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情感 > 正文

成都曲表现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时间:2017-05-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专题报告刘瑛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为A卷(100分)和B卷(50分)。

A卷100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包括基础知识和课内文言文,共6个小题1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2分,包括文言文翻译4分,默写6分,A卷现代文12分,作文60分。

B卷50分,包括课外诗歌鉴赏4分,课外文言文12分,名著阅读4分,现代文阅读18分,语言运用12分。

近两年作了一定修订,A卷基础知识部分增加1个小题,病句的辨析,分值为3分,即选择题由原来的18分变为21分;A卷现代文阅读减少1个小题,总分值由原来的12分变为9分。

A卷 第1题:(基础知识)字音

分析:考查考生辨识易误读的字音。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都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字词,无生僻字词;

从要点来看,主要是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多音字和四川人易误读字为主; 从考查的形式来看,2013年形式略有变化,改变了过去沿用的在具体语境中考查的方式,直接列举四组考查对象,每组三个词,兼顾词语和成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语音字词的积累和川音误读字的训练。

第2题:(基础知识)字形

分析:考查对常用汉字字形的正确识记。

近五年字形试题都提供了辨识字形的具体语境。语句均选自教材,词语大都是“读一读,写一写”所涉及的。

都设置了三个错误项,每项中包含一至二个错别字。这些错别字

成都曲表现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都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同时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中也设置了易写错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扰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词语语意的把握和在语境中的灵活理解,训练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3题:(基础知识)成语

分析: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并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考查材料主要来自教材和生活中容易误用的成语。有以下几个易错点:搭配不当、望文生义、褒贬不当和错用对象等。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课内重点词语的积累,更要培养学生收集、积累课文和生活中的词语的习惯。

第4题:(基础知识)病句

分析:病句辨析与修改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一、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二、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修改错误的一项。

常见病句错误: 1、成分残缺;2、成分赘余;3、语序不当; 4、搭配不当; 5、结构混乱; 6、表意不明; 7、不合逻辑等。

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对成分残缺的句子,可增添字词,补全残缺成分。删对重复多余、句式杂糅、前后矛盾的句子,可删去多余的字词。调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调整语序,使之合理。换对用词不当、搭配不当、不合事理、指代不明、有歧义、不得体的词语可进行更换,使之合理。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加大病句修改训练力度。

第5题:(课内文言文)实词

分析:考查对课内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课文重要词语的解释虽然大多在文下注解中都有出现,但学生记忆有限,因此,还需从词语的本义入手,理解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这样才能有效积累,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第6题:(课内文言文)虚词

分析: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的理解。

《考试说明》中有12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之、为、其、于、以、乃、则、因、所、 且、何。

近五年考题中的文言虚词均在其中。所有材料均来自课内,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文言文中的虚词意义必须掌握,否则就会判断错误。

虽然考题在题干设置上没有强调对词性的考查,但在虚词的教学中却不能回避,如“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潜移默化,形成学生清晰的语法结构和语感。

第7题:(课内文言文)文意理解

分析:考查对文章综合分析的能力。

选项主要包含对主要内容、段意理解、写作意图、写作手法、文章主旨、语言特色的分析。

2013年选取八上(八年级篇目考查较多)略读课文《观潮》、2014年选取九上《庄子两则》出乎所有老师的预料。因此,即使是课内篇目的阅读,也应该是通过课文文本的教学,教会教会学生全面阅读的能力。

第8题:(课内文言文)翻译

分析: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考生应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文言翻译一般要求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意译。

因此,我们要抓好直译训练,落实关键字词,并注意文言文特殊的语法句式和表达习惯,重视学生在语境中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训练。

第9题:(课内文言文)默写

分析:考查名篇名句的识记。

近三年,成都中考默写一部分采用三选二(任选其中两句)、补足型的方式默写;一部分全诗默写,主要考查七言绝句的背诵。

因此,我们要督促学生篇篇背诵,字字落实,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以免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第10-12题:现代文阅读

分析:测试阅读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能力。2009、2013、2014年(《成才与成功》)考查议论文,2010年至2012年都是考查说明文。均为课外文章。

议论文常见考点为:?找出或归纳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某词的准确性;?结合内容和自己的实际,谈看法并说理由。

说明文常见考点为:?概括全文或某段、某几段说明的内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顺序等。

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文体意识模糊,专业术语混用,有关文体知识框架的建立还需要强化。

第13题:作文

分析: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10年半命题作文:听听的声音+话题作文(带提示语):守望11年命题作文(带提示语):拥抱

12年命题作文(带提示语):走过那一个拐角

13年命题作文(带提示语):再也没有

14年半命题作文:小小的”

?以命题、半命题的单一命题为主。?单一命题有加强“引语”的倾向。?命题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强调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广阔性、丰富性的考查,让多读书、多思考的学生得高分。

2013年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

1、审题不严密,偏离题意;

2、思想性不足,欠缺深度和新意;

3、视野不够开阔,素材陈旧单薄;

4、文章四平八稳,创意不足;

5、布局不严谨,逻辑性不强;

6、过分追求形式,怪诞而华而不实;

7、语言欠通畅,缺乏相应表达能力;

??

