物。老天爷仍然给了她才华,给了她一个大画家的爱情。即便对方是花花公子,她仍能坚强地活下去,有谁能想到晚年她躺在自己华丽的床上,即便是躺着,也是光彩照人地参加了自己的画展。日本电影演员杉村春子,两小无猜的大学生爱人看着她一步步地从一个小姑娘成为演员,得病去世。中年剧作家重病期间,还亲自为她写出了代表作《女人的一生》。人到中年,比她小好多的男医生,为她有个名分,顶着一切压力,跟她结了婚。可谓芳华占尽。我看到她所爱的三个男人都因同一种病――肺结核年纪轻轻地离她而去,真不敢再看下去。她说如果让我从舞台上下来,我一定会死的,但是,如果让我停止去爱一个人的话,我也一定活不下去。这样的话无疑注定了这是一颗多情而坚强的心。果然她实现了一生梦想。90岁去世时,病床旁边放着下一部戏的剧本,还有香粉与口红。我又怎能忘记日本女作家濑户内晴美,因爱上丈夫的学生与丈夫离婚。当老师的情人,被初恋情人欺骗,最后看破红尘,削发为尼。可她在80多岁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自己翻译的《源氏物语》,满脸灿烂而明媚。她一再说,我对自己的一生选择从不后悔。美国现代画大师欧姬英的人生如她笔下娇艳的花卉,青年时代成名,又嫁给美国现代摄影之父史蒂格利兹,他为她举办个人画展,为她拍摄了让她难以置信的艳照。80岁,她站在钟爱的沙漠上,为《时尚》、《风貌》等时尚杂志做模特儿,拍出了被誉为“永恒之美”的时尚照。98岁,生命走向尽头,守在她身边的是照顾了她14年、小她60岁的情人――雕像家汉默顿。有评论称:“她具有一种神秘的、与生俱来的魅力。世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欧姬芙。”法国钟爱的女作家萨冈,18岁以《你好,忧愁》一举成名,她如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不顾一切地尽情享乐。喜欢男人,喜欢赛马,喜欢飙车,喜欢酗酒,喜欢赌博,为自由不惜一切代价。一生创作40多部小说和剧本的同时,也在文坛上留下了连绵不断的逸闻、官司和车祸。70岁去世时,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讲话,称她是“在那代人中曾引领了潮流”、“随着她的去世,法国失去了最优秀和最敏感的作家之一”、“萨冈以其细腻、激情和敏锐,挖掘了人类的心灵”,这样的评价,实不过分。
  法国女作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杜拉斯一生的每一段时间,都在欲望、爱情、激情与写作这几项内容上迂回,旋转着上升。青年时代,她深爱过的两个男人,先后离开了她,这并未使她失去对爱的渴望和创作的激情。28岁,出版处女作《厚脸皮的人们》,47岁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之一。49岁,创作的电影剧本《广岛之恋》、《长别离》,她的名字响遍世界。51岁,她又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一生60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70岁时,她写出了自传体小说《情人》,把故事融入情绪中如泣如诉的感性笔法,一扫传统文学的笔法,再次让世界记住了杜拉斯的名字。而就在这一年,她遇到了不到30岁的大学生扬安德烈亚,她并不认为这是自己最后的爱情,这需要多么大的自信和力量。两人竟然一起生活了16年,直到杜拉斯去世,人们才确信这是她最后的爱情。这个从小就把自己的姓氏改成父亲家乡一条河的女人,她那惊世骇俗的叛逆性格,注定了她会有一生的丰富传奇、有五色斑斓的爱情。心不老,爱犹在。
  原来并不是所有的红颜都薄命,并不是所有的芳华都不能占尽。女人只有在自尊中,在不懈的行走中,才可以一生把绚丽开尽。
  
  
  激情下的优雅
  
  法国女人,是浪漫的代名词。她不同于日本女人或者中国女人,或者披着沙丽的伊朗女人,她代表着浪漫,时尚,优雅,代表着生命律动中不可抵挡的洪流,尽情寻找情感上的无上自由。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观看了影片《一个法国女人》。
  恰如我想象中的女人,漂亮、多情、浪漫,这样的女人,一开场就遇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一位英俊的军人,两人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有情人终成眷属,美好的结果都出来了,故事怎么往下讲?
