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情感 > 正文

语法手段包括哪些主要类别_针对不同类别欺诈风险的反欺诈的技术和手段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从八个方面阐述信用卡风险防范措施,其中包括:芯片密码系统、CVV安全代码、行业标准、共享档案、行业携手、持卡人安全教育、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完善法律法规。   关键词:防范 伪造 欺诈 共享 预警
  
   一、芯片和密码系统(Chip and PINsystem)
  1、利用芯片卡防范伪造
  磁条卡的保密性较低,犯罪分子较容易盗取磁条上的信息,利用先进的微型芯片技术,卡的保密安全性就提高了。英国曾是欧洲地区信用卡欺诈损失最严重的地区, 2005年引入EMVn 技术后,信用卡欺诈损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2、利用密码防范假冒
  当信用卡丢失或者被盗后,由于犯罪分子掌握了真实的信用卡,所以芯片技术并不能防止这种欺诈方式,此时密码就成了防范风险的第三把“锁”。
  芯片技术和密码,有效防止两个最大的欺诈种类:伪造和卡丢失或被盗,从而有效控制欺诈风险。
  
   二、CVV安全代码防止卡不在场欺诈
  卡不在场欺诈是通过互联网、电话、邮件等进行的欺诈性交易。由于网络等交易只需要卡号、地址、姓名等信息,并不需要密码,因此芯片和密码系统无法有效防止卡不在场欺诈。此时信用卡背面的3~4位CVV安全代码将有效防范卡不在场欺诈。
  
   三、规范行业标准形成制约机制
  信用卡国际组织是信用卡产业链上的关键支点,对防范信用卡欺诈犯罪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万事达、VISA 等卡组织一直在充当制定行业规则的角色。他们在银行与卡商、银行与卡组织、以及其他链条之间进行标准化的对接,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连接标准的建立,一方面推动了行业的健康持续发,一方面制约了信用卡欺诈犯罪。
  
   四、信用卡行业共享档案
  1、是由众多商户参与的、记录丢失和被盗的信用卡信息的电子档案。
  2、2007年底我国央行 征信系统已为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个人参保、个人缴费、个人在银行信贷信息等均被收录在内。个人征信体系的建成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一方面帮助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一方面帮助提高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
  3、沪上银行正联网共建“黑名单”冻结信用卡恶意套现账户
  此黑名单主要针对目前利用信用卡做为支付工具在网上虚假购物恶意套现的信用卡用户及协助恶意套现的不法商户。目前银行方面已经形成了各家银行之间的联动,共享违规客户信息系统,避免同一客户反复办卡。一旦被列入“黑名单”,那么在多家银行办理信用卡或相关业务都可能吃到“闭门羹”。同时,各发卡行将严格审查特约商户的准入条件,加强日常监控和现场巡查,监控可疑商户的现金流动情况,堵住信用卡套现资金的出路
  
   五、行业携手反欺诈
  第一是利用警察的侦破力量反欺诈,打击有组织的欺诈团伙;第二是行业反欺诈信息共享,比如共享欺诈高发地区、高发商店的信息,共享欺诈交易的数据以建立更有预测力的反欺诈模型,共享欺诈性申请的身份信息、地址信息等,以集中力量打击欺诈犯罪;第三是给零售商户提供反欺诈的培训,特别是给欺诈高发商店的雇员提供反欺诈的培训,鼓励商店建立雇员反欺诈的激励机制等;第四是银行与邮局携手,加强信用卡邮件寄送的安全性,防止信用卡邮寄被盗造成的欺诈损失。
  
   六、加强对持卡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反欺诈不仅是发卡银行的职责,也是持卡人的职责。如持卡人在操作网络交易时应慎重选择信誉良好的网站,避免钓鱼网站陷阱;在ATM取现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犯罪分子安装的设备;收到欺诈短信、电话时要谨慎确认;不慎丢失卡片时要在第一时间挂失;为卡片加一道锁―密码。
  
   七、加强系统建设 提高防范能力
  为了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水平和能力,各商业银行不断汲取国外发卡机构的成功经验和管理理念,积极引进先进的信用卡欺诈防范技术。目前,国内不少银行已经引进了先进的欺诈监测和预防工具,如风险预警系统、欺诈侦测系统。依赖这种系统, 银行可根据不同时期风险发生的规律、欺诈特征,设定系统参数。例如日授权超过一定笔数和金额(限额限次),短时间内两笔交易跨越不同地域等,可以通过风险预警报表对异常交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有效防范信用卡欺诈犯罪。
  
   八、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支持
  为有效遏制和打击信用卡欺诈犯罪活动,立法机关、监管机构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银行、商户和持卡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郭从秀,杨剑愕.信用卡业务风险与防范措施.中国信用卡,2005(8):36-40
  [2]陈建.信用评分模型综述.中国信用卡.2005(1).46-49
  [3]中国银联官方网站 www.省略
  [4]陈四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通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8)
  [5]周宏亮,穆文全.信用卡风险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
  [6]陈建.现代信用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
  [7]陈建.信用卡评分模型技术与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150-172,223-232
  [8]credit card risk management.Bank of America Annual report.https://www.省略
  [9][美]戴维?S.埃文斯等著,中国银联战略发展部议.银行卡时代―消费支付的数字化革命.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2)
  [10] The definitive overview of payment industry fraud and measures to prevent it.www.省略.uk.2007

标签:欺诈 手段 类别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