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日记 > 正文

中美竞争共存的演变趋势 适应与选择,竞争与共存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金?与萧乾夫妇的《尤利西斯》中译本自出版起就备受关注,成为翻译界的研究热点。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以多维度转换程度、读者反馈和译者素质为评价指标,探析风格迥异的两个译本如何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实现长期竞争与共存。
  关键词:《尤利西斯》;金?;萧乾夫妇;竞争;共存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1-0064-05
  
  
  一、引言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写于1922年号称“天书”的《尤利西斯》(以下简称“《尤》”)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最优秀的小说之一。1994年,中国同时出现翻译家金?(以下简称“金译”)与萧乾夫妇(以下简称“萧译”)的两种译本,至今仍在译界、文学界占据重要地位。由于两种译本风格截然不同,十几年来许多学者做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全新视角探析两种译本为何能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长期竞争与共存。
  二、生态翻译学概要
  生态翻译学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基础,将“生态环境”、“适应/选择”、“适者生存”、“汰弱留强”、“共生互动”等一系列生态术语和概念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2]1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2]3“翻译生态环境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3]
  成功的翻译是译者成功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
  
  
  
  性选择的结果,评价翻译主要看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所谓“整合适应选择度”,是指译者产生译文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适应”的程度和继而依此、并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 [4]144,其评价和测定指标概括为:多维度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
  三、竞争与共存
  竞争:1993年底,金?在台湾翻译出版《尤》的上卷。1994年4月,萧乾与金?同时在大陆翻译出版了《尤》的上卷。1994年10月,萧乾夫妇的《尤》全译本率先出版(译林出版社);1996年,金?译的全译本也接着上市(人民文学出版社)。两种译本的译者都有赶译,萧译赶得更匆忙些。金?在译后记中表示:“现在虽称杀青,仍觉并未达到十分满意的程度……可惜出版业强调时机,尤其在最近两年来出现了竞争的情况下,不允许慢慢地精雕细作。”[5]1066同时,两家出版社也都争先恐后地出版,译林出版社还一度举办相关国际研讨会及签名售书等活动进行宣传。如此,“同类题材译品的可比度就会增大,竞争也自然会加剧。”[6]近年来翻译愈趋职业化、商品化,同业间竞争愈加激烈。文学界、翻译界对两种译本的评价褒
  
  
  
