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情书大全 > 正文

[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编者按]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在当代中国史特别是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中深入贯彻全会《决定》的精神,本刊特邀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上,对《决定》进行深入解读。
  在文化多样性环境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研究员
  张宏志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国内,由于经济转型压力增大,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在国际上,由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触动了某些国际势力的神经,诋毁、污蔑、唱衰中国的舆论更加猖獗。面对这种形势,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成为一项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正如《决定》所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下面我想着重就如何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文化多样性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
  人类文化从来不是单色的,总是在多种文化元素的不断碰撞、融合中发展前进的。这种多样文化的不断碰撞与融合,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当代文明,使我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之中。正是由于有了多种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才使得各个国家和民族自身的文化保持了生机与活力。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交流和人员往来急剧增长,大大加速了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激荡,使世界文化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现象。这种国际大背景必然会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1、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也使中国主体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实行对外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变当代中国命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敞开国门、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混进来垃圾和糟粕,国外各种敌对势力更趁此机会对我进行文化渗透。这就使得各种思想文化,包括历史和现实的、外来和本土的、进步和落后的、积极和颓废的,在相互间产生了复杂的矛盾运动,使中国主体文化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由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时间尚短,也由于苏东剧变后世界总体上西强我弱,在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经验和能力上仍有不足。如何在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乃至对抗中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长期面对的一项重大考验。
  2、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遇到新的挑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过长期探索后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大大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但是,在市场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民群众在总体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群众的具体利益上产生了差异,从而也导致了文化诉求上的不同,推动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对维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体地位构成了新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转型尚未最终完成的情况下,经济的震荡对文化领域的冲击尤为猛烈。
  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中国信息化进程,同时也催生了众多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对于当前文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于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文化产品的传播速度大幅度提高,民间的各种隐性文化也逐步显现出来;依托新兴技术手段,新的文化载体、文化产品、文化业态不断涌现,人们的文化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何加强对新文化现象的管理和引导,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兴文化形态中起主导作用,已成为中国文化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以上情况表明,在当今社会,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多样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又带来新的危险。对于文化多样性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不能单纯采取堵截的办法,而应加强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实现趋利避害。因此,越是文化呈现出多样性趋势,越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
  二、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的内核和基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使中国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同时并进的巨大挑战。这一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和风险的高发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变动剧烈,各阶层群众受益程度不同,社会消极现象增多等种种因素,人民内部矛盾有新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许多群众处于困惑和迷茫之中,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敌对势力打着“民主”、“自由”、“人权”和“民族”、“宗教”等旗号,加紧对我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以图破坏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改变中国的文化面貌,进而颠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意志、凝聚人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把全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冲破当前的发展瓶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 “硬件”的竞争,而且包括民族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等“软件”的竞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技术优势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双重压力,更要通过努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使自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激励全民族奋斗意志,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使中国在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占领精神上的制高点。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的竞争。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增强民族文化在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文化实力特别是对外影响力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制约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要的任务。一种文化的吸引力,取决于这种文化中蕴涵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精华,是当代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根本所在。因此,对外宣传当代中国文化,首先就要宣传这一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在世界上树立中国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原则和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国际形象,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当代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而以当代中国的优秀文化影响世界,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知。