  法国女演员艾曼纽?贝阿被誉为“法国美的符号”,她长着一双令人销魂的眼睛,性感而饱满的嘴唇,还有副魔鬼般的身材,表演极富激情与法国式的优雅。在此剧中,她扮演挣扎在爱情与家庭之间的少妇让娜,刚新婚便爆发了欧战,军人丈夫路易奉命奔赴战场,让娜难耐寂寞而红杏出墙,与丈夫的战友亨利同居。战后返乡的路易,面对着流泪的妻子,听到她说并不爱亨利,只是因为孤独,便原谅了她,一家迁往柏林逃避闲言碎语。异国他乡,夫妻俩以为可以相守一辈子,不料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又起战火,路易再度出征。离别之时,泪流不已的让娜听到一阵哀伤而凄婉的音乐,冲下楼去,才发现房东死了。他孤独的儿子阿尔努守着父亲的遗体放着音乐。一个是独守空房的女人,一个是孤独的失去父亲的男人,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在阿尔努开车送让娜去医院分娩的路上,他们开始了情感的接触。试想一个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女人,一只并不是丈夫的手,伸了过来,她双手紧紧地握住了。
  导演在表现让娜跟阿尔努的情感时,给了充足的画面,而她与自己的丈夫路易之间,只看到丈夫给妻子缝裙子,看到丈夫跟与妻子跳舞的军人争执,两人缺乏灵与肉的深层次交流。阿尔努和让娜在逐渐交往中相爱,并且相约私奔。当让娜和孩子们收拾好行李等着阿尔努来接他们时,路易的弟媳抢先接走了孩子,路易的兄弟死死抱着让娜不让她靠近自己的孩子。伤心欲绝的让娜听着阿尔努拼命地敲门,一个人在房间里蜷在沙发上咬着拳头哭泣。作为一个母亲,她不能舍弃孩子而奔向爱情,她只有在痛苦中挣扎。
  两年后,路易从战场归来,让娜冲破机场工作人员的阻拦,飞跑着投向丈夫的怀抱。为了一家人团聚,她说服丈夫去了叙利亚,而不再是动荡的印度。但她渴望已久的平静生活仍然无法抵挡心中汹涌的爱情,多情的阿尔努来到大马士革,再次掀起她心中的情波。他要带她一起走。盛怒的路易没命地打阿尔努,让娜扯不开丈夫,拿石头击向了他的背部,路易倒下了,这一击几乎让他瘫痪。当然这次,让娜又不能离开她的丈夫。
  路易无法原谅让娜,伤势痊愈的他主动要求去印度战场。在陌生的地方,让娜举目无亲,一人带着三个孩子,自己找房子,为孩子找学校,向神父忏悔着自己不可扼制的爱情。情人阿尔努再度出现,让娜写信向丈夫提出了离婚,丈夫只字没提。喝醉酒的让娜,疯狂舞蹈着说:他比我们强,在地球的另一端,却占据了一切。她哀求情人别离开她。大路上,两人相遇。阿尔努再次表白,让娜无法选择。阿尔努说你不会回头,那我无话可说,我只有望着你的背影离开。悲痛欲绝的让娜没有对阿尔努再说一句话,喃喃地对儿子说,咱们回家。头也没回,风中,一身红裙的少妇背影,性感而凄婉。
  正像电影里旁白:生活在继续,路易仍在不停地出征,让娜另有其意。
  后来让娜因病去世,路易在其遗物中发现有一张报纸,让娜就是在看这张报纸时,透不过气来,一月后,病死。那张报纸有条消息:著名企业家阿尔努病逝德国。这时路易才走进了妻子内心的真实世界,原来妻子并不爱他。
  大家都明白影片揭示的是战争的残酷,是女性的觉醒。让娜母亲劝女儿安心带着孩子,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并说明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让娜毕竟不像母亲般的旧式女子,她有烈火般的激情,有难以抵挡孤独的软弱。虽然她在情感线上苦苦挣扎,曾坚决要求阿尔努不要给她写信,让自己过着平静的生活。正如她跟路易说的:“有时候,我想你再也不回来了,而那些男人盯着我,他们知道我漂亮,想跟我睡觉。这种感觉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这样的表白,无疑是令人信服的。
  这部电影的导演叫雷吉斯瓦尔涅,他导演的《印度支那》曾获第6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而这部电影中的法国女人,据说就是他的生身母亲。
  让娜有一张天真无邪的脸,她那双蓝眼睛里,时不时的有丝丝恍惚,又好像有不谙世事的淫荡。看似妩媚柔弱,内心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当生活的风浪向她涌来,能够安慰她的,大概只有丈夫的爱了,而偏偏这个时候,那个应该在让娜身边安抚她的男人却远在千里之外,在前线拼死搏斗,生死未卜。这时遇到了救命稻草阿尔努,她好像有了抵御一切的能力。即便不能与这个人生活在一起,即便他在遥远的国土,即便她跟一个个陌生男人调情,终难忘记永远的情侣阿尔努。
  所爱的人离开了人世,她爱情的支撑轰然倒塌,她终于承受不住了,也走了。
  艾曼纽?贝阿将让娜复杂的感情演绎得十分到位。她会抑郁地缩在房间的一角承受孤独,会放纵地在情人面前跳舞,发泄对于离婚不成的痛苦,会热情地拥抱归来的丈夫,填补心里的空白,会冷漠地看着情人离去,独自品味悲伤。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其内心挣扎的表现,在光鲜靓丽的外表下,谁能看透一颗受伤的心?