  贬不一,都有所倾向,对读者和后来的研究者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共存:两种译本并存竞销局面由此形成并持续至今,但并未取代彼此,由生态翻译学可知,译者和译品共同遵循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不同的译本、不同的译文由于它们适应了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对象,因而又有可能共存共生。”[2]3金译与萧译正是分别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实现了不同的翻译目的,满足了不同的读者期待,因此共存共生。
  四、译本评析
  总的来说,金译本以原作为中心,更紧贴原文的形式,努力传达形式的意义,以便读者尽可能多地获得原作的信息。金译对原文的意义把握更准确、表达更忠实、风格更贴近。“萧译以读者为中心:每一个情节有所转折的地方,前后呼应的地方,都要作出提示性的注,译注中甚至包含一些个人的理解和分析。”[7]85萧译本注重可读性,目的在于化开迷津,让广大中国读者读懂《尤》。
  (一)多维度转换程度
  首先,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了金?和萧乾夫妇三位译者;其次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多维转换程度成了评判和测定译品‘整合适应选择度’的第一个关键。”[4]145“相比较而言,适应转换的维度越多,选择的适应性越高,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也才有可能相对地越高。”[4]146生态翻译学提出“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过程中的转换不限于此,但‘三维’应该是最主要的。”[4]142
  1. 语言维
  “语言维”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该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4]134
  SL: He thought that he thought that he was a Jew whereas he knew that he knew that he knew that he was not.
  金译:他想他想他是犹太人,而他知道他知道他知道他不是。
  萧译:他[布卢姆]认为,他[斯蒂芬]在想他[布卢姆]是个犹太人;同时他[布卢姆]知道,他[斯蒂芬]晓得他[布卢姆]明白他[斯蒂芬]不是个犹太人。
  金译严格遵照“等效原则”,译文适应原文,同样进行模糊处理,保持原文艺术特色,即不为读者化开迷津,引发读者自己思考其中的人物关系。相比之下,萧译更加适应译语,以读者为中心,通过括号里的注释阐明句义,帮助读者理解,可读性较强。
  2. 文化维
  “文化维”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上和内容上往往存在着差异,为了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4]136
  SL: He would never have spoken with the Eternal amid lightings on Sinai"s mountaintop nor ever have come down with the light of inspiration shining in his countenance and bearing in his arms the tables of the law, graven in the language of the outlaw.
  金译:他决不会到西奈山顶的雷电阵中去和神明对话,也决不会满脸放射着灵感的光芒从山顶下来,怀中抱着用忘命者的文字镌刻着律条的石版。
  萧译:他决不会在雷电交加中在西奈山顶与永生的天主交谈。更永远不会脸上焕发这灵感之光走下山来,双手捧着十戒的法版,而那是用亡命徒的语言镌刻的。
  “The tables of law” 是摩西在西奈山领受的两块刻着十戒的石版。该短语出自《出埃及记》,此处萧译比金译更适应原文,注意原语和译语文化差异的同时准确传达了原语中的圣经文化典故意义,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正确理解原文。
  3. 交际维
  “交际维”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4]138
  SL: Two sheets cream vellum paper on reserve two envelopes I was in Wisdom Hely"s wise Bloom in Daly"s Henry Flower bought.
  金译:两张奶油色羊皮纸一张备用两只信封我在威士顿•希利公司那时周到的布卢姆在达利公司是亨利•弗腊尔买。
  萧译:聪明的布卢姆(亨利•弗罗尔)在达利商行买了两种奶油色的仿羔皮纸(一张是备用的),两个信封,边买边回想着自己在威兹德姆•希利的店里工作的事。
  原文是表述布卢姆意识流的文字,看似混乱,属不规则叙述。这种新颖的写作方式营造出陌生化的效果,体现原文的艺术手法并加深读者感受。对比原文译文可知,金译基本按照原文语序翻译,尽量贴近原文。而萧译重组句子,并加上了两个逗号和一个括号,将主人公混乱的思想意识变得正常有序,有利于读者理解,实现了原文的交际意图,但丢失了原文意识流的艺术特色。
  4. 作者
  《尤》作者詹姆斯•乔伊斯在1921年就曾自鸣得意地断言:“我在这本书里设置了那么多迷津,它将迫使几个世纪的教授学者们来争论我的原意。”[8]“乔伊斯对翻译他的作品有个苛刻的要求:‘一字不改’。”[9]“《尤》可以说是乔伊斯尽情进行形式实验的场所,从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梦境与幻觉,到新闻体、戏剧体、教义问答体,以及词语变形、句式变化等。”[10]著名乔学家魏尔登•桑顿曾称赞道:“我的确很难想象另一种译本能像金的译本那样忠实于乔伊斯虚构的各种目的,不管大的还是小的。”[7]84由此可见,作者希望译作能尽量向原作靠拢,保持原作的艺术特色和高深迷津,引发学者争论及读者思考。因此,相比较而言,金译本比萧译本更好地适应了作者,更多地保持了原作风格。
  5. 委托人及出版者
  1979年,著名作家和翻译家袁可嘉在主持编写《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时,邀请金?翻译《尤》,金?用半年时间翻译了其中一章。后来,金?到了美国,受到乔学家雷诺兹和乔学泰斗艾尔曼等人的鼓励和帮助,才最终决定翻译全书。[11]金?在译者前言中说道:“我的目的是尽可能忠实,尽可能全面地在中文中重现原著,要使中文读者来获得尽可能接近英语读者所获得的效果。” [5]7其翻译原则适应委托人的要求,即翻译《尤》是向中国人介绍这部作品,让中国人欣赏乔伊斯,了解其艺术创作手法,实现了翻译目的。1989年6月,译林出版社原社长李景端诚邀萧乾夫妇翻译《尤》,既传播人类文化又渴望商业利润。萧乾夫妇在译序中说:“作为初译者,我们的目标是,尽管原作艰涩难懂,我们一定得尽最大努力把它化开,使译文尽可能流畅,口语化。”[8]由此,“可读性”成为译者与出版社双方共同希望达到的效果,最终大获成功,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
  (二)读者反馈
  这里的读者除了一般读者和专家读者之外,还包括有关翻译活动的委托人、译品的出版者和评论者等,实际上是对“市场反馈”的评价。下文分别从出版印数、读者反应、采用情况、取代更替方面予以评析。
  从商业角度来讲,译林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都是赢家,译林更胜一筹。金译本卖了4万本;萧译本则卖出了十几万本 [12]53,“1995年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从1994年出版全译本以来,第一版精、平装两种版本曾印刷5次,合计印数15万册。第二、三版修订本,至今又印刷4次。累计总印数将近20万册,单本获利超过200万元。”[13]
  一般读者偏好萧译本,而在专家读者看来,金?遵照“等效原则”,忠实原作,体现《尤》的风格并实现作者意图,以便读者尽可能地多获得原作的信息。同时作为“天书”中译本的第一人,金?凭借《尤》在文学界和翻译界也赢得了赞誉。“萧乾和文洁若运用生动流畅的文学语言、大量的注释和其他种种手段,达到了他们化开原文,使译文尽可能流畅、口语化的目的,不仅为读者阐释了乔伊斯,也为研究者提供了诸多方便。”[12]55