  总之,在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复兴大业,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论,更不是可有可无的陪衬,而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任何社会的价值观念都是由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基础上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所当然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区分先进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有力武器。无论是外来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都有其与当代中国相适应的积极方面和不相适应的消极方面。因此,吸收外来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都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结合当代中国实际,鉴别其优劣真伪。面对国外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保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成果,从而也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华优秀文化的结合,锻造出当代中国的新文化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其中既包括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也包括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国家昌盛、社会进步、世界大同等价值追求,还包括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上述目标的奋斗中留下的精神风范。这些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是当代中国文化中最可宝贵的部分,在文化多样性浪潮的冲击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文化和精神财富必将在人民群众的对比和鉴别中焕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摆在党的宣传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作为一名党的文献工作者,深感其中责任重大。我所在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担负着编辑、研究、宣传党的思想理论成果和党的主要领导人著作、生平、风范的重大任务,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负有重大责任。多年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先后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党的重要文献,撰写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记和年谱,拍摄了一批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思想生平以及党和国家发展历程的电视文献片,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理论、文化和精神内涵。这些重要成果,已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文献工作也必将随之而发展,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时期党的代表大会与文化建设理论演进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武国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如何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十分重要。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战略目标的文化建设,成为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初步勾画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强调了“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并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教育、科学和文化,而思想建设主要是指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十二大报告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建构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初步框架。其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为后来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所遵循,并在这个框架内依据新的社会实践充实进新的内容。到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其内容更加实际和丰富,文件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经验作了新概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已经基本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根据十二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概括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核心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中的相关表述是一致的。
  十三大以后,国内外都发生了重大政治事件,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努力纠正“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以及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基础,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了全面概括,提出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和整个世界的大局的高度,全面、历史、发展地进行了考察,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重要思想,更加全面地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 本方针和重要措施,全面部署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单列一章加以强调。报告阐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十五大报告提出: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认为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二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教育和科学,这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三要积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这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四要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这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此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和领导人讲话,开始更多地使用“文化建设”这一概念。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在十五大报告基础上,以“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为题,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阐述更为系统、全面。内容包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六个方面,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政策和要求。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部分讲了四个方面,采用“社会主义文化”的提法,没有强调“中国特色”;还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概念,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战略任务提出来;还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中华文化”、“文化权益”等纳入党代会报告,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内涵。2011年刚刚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次将中国要走的文化发展道路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既是对新时期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取得的经验与成就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今后我们要坚持的文化发展道路的总结归纳。
  综上所述,新时期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特别是十五大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建设理论不断创新,推动着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强,内容不断丰富。主要体现在:
  1、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和性质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中,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和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为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等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2、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深化。中共十六大从综合国力的高度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七大报告提出三个“越来越”,即“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还首次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强调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在十七大报告基础上提出四个“越来越”,新加上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表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3、对中国传统文化作用认识的深化。十四大和十五大报告都讲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又要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在此基础上,十六大和十七大的报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还首次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把优秀传统文化定位在共有精神家园重要支撑的地位,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这个论断基础上,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四个必须”之一,表明我们党对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认识有了极大提高。
  4、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十四大和十五大报告都讲到“文化体制改革”,但基本上都是一句话。到十六大报告,才厘清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相应地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任务,标志着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由过去单一的文化事业建设转变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举。之后,十七大报告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行了清晰概括,并将“文化生产力”概念写入党代会报告,使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全面推进。
