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情感 > 正文

台阶所表现的情感是什么

时间:2017-05-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八年级语文《台阶》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

许建麟

教材分析

李森祥的《台阶》塑造了一个朴、淳朴、无私的农民形象。他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文章表现了农民艰辛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拼搏的精神,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指握课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层意蕴并感悟文章的主旨。

2.心灵体验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语言的深远意蕴,解读父辈为提高社会地位执著而又艰辛的奋斗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营造气氛

师: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孩子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刻苦学习,拼搏奋进。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在他人面前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的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就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铺路石。可在你跌倒时,是父亲扶你起来,教会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是父亲鼓励你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在无言的大海中,让我们分享失败与成功。所以,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讴歌父亲的文章《台阶》。板书课题。

二、交待目标、明确任务

1.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会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三、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预习检测:

1.字词积累:请一两名学生板前写出你认为本文中应该积累的字词。如: 揩黏 硌凹凼 尴尬 大庭广众

2.课文内容把握:

(1)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父亲为何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父亲为造高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准备?

(4)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了?

四、精读美文,细评人物。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台阶”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主要为了表现台阶吗?(小说主要为了表现父亲,台阶只是我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师:小说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成功的使用了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请大家看屏幕:(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肖像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师:好,让我们精读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大家看要求:(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情感和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以“读文章 片断,我认识到父亲是一个农民”的句式说话)

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圈点标注法分析语段,找到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师巡回辅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父亲是一个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心落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敬的行列,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甘愿付出一生的辛劳。②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③父亲是一个谦卑的农民,当新台阶造好了,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等等)

语文活动一:品味细节,拍摄“老照片”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父亲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了。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摄影记者,走进小说中父亲所在的村庄,要拍一张反映父亲形象的照片。你的“大特写照片”会拍摄哪个角度呢?

生小组交流后发言

师总结:“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可以借鉴。

语文活动二:想像体验,独白式话外音

师:小说使用第几人称来叙事?这种方式便于描写人物的心理吗?请品读下列细节描写,揣摩父亲的心理,给人物配上独白式话外音。

片断一:“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片断二:“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上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五、质疑解疑,探究选载

师:文章的中心事件是父亲盖一座有九级台阶的新房子,可文章开关去在三块青石板上大做文章,你认为这一部分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六、实话实说,诉说亲情

师:《台阶》中的父亲形象是多角度、多层面的。他不甘人后,有着要受人尊重的自强精神,为了能盖起象征受人尊重的有九级台阶的新屋,长年累月,捡砖拾瓦,抱土背石,在零碎的角票一次又一次填满瓦罐,在磨破的草鞋一年又一年高过台阶,新房子终于破土动工了。伴随着九级台阶新屋的轰轰烈烈的落成,父亲的青春一去不返,读来让人感到阵阵辛酸。那么请你体会一下,作者在父亲身上究竟倾注了怎样的感情?(关心、崇敬、怜爱??)如果这是你的父亲,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文中写了一个父亲,可他又是许许多多个父亲。他们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只是为了造一栋新房子,给儿女成家立业。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女们的眼里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里流淌着的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起我们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里祈愿造好了新屋,砌成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八、布置作业

自拟文题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求运用细节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父 亲 老 了

建 好 九 级 台阶

准 备 建 造 高台阶

三 级 青 石 板 台 阶

篇二:八年级语文台阶3

教学目标

改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了解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教学重点

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通过故事情节展示人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新课导入

一、整体感知

回忆性的记人文章,总会有一根线索贯穿始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标题和开头第一句话告诉我,这篇文章的是围绕什么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

二、那么课文围绕“台阶”写了哪些事?(从小说情节展开的四要素来分析)课件

三、问题研讨(结合上表)

1、 课文围绕“台阶”所写的这些事,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对,就是因为“我们家的台阶低”。而在“我”的家乡,乡邻们常认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很羡慕别人家的高台阶,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 既然父亲一生的愿望就是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为什么文章不就造新屋来详写,而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上用了那么多笔墨做文章,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挑水时闪了腰,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第三,写“我”在青石板上跳上跳下,表明当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经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造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上的坐姿,也是写台阶之低。