  从繁荣文学传播文化的角度看,两个译本都使一本即使本族语者也难以完全理解的英文著作在中国一度成为畅销书,对文学研究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小说中意识流的艺术魅力。“不同译文的出现,正是文化交流新气象成熟的一个标志,对于读者和翻译界是一件大好事。特别有意义的是,读者将会发现,同一著作的两种译本,竟能有这么大的差异……这就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界。”[14]在翻译研究上,两个译本无疑为翻译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绝佳样本,三位译者的翻译思想及翻译策略都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近年来,以《尤》为题的学术研究不计其数,涉及文学翻译等诸多方面。仅以中国知网为例,与《尤》有关的学术论文达378篇(1979至2011年)。
  翻译的“价值判断体系会因时间的变迁和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并非恒定不变”。[15]虽然出现了诸多《尤》的新译本,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李虹译本;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推出的章影光译本;京华出版社的纪江红译本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李进译本等等,”[7]85但是金译本和萧译本仍占据主要地位,新译本从未能与旧译本相提并论,更不用说取代或更替。“译著长期受欢迎,可以说这也是从‘市场反馈’和‘适者生存’、‘适者长存’的角度,对这些译著‘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作出了脚注。”[4]150
  (三)译者素质
  翻译实践告诉我们,翻译的成功与否,译品的质量如何,归根结底还是译者本身的素质问题。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一种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因此它特别强调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与译者素质的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的高低,应当与译者素质的高低成正比。译者素质包括:双语能力、跨文化敏锐度、翻译主题熟悉程度、翻译生态环境判断能力、市场洞悉度、背景知识、翻译经验和工作态度等。[4]152同时,良好的译者素质也保证译者能很好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金?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著有《论翻译》与《等效翻译探索》等学术专著,在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界占有一席之地。在译著上,《尤》1993年获台湾读书人最佳书奖,1997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1998年获得新闻出版署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作为国际著名乔学研究专家,他是第一个被授予爱尔兰翻译家协会荣誉会员称号的亚洲人,被学界称为学者型翻译家。金?翻译《尤》历时16年,“曾西赴牛津向博大精深的《乔伊斯传》作者、当代最出色的乔伊斯研究家艾尔曼教授请教;西渡太平洋,在弗吉尼亚州的夏罗思韦尔城每周跟乔学家凯罗格碰头,一边用午餐,一边讨论《尤》里边的种种问题;同样,译者还跟另一位乔学家桑顿常在一起讨论、切磋,更不用说在各种学术场合与更广泛的学者讨论哪怕一个最细微的文本问题。”[15]
  萧乾是著名的记者、翻译家、作家,曾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有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萧译《尤》历时一千五百多天,曾荣获“国家图书奖”提名。据萧乾《叛逆•开拓•创新――中译本序》:“在专业方面,关于音乐我们多次请教过孙明珠和刘国纪,医学方面麻烦过李璞和姜波,经济和法律方面经常向祝友三和易家祥请教,天文方面则向林盛然请教过。在语言方面我们麻烦的朋友就更多了。全书使用希腊文和拉丁文处很多。我们主要请教的是老友杨宪益。梵文及佛学则多次请教过季羡林教授。阿拉伯文曾请教过李玉侠,法文请教过夏玫,意大利文请教过吕同六。古汉语方面请教过吴小如教授。”[8]
  由此可知,金?与萧乾夫妇在双语能力、跨文化敏锐度、翻译主题熟悉程度、背景知识、翻译经验、工作态度上不分伯仲,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了正确的译者;同时不同的翻译目的与翻译原则使译者们分别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选择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两种译本也实现了各自不同维度的转换,赢得不同读者群的积极反馈,并体现了译者娴熟的翻译水平与技能。“译者与译品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使其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法则面前利害一致。”[2]金?与萧乾夫妇的《尤》中译本均填补了空白,在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共存。三位译者也通过《尤》的翻译阐释了各自的翻译原则,体现了翻译造诣,并因译介“天书”而永载史册,成为值得后代学习的榜样。
  五、结语
  至今,《尤》的这两个译本仍同时享誉文坛与翻译界。虽然两个译本风格不尽相同,但三位译家都凭借高深的译者素质进行适应与选择,实现了多维度、不同程度的适应,并获得积极的读者反馈,长存并适存于翻译生态环境。两个译本之间的比较
  与竞争推动了译学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爱华.生态视角翻译研究考辨――“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面对面[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75-78.
  [2]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M].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上)/1996(下).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62-67.
  [7]罗丹.《尤利西斯》三个译本的比较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84-87.
  [8]萧乾,叛逆•开拓•创新――序《尤利西斯》中译本.[EB/OL].[2012-01-10]. https://zhfx163.blog.163.
  com/blog/static/6064212120112934924194/.
  [9]Ellmann, Richard. James Joyc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692.
  [10]仝亚辉.《尤利西斯》的意识流语言变异与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58-64.
  [11]王振平.执着严谨,译如其人[J].语言文学研究,2004(1):94.
  [12]王振平,任东升.目的与方法――对《尤利西斯》两个中译本的再思考[J]. 外语研究, 2006(1):52-56.
  [13]李景端.翻译编辑谈翻译[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262.
  [14]金?.《尤利西斯》译后三题[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8):1-5.
  [15]Bassnett,S.& H.Trivedi.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9.
  