  5、注重增强国际影响力。从十五大报告开始,文化建设的目标有了走出国门、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定位。十五大以前,讲精神文明主要还是立足于国内,自十五大开始,特别是十六大和十七大,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则有了更高要求,即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吸收外来营养的同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现自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 柳建辉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文化建设问题,并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吹响了坚持科学发展的新号角。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必将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历史。以这次全会为标志,中国文化建设也必将迎来又一个繁荣发展的春天。在国史研究中贯彻全会精神,应当深入研究和总结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重大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充分肯定文化建设成就与正视存在问题、切实解决问题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从成立之日起,它就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如《决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这个宏观判断和肯定基础上,《决定》用“五个坚持”列举了中国文化建设在各个重要领域取得的成绩,并归纳为“两个显著”,即:“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 了强大精神力量。”
  上述成绩有目共睹,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学习中,我们需要加深理解、准确把握,宣传中需要理直气壮、讲足讲透。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决定》在精辟分析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强调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同时,十分清醒、明确地指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并列举了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切中时弊,归纳到位,确实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问题在于,当我们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时候,确实存在一些讲成绩多、讲问题少,阐述经验多、研究问题少,讲宏观思路多、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少的现象。所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确实有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充分肯定中国文化建设成就与正视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解决好的关系。这个关系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从历史上看,尽管我们常讲成绩要讲够、问题要讲透,但实践中又往往出现成绩讲不够、问题讲不透的情况。作为国史研究工作者,我们理应清醒,尽量避免和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对《决定》实事求是地列举的八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地、分类别地、根本性地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因为有的矛盾和问题已经积累多年,不仅不容回避,而且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处理不好会影响未来。如《决定》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这些问题就属于积累多年,不容回避,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处理不好会影响未来的大问题。对此,我们不应有丝毫的盲目乐观或懈怠拖延。解决这个问题,急不得更慢不得,既不单纯是个经费投入的问题,也不纯粹是个精神领域的问题;既不单是执政党的问题,也不单是社会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大问题,需要在推进文化发展繁荣中综合解决,常抓不懈,并与解决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秉持科学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建设规律的关系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未来面临的任务,科学总结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任务,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决定》是世情国情党情的需要,党内外欢迎,国内外瞩目。正如《决定》所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决定》突出阐述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目标和任务。中国既是文明古国,又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更不是世界强国。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中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前,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或文化强市的目标,从国家层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口号,是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重大决策,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面对这一宏伟目标,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繁重任务和复杂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而且要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相联系。《决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并没有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而是强调全党全国要共同努力,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明确制定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这是务实之举,体现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也是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结果。这里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建设与建成的关系,即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牢牢把握胡锦涛提出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要求,切忌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一些华而不实,盲目求大,贪多求快,重投入、轻效益的口号和计划。从长远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光荣、责任神圣、任重道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内涵丰富,不能单纯认为越大越好、越快越好、越高越好、越亮越好,应该在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精神财富的积累和软实力的提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该在制定文化建设规划时,把解决当地群众的急需的民生问题摆在更加优先突出的位置,防止出现一边是还不富裕的物质生活,一边是超前的高档的文化设施,造成物质生产成果的滥用和浪费;造成新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总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尤其需要我们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评价标准,强化领导责任,提高民众素质,形成广泛社会共识。这就是《决定》第九部分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的用意所在,我们应该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星星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第一次正式提出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丰富和完善,是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体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确道路。以《决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研究新中国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对于我们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文化从总体上说,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它既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也与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意识形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既要记取历史上混淆思想问题、学术问题、艺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界限的教训,也要防止和克服忽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丧失政治警觉的倾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坚持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协调发展
