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谈初中学生的文学素质培养】初中学生必背文学常识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具备文学素质,对一个人非常重要。文学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洞悉社会 生活的某些现象和本质,启迪净化和升华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素质。初 中学生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许多正面的干预和引导,更多地阅读世界文化的优秀 文学作品,不失为培养学生人品与文品的一条坦途。因此,探索培养初中学生文学素质的途径,尤为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学素养 ; 语文教学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如果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教育己任,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阵地。在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文学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们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保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营构特殊的人文语境,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文学素养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语文的教育则必然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 ?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应该说这和古代语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一直把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作为自己的己任。目前我国教育界把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教育又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个性和文学素养培养结合起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辩证法的要义告诉我们: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创造人;文化学就是人学,文化就是人化。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创造物。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特殊使命。因此探索“语文课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
  首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广泛阅读,开阔视野,积累丰富的新知识,保持对时代的敏锐、对生活的新鲜感以及思维的张力,并把这种新鲜感带进课堂,融入讲授过程中,传递给学生,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诱发学生思考、分析、发言、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以往教师的满堂灌。如,在讲孟子的文章时,有这样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腹,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同学们理解了这段话的含义后,让大家结合现实谈自己的感受,一个人如要成大器,是否如孟子所说,必须经得起苦难,受得住磨练?有的同学提出“逆境出人才”的观点,并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实例来旁征博引,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教育家海伦凯乐,音乐家贝多芬等。还有的同学提出,在现代社会,“成功是成功之母”,顺境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等,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这样,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挖掘教学内容,领悟语感。?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因此,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使学生领悟语感。?
   1、体味语境。语言离开了语言环境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仅是文字符号而已。如《我的老师》第3段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一句中,作者引用“狡猾”写孩子的目光,当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体味出:“狡猾”一词不仅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反而使这个本属贬义的形容词平添了机警、聪慧和乖巧的词义。 ?
   2、品味语言,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语感。如教《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时,教师变读有关句子,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语词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用脚”说明行动艰难;“努力” 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这感人的父子深情。?
   3、扩展教材内容,强化语感。如《变色龙》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教学时,可设想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时巧遇将军的哥哥,两人进行了对话要求把小说的情节续写下去,对话要符合人物性格。分组讨论并写出对话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对上讲台表演。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语感,从而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
  第三,转变教学方式,轻松主动学语文。?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
  1、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并努力把外在的兴趣引向内在的兴趣。?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尽可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将个人爱好、思想感情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课堂教学既呈现出语文教学的共性,又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锻炼其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第四,在抄写、仿写、改写、积累的训练中,转化语感。?
   不但要重视常规的“写”,更要重视抄写、仿写和改写,因为它们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写的重要的中介环节抄写是让学生把精彩的段落、优秀篇章照抄下来,目的是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培养语感增强鉴别力;仿写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它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对那些毫无写作兴趣的学生,仿写就是他们写作的引路人。如学习了《爱莲说》,把有关莲的诗句、文章搜集起来,让他们看看读读学学练练,仿写一篇。改写是让学生把一个好的段落或一篇优秀的作品,在反复阅读欣赏领会的前提下,或局部,或整体地按另外的立意,别样的结构或体裁改写。通过“三写”,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会促进客观语言向主观语言的转化。?
  第五,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创新学习,开展好语文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在教学内容上强化了语文的社会实用性。如:新闻发布会、对对联、拟写广告语、错别字普查等专题活动。教学内容设计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生活色彩。其教学方法上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己设计安排以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自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是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第六,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信息,养成独立人格审美趣味。?
  在信息交流创新的今天,要培养学生表达信息的能力。所谓表达信息就是将自己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所感所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出来。说是学生口头自觉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将自己从文本、教师、同学获得的信息,在分析、思索的基础上用普通、文明的话说出所感所悟。写是随笔,随时记录自己所思所感。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捕捉灵感、整理思维、发现美感。有助于师生在文本基础上的心灵沟通、美感体验。更是学生自我形象、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展示。还可以通过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等方式展示自我。如教学《我的母亲》时,我设置了评价人物,让学生在作者评价、教师评价后,说说自己在这篇文章的发现、收获。从而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劳动成果。与他人分享交流。语文课就是生活实践课。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要求。我们就必须像对待人生一样对待语文,必须实行开放教学、生活实践教学。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意识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走出学校后,也能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意愿。学会与别人沟通、交流。在人才辈出、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占有一席之地。表达信息要注意培养学生说写和沟通的技巧能力,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和归宿。?
  总之,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以课文为载体、平台、媒介,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以此开拓视野,增加人生阅历;对于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品味提升,积累人生情感;引导学生热爱母语和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积累健康丰富的人生情感;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在人生路上表达信息,以此展示自我,形成独立的人格意识和审美情趣,增添个人魅力。这样,既落实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要求,也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能成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

标签:素质 初中 培养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