作文教学建议

1、必须强化作文训练,每周应有片段作文训练,间周或者3周应有一次大作文训练;

2、应兼顾多种命题形式,如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材料与话题结合的作文等;

3、应进行多种体裁的训练,一定要明确文体,避免“四不像”;

4、可以采用多种结构的训练,进行多片段的组合和综合训练;

5、可以进行多种主题的训练;

6、课堂训练形式应多样化;

7、对于一周一练的作文批改,可以采取只批不改或只改不批的方法;对于大作文可以采用师生互动同写同评;教师修改,分组互改等形式。

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

1、书写工整,文从字顺,无错别字

2、文体入格,避免“四不像”

3、精心拟好标题,写好开头和结尾

4、层次分明,段落清晰,结构完整

5、精雕细作,优化语言

6、言之有物,力戒空洞

7、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8、推陈出新,张扬个性

9、限时作文,重视字数限制

中考备考策略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要重视教材,加强教材知识的梳理、词语的整理、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的归纳总结,扎实过好教材知识关。

2、熟悉套路,答题规范

建构相关的语文知识框架,储备应有的知识,包括各类文体知识及其特点,不同手法的名称及其作用,从而找寻套路,准确答题。

3、注重几个核心能力的训练

注重整体把握能力、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对文本的理解及分析能力、语言应用能力、语文与生活的链接能力的训练。考试时只要我们冷静的分析,注意迁移,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4、加强写作,多角度训练

作文在中考中占有60分的分值,所以绝不容小视。

(1)要关注自我,思考生活,提高审美素养。只有叙写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细节,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

(2)要加大阅读量,积累丰富素材。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我们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考场佳作的。积累素材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建议大家应重点积累如下八个方面的素材:一是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二是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的;三是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四是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五是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情的;六是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七是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的;八是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3)要扎实有序进行作文规范训练。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写出有鲜活独特的内容、有独特新巧的构思、有新颖绝妙的切入视角和与众不同的语言的考场佳作。

B卷

1 诗歌赏析

篇二:九年级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2017.2

九年级课外古诗阅读

第一类 山水田园类

一、山 行

清? 姚 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 注】蘼芜(míwú):香草名。

21. 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2 分)

答:

22. 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分

二、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2、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三、《夜过鉴湖》

戴昺宋

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1、 赏析第二句“饱”的妙处。

2、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后两句。

第二类伤时感事类

四、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2分)

(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答案:

第三类 写景抒情类

五、《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2分)

答:▲ 。

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2分)

答: 。

六、新凉 徐玑①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2分)

(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

七、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18.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2分)

19.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第四类 咏物言志类

八、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4分)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九、不第后赋菊

唐代作者: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 第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赏析。

2、 作者借咏菊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第五类羁旅漂泊类

十、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答: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第六类 思乡怀人类

十一、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分)

十二、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类 送别惜别类

十三、《峡口①进友人》 司空曙(6分)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7.(1)诗交代送别时间、地点的一句是 。(1分)

(2)“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描写在诗有什么作用?(3分)

(3)说说诗“天涯去住泪沾巾”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十四、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9.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3分)

10.“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1.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4分)

第八类 边塞诗

十五、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②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

23.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

24.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第九类生活杂感类

十六、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代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罢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1)“破纸窗间自语”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3分)

答:

(2)本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析。(4分)

答:

篇三:成都 中考诗歌

一.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2009)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分 )

2.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2 分 )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4分)(2010)

春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2011)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四.诗歌鉴赏(共4分)(2012年)

?

?

?

?

?

?

?

?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

样修改的妙处。(2分)

五.诗歌鉴赏(共4分)(2013年)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分)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2分)

六.诗歌鉴赏(共4分)(2014年)

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2分)

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2分)

七.诗歌鉴赏(共4分)(2015年)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2分)

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2分)

八.诗词品读(8分)自贡

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7.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4分)

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答案09年 1.(2分) 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意思相近即可,若答“思乡之情”计1

分)

?

?

?

? 2.(2分) 参考示例: 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2) 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3) 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 瘦马”“夕

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指出的特点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意思相近即可)

?

? 10年 1、(1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3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

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1分,简要赏析计1分;语意相近即

?

?

?

?

? 11年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2分) 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

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

(2)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1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1分)

14年,一、(共4分)1.(2分)自然景色 市井景况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2.(2分)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写出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评分标准:答出“问句”具体内容,0.5分;答出结构作用,0.5分;答出侧面作用,0.5分;答出作者情感中,

15年 赏析:锦江思:“思”即“想”,写作者站在锦江边上想到的。是宋代诗人李新回忆成都的诗,

写出了锦江的秀丽与闲适。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沧浪:江河的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凝烟:浓密的雾气。这两句

写景,在历史悠久的锦江岸边,春风吹绿柳枝,江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

得鱼且斫金丝鲙kuài,醉折桃花倚钓船。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斫zhuó鲙kuài:即切鲙,做生鱼片,把鱼切成一片一片的。用典。曹操做生鱼片很拿手,《曹操集》中有《鱼谱》专门介绍曹操做鱼的心得。《水浒传》中写宋江、张顺等在琵琶亭酒馆。张顺拿着鲜活鱼,“吩咐酒保,把一尾鱼做辣汤,用酒蒸一尾,叫酒保切鲙kuài。”这两句写诗人所思: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表达了诗人悠闲、愉悦的心情。 1:“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思”即“想”,作者站在锦江

边上想到的,就是作者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因此,只要能准确理解诗歌,便能答对这道题。】

2答: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从这首诗的文字中(结合第一小题),可以读出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是初中阶段学过的一首词,辛弃疾其人,便是一个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一生渴望杀敌

报国的词人,联系到他所看的“剑”,再联系到这个人,便能得出“醉”所表达的情感。】

自贡三、诗词品读。(8分)

7.(4分)依:用拟人手法(2分),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沙洲,富有情趣。(2分) 闭:蓬门关闭着,却说是碧草当门,写出了草的繁茂,(2分)衬托出友人寓所环境之宁静、清幽(2分)

8.(4分)描绘了雨后幽静、清新宜人的山野景色:小道布满青苔,白云环绕沙洲,春草绕院门,松色青翠,溪岸野花静静开放。(2分)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恬静心情。(2分)

标签:成都 何种 诗人 诗人情感 生查子元夕诗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