  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有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商品属性、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这是新世纪以来对文化属性的新认识。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建设与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文化需求的差距相当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积极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市场的关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必须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高度重视其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第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大众的关系,坚持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为基本任务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防止和克服文化发展中脱离群众的倾向,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要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科技课题,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先进技术支撑现代文化装备的研制和自主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要根据网络设施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第六,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繁荣与政府监管的关系,坚持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文化大发展,必须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党和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领导与监管。要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要加强和改进舆论导向、舆论监督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第七,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有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和辩证扬弃是其相对独立性的重要方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警惕和反对厚古薄今与文化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第八,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坚持推进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
  当今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愈益发展。一方面,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国外一切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崭新形象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感召力和影响力。
  深刻认识中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刘国新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对其紧迫性也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既充分肯定中国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备的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同时着眼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深入分析了中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决定》列举了八个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综合反映出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带来的挑战
  实践证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的时候,人们主要用于物质消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物质和精神消费基本同等;人均GDP到5000美元以后,消费结构发生重大转移或者调整,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是井喷式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中国2010年人均GDP是4300美元,沿海地区普遍达到4000美元以上,一些沿海中心城市达到七八千甚至10000美元左右。 人民的文化需求和鉴赏水平在新世纪以来有了大幅度提高,而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都难以满足人民的需求,是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少数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以大众传媒最广泛的电视为例,中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已经达到97.62%,2010年中国播出电视节目274万小时,生产电视剧14685集,时数和集数相当可观。2010年笔者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的“政府奖”评奖,电视剧《金婚》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大家深感像这样思想性好、艺术感染力强、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够多,经典更是太少了,甚至有的经典作品被搬上荧屏之后,反而失去了原本的光彩。所以,繁荣文艺创作,让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精品脱颖而出,为人民奉献丰富的精神食粮,活跃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党的政策所要求的,也是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方面,表现在市场竞争中的不适应,特别是在体制机制上。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单位属于“事业单位”,由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按照政府财政拨款的多少划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体制决定了“多给多干,少给少干,不给不干”的局面。市场经济以后,文化院团大多难以适应,不少甚至到了无戏可拍的地步。更为尴尬的是,我们的事业单位在对外国际文化交流中找不到对等的机构和称谓,以至于无法进行版权交易。深化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道德滑坡,使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事实证明,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全面协调的社会进步,更不会简单地推进人的全面进步。涉及法律问题的可以用强制的手段制裁,诸如“瘦肉精”、“毒豆芽”、“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对于道德层面的不良社会现象,只能用教育的方法加以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西方妖魔化中国从未停止过。据统计,在前不久《纽约时报》的51篇报道中,占16%的文章是宣传“中国威胁论”的。尽管中国领导人自2004年起就不断地宣传和平发展理念,说明中国不会走传统大国崛起的老路,中国的发展只会给世界带来好处。但妖魔化中国的言论仍不绝于耳。因为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偏见,偏见通过加深了解自会消除,而在于中国迅速崛起和彼消我长、彼降我升的态势引起敌对势力的恐慌和不安,会加速他们的攻击与渗透。各种攻击和渗透会以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出现。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新特点,在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的时候,注意民族优秀文化空间被挤压,舞台被占领,主流影响被削弱,切实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同时,中国文化走出去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走出去的形式还不多,经常性的项目是政府间以及与国际文化机构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近些年比较大的项目是孔子学院,中国已在海外建立了322个孔子学院。短期项目是举办“中国文化节”、“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其实,我们可作为的领域很多,比如,我们出版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2010年共出版图书32.8万种,604.7亿印张,图书版权输出引进比从2003年的1:9缩小至2010年的1:3。但缺乏精品,尤其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产品。再比如,近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2010年艺术品成交总金额达到1694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之一。但我们还没有掌握话语权和主导权。目前的总体形势是我们的进口仍然远远大于出口,不但与成为一个文化贸易大国的距离还很大,就是与我们的实体经济相比,也有很大差距。2009年中国的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为12016.7亿美元,而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到2010年才只有143.9亿美元,只相当于前者的1.2%。总之,中国文化走出去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思维方式、交流渠道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英国《金融时报》关于国家软实力的最新排名,中国排在第8位,得分为30.7。美国仍居首位,得分为87,超过中国56.3。日本排在中国之前,为第7位,得分31.8,超过中国1.1。这个排名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不相称的。以至于在一些世界性议题的提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我们还没有居于主导地位,还没有发挥一个世界大国的应有作用,这和我们的文化建设水平不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决定》提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四、现代化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
  网络空间现在被称为是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截至2011年12月,中国网民数达5.13亿人,普及率达到38.3%,手机网民达到3.56亿。网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很多人根本就不关注主流文化,只沉浸在虚拟空间,这对文化的传承无疑是一种挑战。舶来的网络游戏中,充斥凶杀、色情。针对于此,国家加大了软件开发的力度,在游戏中加入了互助、敬老、团结友爱的要素,但要真正占领市场,还需继续努力。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培养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近年微博异军突起,境内50余家网站的微博每天更新帖文达2亿多条。微博具有迅捷、广泛、交互的优势,在反映社情民意、丰富信息服务、发挥舆论监督上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因其门槛低、匿名等特征,带来了网络暴力、网络恶搞、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等不端行为。这些行为不仅瓦解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而且危及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威胁社会的公共秩序和舆论风气,乃至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一方面探索自律、他律及技术保障三位一体的管控模式和防堵机制,另一方面采取正面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各地政府也相继开通微博信息发布,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开设了4万多个微博账户,以壮大网络文化主阵地。