  (责任编辑 刘知国)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Competition and Coexistence
   ―Exploration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Ulysses”
  WEI 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Ulysses” , one translated by Jin Di and the other by Xiao Qian as well as his wife Wen Jie-ruo,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since their publication and become a popular research topic in translation circle. Based on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multi-dimensional conversion degree, reader"s feedback and translators’ quality as evaluation criteria to explore how these two versions with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styles can realize long-term competition and also co-existence in their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Key words: “Ulysses”; Jin Di; Xiao Qian and his wife Wen Jie-ruo; competition; coexistence
  
  
  (上接第63页)
  [16]老舍.文学创作和语言[M]//老舍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658.
  [17]鲁迅.人生识字胡涂始[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96-297.
  [18]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1831.
  [19]老舍.戏剧语言[M]//老舍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80.
  [20]老舍.我的创作经验[M]//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290.
  [21]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M]//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208.
  [22]金汕,白公.京味儿――透视北京人的语言[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66.
  
  (责任编辑 周彬琳)
  
  “Extracting the Essence of Vernacular”
  ―Lao She’s Language Arts
  WANG Xiao-qin
  (School of Literatur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7, China)
  Abstract: Lao She had a unique and persistent aesthetic pursuit in language, who advocated that we should “learn language from life” and “extract the essence of vernacular”. He also thought that “beauti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are refined from heart”. Therefore he had a distinct language style: using pure oral language and combining it with Europeanized sentence patterns, which is both philosophical and rich in musical beauty. Lao Sh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literature language in 20th century.
  Key Words: Lao She; language arts; aesthetic pursuit; distinct style

标签:共存 竞争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