3、 父亲是怎样造起新屋的?(准备造屋)

细节刻画。冬天砍柴卖柴,不知道他卖了多少钱,只知道“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是个细节描写,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数量来说明父亲冬天为建造新房的辛苦。

4、 在造新屋时,作者对父亲作了怎样的描写?(课件)

造台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父亲个性、人品、精神包括思想情感的一种寄托的印证。

5、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

不自在——放鞭炮时的描写;(21段)打招呼不自在(27段)

身体垮了——抬石板时“他的一只手按着腰”;挑水时“腰闪了”(28段)

“若有所失”——劳动人民的本色。

四、拓展延伸

你如何理解本文的“文眼”?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这是父亲建造新屋最根本的原因。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他对地位的要求,就是他对尊重的要求。“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希望通过改建房屋、砌高台阶来改变自己的地位,获得别人的尊重。因此他花费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不怕千辛万苦,起早摸黑,就是为了要赢得别人的尊重。

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

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描写父亲的语句,有感情的谈一谈,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体现父亲的什么特点)

从几个方面把握: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小结父亲的形象特点。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五、总结。

篇三:台阶

《台阶》说课稿

瑞华实验学校 欧 萍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台阶》,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下面我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学效果六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介

《台阶》是当代作家李祥森的一篇小说,它与本单元的其他几篇文章不同,

既有小说细腻的笔法,也有散文浓厚的情感,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位农民父亲独特的人格魅力。小说以《台阶》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位“父亲”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将自己三级台阶的房屋建成了九级台阶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要强、勤劳又很谦卑的农村父亲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传统农民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坚韧顽强的人生历程。

2、 教学目标简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

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①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 能力目标:抓住关键语句,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体会生活中

的“爱”,写出充满爱心的文章来。

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

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3、 教学重点难点简介

①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

(在此过程中也了解了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体味了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②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要引导学生体味那个特殊时代下的父亲“谦卑”的性格特点。)

二、 说学生

1、 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文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初二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

涵。只是给学生揣摩的时间要长些,教师要作适当点拨。

三、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背景音乐及图片展示创设情境,极力渲染气氛,

让学生产生共鸣,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2. 品读法:找出最感人的细节,有感情的朗读,品味其中的含义。

3. 体验法:进行一次模仿秀,另外,师与生均说出生活中父亲的感人之

处,抒感人之情。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

成功的喜悦。

5、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四、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朗读法:通过默读、跳读、齐读等方式读出感情,读出含义。

3. 质疑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设想

全文中有个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抓住了这个文眼,就

抓住了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就容易理解父亲的思想性格了。分析父亲形象时,

选取了三幅有些神似或相关的农民图片,引导学生从感性上感悟或对比父亲形象,

加深理解。另外,教师“情”的投入也相当重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感召力,与学

生的互动效果才会更好。

2.教学环节

踏上台阶,本节课紧紧围绕“踏台阶------读父亲-----写父亲”来展开教学环节,

共分为四个部分:

整体感知――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研读赏析――凝望台阶,感悟父亲

深入挖掘――回首台阶,探究父亲

拓展延伸――回味台阶,描写父亲

具体安排如下:

(一)、整体感知――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1.导入激趣:钢琴曲《雨的印记》下,出示台阶的图片及哲理小诗,教师朗

诵《写给父亲》导入: 都说风/ 能让石头吹裂/ 都说雨/ 能将钢铁锈蚀/ 都说岁月

/ 能把你的脊梁压弯/ 惟有你的意志/ 百折不挠/ 千磨不变/ 挑起全家老小/ 一生

的重量。

(设计意图:好的导入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入设

计贴近课文内容,和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和求知欲,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2.检查预习:辨音识义

(出示生字词,指定一学生读,纠正后,全班齐读识记。)

3.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1)学生速读课文,复述故事。

阅读要点 a.父亲为什么要造起一栋有高阶的新屋呢?

b. 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阶的新屋呢?

c. 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故事,学生初步把握情节,对人物也有一个初步的感

知,做到整体的把握。)

2)提问: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人物呢?能用三个词组来概括故事情节吗?