  数字化也面临同样的挑战。“十一五”期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51亿元,平均每年增幅接近50%。其中,手机出版、网络游戏出版和互联网广告三项产值均超过300亿元。2010年数字出版产业占新闻出版总产业比例接近10%,成为新闻出版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据统计,中国目前拥有网站183万个,其中约有30%的网站或多或少地从事互联网出版业务,而获得批准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企业仅有380余家,约占总数的0.063%。而且,基于数字、网络、3D、4D、高清、,多媒体、虚拟展示、激光显示等多种高新技术应用的新型文化表现形式及其产品的开发应用也是一个极其可观的市场。可见数字化的前景多么广阔,管理和引导的工作有多么艰巨。
  如果说,数字出版我们还有较大差距的话,那么,电子书包我们则刚刚起步。电子书包集教育内容、教学平台和学习终端于一体,承载电子教材、教学资料与虚拟教具,可成为多种终端设备访问的数字化教育系统,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现在世界各国争相开发,已成为 全球范围的热点。据悉,中国部分地区和出版单位已经开始了相关的试点工作。电子书包不仅在物态上彻底减负,而且在内容上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式。中国现有在校学生3.2亿多人,电子书包市场总价值超过千亿元,有专家估计,未来产业发展规模可能会10倍于此。这是一个既有利于国民教育,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双赢结果。
  总之,深刻认识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
  从行向“社会主义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凤城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是依据时代和实践的新发展新趋势作出的战略部署。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依据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思想的合乎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正值中西文化孰优孰劣论战正炽之时,早期的共产党人依据初步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超越东方文化派隆古抑西式的崇古和西化派隆西抑中式的崇洋,阐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路――行向“社会主义的文明”(瞿秋白语)。当然,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民主革命,新文化不能脱离这一时代和实践要求。换言之,作为最终“行向社会主义文明”的准备或第一步,必须发展与民主革命要求相适应的文化。随着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化和革命经验的积累,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阐述了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目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启动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文化建设的目标自然是社会主义。那么,如何界定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目标追求?对此,没有专门文件说明,但是,通过当年的文献和文化建设实践还是能够梳理出主要之点。概言之,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彰显人民性、阶级性、革命性和战斗性,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培养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品质的革命事业接班人为目标。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改变了过去偏重于强调文化的配合作用、配角定位和意识形态功能的思路与认识框架,高度重视文化自身的主动性、独立性、战略性地位与作用,先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战略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之后,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率先提出并反复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把“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1982年中共十二大,引人瞩目的内容之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阐述。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此后,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和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先后作出两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199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战略目标,中共十五大加以郑重确认和阐述。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此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舆论宣传中的热词,并视不同的语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替使用。因为,两者的内涵基本上是相同的,均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区别在于,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当然,言说精神文明时,偏重于理想信念和道德建设,言说文化建设时更集中于文化事业本身。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一思想为中共十六大明确阐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十六大提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文化发展观与时俱进,其突出特点是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出发审视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同以往党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阐述相比,十六大报告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新的认识和思路:一是从发展先进文化的角度总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局;二是阐述了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三是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四是明确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要求。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制约,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共产党主要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属性。改革开放后,单一的意识形态视角逐渐被突破。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和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所带来的敏感性、复杂性等因素的作用,文化领域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维、体制和做法上,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因此之故,文化体制改革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并且付诸实施,但局限于外围和浅层次上。这其中,对文化具有市场属性、产业属性的确认十分关键,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这一观念的树立,便不可能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发展思路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因为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十六大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最终明确了这一文化发展思路。到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系统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中共十七大在继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党在文化发展方面的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和任务,并突出强调了改革创新之于文化发展的意义。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正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积极探索文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一方面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战略思想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发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依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战略选择。所谓世情,就是全会所分析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所谓国情,就是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呢?《决定》的回答十分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指导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其次,主要方针或原则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最后,目标追求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责任编辑:杨文利]

标签:笔谈 全会精神 中共 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