  
  
  倒影里的青春
  
  《游泳池》又叫《泳池情杀案》,我觉得后者更为贴题。奥宗的很多电影里,谋杀是他惯于呈现的要素。而特别令人关注的是,他的这些电影本身并非是谋杀,奥宗更关心的是人性及人与人之间那颇有张力的关系。所以,他的谋杀故事都是突发的。也可以说,他借用了希区柯克的壳,而非希区柯克的内核。所以我还是喜欢把这部电影叫《游泳池》。
  影片主人公莎拉是一位名长年生活在伦敦的女作家,她以写侦探小说而闻名。一天,在麻木的地铁人群里,坐在莎拉对面的一位中年妇女,发现她就是自己手中正读的小说的作者,便主动打招呼,可莎拉认为她认错人了,起身就走。此时的莎拉正处于创作的低谷期,她觉得天天写杀人侦破小说血腥得很,手累心累。漂亮养眼的女作家却只有中老年女性喜欢她的作品,出版人兼情人约翰在意的是新起之秀。莎拉情感受冷落,事业处于低谷,她说我不在乎钱,不在乎成功,只渴望找到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为了让她走出事业低谷,约翰让她到巴黎自己的一所别墅去创作。
  莎拉告别了昏昏欲睡的老父亲,只身一人乘着火车去法国乡村别墅。到了法国别墅,莎拉选择了楼上临游泳池一侧的房间,拉开窗帘满院绿意盎然尽收眼底,创作灵感涌动,马上打开笔记本进行创作。
  一天深夜,莎拉被楼下门响惊醒,手抓台灯座下来,只见进门的是一位提着背包的少女,莎拉惊问,你到我屋里干啥?那少女反问,我倒要问你呢,你是谁?怎么到我家里来了?原来少女是约翰的女儿茱丽。见莎拉住在楼上,茱丽只好住在楼下。
  青春逼人的花季少女,生活随意而放荡,一回来,就揭开盖着黑布的游泳池游泳,诱人的身体时时暴露在莎拉的视野里。楼上的作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楼下的少女却夜夜欢歌不断。莎拉名义上说是影响她写作,实则是楼下的欢爱拨动了她心中的涟漪。莎拉经常去镇上酒吧,与侍者有了微妙的关系。跟茱丽的关系,从敌意到融洽,镜头全用细节慢慢地推进。从莎拉戴着耳塞拒听房间的声音,到偷窥茱丽的行为;从怕泳池里有病菌,到坐在泳池边写作,到下水游泳。从争吵到关心晚上没有回家,到一起吃饭互诉心曲。茱丽讲她的初恋故事,讲父母的爱情,女作家倾听的眼神耐人寻味,是慈爱?是羡慕?还是理解,沉思?我说不清。听了茱丽的故事,莎拉也不由得讲起自己的情感故事,针对她与约翰的情感,她说了一番语意深长的话:当有人把他生活的一整块都向你隐瞒起来时,那是既迷人,又令人恐惧的。此番交谈后,莎拉回到自己的房间,这时,一阵晚风吹过,站在阳台上的她,回味着与茱丽倾心的交谈,在晚风中那惬意的表情,让我想到了她在小镇酒吧门口遇到侍者后那开心的笑容。同样,茱丽从讨厌莎拉,到偷看她写的东西。在此,透过茱丽那迫切而跳动的眼神,我们看到了茱丽对莎拉的重新认知。这是女人之间的和解,还是同性之间的欣赏?只有靠观者慢慢去体会。
  一天晚上,茱丽把酒吧侍者带回家。三人聊天,互抽一支烟,情感暧昧,意味深长。茱丽打开音响,与侍者跳起舞来。烟雾中的莎拉不时地偷看,我想她的内心一定波光涟漪。在茱丽的邀请下,她也加入到三人舞中。侍者跳着跳着,拉起了莎拉的手,两人跳得极为缠绵。看得茱丽嫉妒心起,马上关掉了音响。那侍者见莎拉离开,也要告别,茱丽拉着他不让离开,提议两人下水裸泳。在二楼偷看的莎拉醋意横生,顺手捡起一块砖头扔进泳池。正在泳池销魂的侍者这才想起楼上还有莎拉,推开茱丽执意要走。第二天清晨,莎拉推开茱丽的房间,只看见她一人在床。莎拉来到侍者所在的酒吧找恋人,酒吧里一位胖女人说侍者没有来上班。莎拉发现泳池旁的地板上有血迹,顿生怀疑,展开了调查。
  在莎拉的逼问之下,神情恍惚的茱丽只得承认是她那天晚上用石头砸死了侍者,侍者的尸体就放在储藏室内。茱丽说完惊恐万分地抱着莎拉,连叫“妈妈”。莎拉帮茱丽掩埋了侍者的尸体。这时,影片出现了一个动人的画面:一老一少推着尸体在泳池的倒影,十分和谐。
  莎拉要求她装出无事一般,该做啥就做啥。茱丽很是奇怪,问莎拉为啥要帮助她,莎拉说我为啥不能帮你?莎拉问茱丽为啥要杀侍者,茱丽回答为了你,为了你的那本书。这样的回答,导演没有心正面展示莎拉听后的内心,但是接下来,在园丁老头怀疑埋尸的秘密之时,莎拉看到泳池边晒日光浴的茱丽,情急之中,喊了园丁的名字,然后解开了自己身上大红的裙子,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茱丽。