(设计意图:前两问简单明了,后一问是对情节的进一步把握,主要是培养

学生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追问:建新屋,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详细,是不是有点本末倒

置?

(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文章难点之一。)

(二)、研读赏析――凝望台阶,感悟父亲

跳读课文,合作讨论父亲的形象,找出印象深刻的描写父亲的语句,说说他

是个怎样的人?

(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赏析,三个情节各有侧重进行提问。)

叹台阶:

提问:父亲造屋原因最关键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从这,看出

父亲是怎样的人?

(抓住文眼引导学生体会父亲造屋原因是为提高地位,赢得尊重,多媒体课

件突出“地位与尊重”二字,学生自然能从中看出父亲的性格。)

造台阶

1、提问:父亲为建九级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准备?(引导学生筛选信息,为

分析其形象做准备。)

2、出示图一:渴慕图,猜猜:与课文造台阶部分的哪个段有关?读一读(齐

读),问:这个是什么描写?为什么不用心理描写?你来说说父亲的心理。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让学生读一读,品

一品,说一说,弄清神态与心理描写的区别,并且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分析人物

描写,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出示图二:高兴图:动工时,父亲忙前忙后,干到半夜,乐在其中,台阶

造好了,他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 问:课文写的高兴与这幅图相同吗?课文怎样

写的?(尴尬的笑)。体会一下,父亲那种神情有什么特色?并进行情感体验·模仿秀:哪个同学愿意来模仿一下他的这种尴尬的笑?

(设计意图:以图中老人开心的笑引导学生体味一辈子低眉顺眼的父亲高兴

起来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手足无措的尴尬的笑样,并让学生模仿一下,加深对

细节描写的理解,活跃气氛。在这里,我遵循先感性、后理性、再感性,教师引路、学生自主的教学理念加以设计的。)

坐台阶:

设计了三个问题:

b) 在父亲的努立下 ,新台阶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追问:那他最后坐到了哪里?

c) 那他的身体呢?有什么表现?

d) 出示图三:失落图。 品析:若有所失 这人怎么了?

重点引导学生探讨新台阶砌好以后,父亲的心理、身体的变化。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析,“不对劲,不自在”“竟坐到门槛上”,揭示了中国传统农民身上特有的谦卑。而“这人怎么了?”是对父亲这代农民精神的赞美――不服老的劳动人民的本色,“若有所失”反映了劳动是父亲捡砖

父亲(觉太低) 的生命,他现在不能劳动了,也就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了。

叹台阶、造台阶、坐台阶这些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文章主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在此基础上,对父亲形象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出示板书设计:总结父亲形象。

(设计意图: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直观地表现了父亲的品质。)

(三)、深入挖掘――回首台阶,探究父亲

(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和体(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台阶所表现的情感是什么)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造房子为何用了大半辈子?

2、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勤劳、要强的父亲这么艰难?

3、师总结:呼唤先进生厂力,改变农村经济落后局面。

4、那么作者在这篇小说里寄予了什么样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回味台阶,描写父亲

1.我说我父:好的文章具有感染力,能打动人,师先以饱满的感情谈谈自己心中永远的父爱,再引导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的父亲。

(设计意图: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布置作业:日记《我的父亲》。注意选材立意。

3.总结全文并把歌曲《父亲》送给天下所有的父亲,道声:父亲,您辛苦了,感谢您!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又引起了学生共鸣。)

六、说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重点得到了落实,完成了从内容到人物的分析,让学生对父亲的形象有了个简明而准确的认识,教学难点的突破良好,特别是三幅农民父亲图和台阶直观图对学生理解父亲形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单元教学要求:“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师说我父、生说我父”这个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情绪受到感染,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不足之处也有许多,如在教学设计中有些面面俱到,执教中有些地方让学生展示得不太充分,自己体态也有些不自然。

标签:台阶 表现 情感 台阶表达的情感 情感障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