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求职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转变]新教学模式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求教师要改变那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针对本地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试用的情况,本文拟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行为转变。?
  
  一、 由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虽已提出了很久,但在教学中很难实现,教学过程往往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新课程倡导教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气氛。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它要求教师从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的改革同步进行。新课程要求教师每教授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应改变以往教师先按照教材体系导出结论的模式,而是通过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实验和概括,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例如新课程初一实验教材(人教版)在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时,先提出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事实上,这一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因为运动的结果与行走方向有关,为此,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学生可通过画数轴对四种情况进行讨论,再探索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新课程就是充分考虑了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观察――实验――探索――找规律,充分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局面,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的状况。?
  
  二、 由注重“传授”向注重“引导”转变?
  
  课程目标的个性和弹性化是目前国际数学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很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角色不应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而应成为挖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引导”。它强调了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正确“引导”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强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支持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可接纳的、具有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教师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和学生一道追求真理,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字母表示数》一节中,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我设计了用火柴搭正方形,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方形的个数与所用火柴的数目之间关系的题目。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并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从中学到了很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由注重“模式”向注重“个性”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努力形成教学个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里所指的创造性,主要指首先是在教材处理上,教师要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要针对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作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其次是在优化教法上,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再次是在个性风格上,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就可以实现“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目的,使每个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兴趣,使每个学生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而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要求更高了。?
  
  四、 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
  
  所谓重视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甚至让学生去背一些所谓典型习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扼杀了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对知识、思想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例如,我们在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先让学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存在何种关系,即举一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然后让学生用求根公式探索并证明得到的一般性结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注意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到蓬蓬勃勃的课程改革之中,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标签:新课程理念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