  茱丽把去世的母亲的爱情小说手稿送给了女作家,渴望母亲的形象在女作家手中起死回生。茱丽走了,莎拉写出了自己认为最成功的作品,在跟约翰见面时,却发现约翰的女儿并不是自己所见的女孩。
  那么,别墅里的一切都是莎拉的幻想?我蓦然想起电影中的两个镜头:1.明媚的阳光,泳池边,身着泳装的茱丽躺在太阳椅下,面前站着年轻而英俊的酒吧侍者;2.游泳后,莎拉躺在泳池边的地上,面前站着苍老而萎缩的园丁。事实是看了影片,酒吧侍者或者老园丁,在现实中都没有这样的镜头。第一个镜头出现后,马上是睡醒后的莎拉,她取下耳机,来到茱丽的房间,发现一个陌生男人躺在她的床上,而茱丽却在客厅上的沙发上躺着。第二个镜头出现后,忽然一阵巨响,躺在太阳椅上的莎拉睁开眼睛,原来是茱丽在游泳。老园丁之说,确是自己的想象。为什么要想像一个老园丁,是对自身的怀疑,还是现实的残酷?真真假假,非常巧妙。
  作品中青春与衰老的对比,是奥宗特别要表达的。我们不难发现,奥宗故意要男性角色让位。影片中,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面,让人着实难忘。洒满金黄色叶片的蓝色泳池,大红色的水床,一具具美妙诱人的女性胴体,波纹如梦幻的水波,背景是缠绕不尽的绿色……如诗般地表达了青春的不可阻挡,诱惑的难以拒绝。一老一少两位女性既有身体与心理的对抗,又有一种情感上的关照和相融。两个女人相互之间产生了巨大影响,时而又生出一系列的事件。她们最后成了同谋者,也成了花开花落般的女性生命的见证者。莎拉英国式的保守被茱丽充满疯狂的激情生活彻底改变。特别是最后,站在楼上的女作家看着泳池里向自己凝望的女孩,那灿烂的笑脸,迷离的双眼,让人很难与影片开头的她相提并论。我想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孤独的单身中年女作家心理的双重投影,是对失去的青春岁月的怀恋,是渴望做母亲的情怀,甚或是对不可捉摸的没有情感归宿的命运伤怀?那个活力四射的少女,也许就是女作家年轻时代的影子,或者就是女作家梦想中的女儿,或者臆想的情敌。在欲望与留恋之间冲撞,在成长与成熟中定格。反正,这样谜样的电影,答案在每个观者的心中。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奥宗,一定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他的电影一贯是女性主角,他塑造的女性敏感多情,心思复杂而难以捉摸,情感方面更是如玻璃般易碎,如丝绸般的柔软。他就在这种理解女性的心理关照中,拍摄着自己中意的电影。他曾说:“我就喜欢在情节上不按常理出牌的电影。我喜欢在拍电影时让镜头里的故事首先震惊到我自己,我的目标就是让观众产生剧烈的心理反应。”
  通观他的《沙之下》、《5X2》等优秀影片正如评论所言:《沙之下》是一种凝神之美,不是我们试图打探一粒沙的下落时那种持重的追问态度,而是我们某天从镜子里偶然看到生活真实的侧面时那种惊慌却又必须若无其事的细小瞬间,是日常生活里最微妙的一部分意外地涌上岸头,然后我们拼了命保持住平衡的那种颤栗、苦楚和沉重。把深埋在沙之下的刺骨的灼痛,用徐徐开放的玫瑰般的姿势,一瓣瓣端庄凝重地画出来,让人感到高度的真实和准确,同时又不得不保持深度的沉默,这就是高雅。
  
  【作者简介】
  文清丽,女,1986年入伍,陕西长武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曾在《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北京文学》、《时代文学》等全国文学刊物发表作品二百余万字,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选载,出版有散文集《瞳孔?湾?湖》、《月子》、《爱情总是背对着我》,小说集《纸梦》。现供职《解放军文艺》。

标签:谁能 绚丽 外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