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四海之内皆敌人”】四海之内皆什么也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孔夫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但是,对于皇权来说,却是“四海之内皆敌人”。国人最重血缘和亲情,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之说。然而,当而对唯一的一把龙椅时,“最重”瞬间就会变成“最轻”,乃至成了敌人。唐太宗射杀了兄和弟,韦皇后毒死了丈夫,杨广杀了亲爹,朱棣烧死了亲侄(存疑,或远逃),据说宋太祖是被其弟太宗送上黄泉路的。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写诗劝老娘不要再“食子”了――“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武后读后大怒,很快派人又把李贤这个“瓜”摘了。骨肉相残,血雨腥风,这成了皇宫中的常态。
  皇权的敌人太多了。
  “老战友”是敌人。韩信、彭越、英布是刘邦的“老战友”,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是朱元璋的“老战友”,但都被皇帝作为“罪大恶极”的敌人杀掉了。活着的,常遭羞辱,提心吊胆,苟且偷生。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际上是对“敌人”较为人性化的处置,采取的是“给出路”的政策。皇权能这样做,已经很不容易了。
  臣下是敌人。皇帝最怕有人“谋反”,而有可能成为“敌人”的,恰恰是那些文武大臣。因此,皇权像防贼一样防着这些人。那时候没有窃听器,没有摄像头,但皇帝仍能掌控臣子们的一举一动。明初的宋濂一次请客喝酒,隔了一天,洪武帝问他都请了哪些人,喝的什么酒,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皇帝笑着说:“全对,没有骗我。”令宋濂大惊失色(吴晗《朱元璋传》)。宋朝的军制是兵将分离,将不专兵,为什么要弄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制度?目的也就是防止出现新的“陈桥兵变”。载沣摄国后首先想到要杀掉袁世凯,最后“着即开缺回籍养疴”。将袁世凯“双开”,原因就在于老袁已成了皇权最有威胁的敌人。也许有人会说,皇权没有朋友无法解释历史,比如汉唐“盛世”了数百年,皇权怎么可能尽是敌人呢?皇权之下不可能有朋友,臣子只能以奴才的面目出现。即便如此,皇帝仍是不放心。唐太宗死之前,将兵部尚书、立下累累战功的李世勤贬为叠州都督,然后秘密对太子李治说:“李世勋才智有余……我今黜之,若其即刻赴任,我死后你可亲任他为仆射;若徘徊顾望,当杀之。”你看,忠心耿耿辅佐李唐两朝的一代名将,在皇帝心中,仍是潜藏的敌人。武则天向皇后之位冲击时,遭到朝中重臣强烈反对,唯独李世勤耍滑头,他对高宗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上意遂决。”可见他的意见对于武则天成为“二圣”之一,进而夺取皇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30年后,李世勋的孙子徐敬业举兵讨伐武后,已死了15年的爷爷被武则天“发家斫棺”,抛骨扬尸,剥夺生前一切官爵,不准姓李而恢复徐姓。李世勤死后又成了皇权“最凶恶”的敌人(《资治通鉴》卷203)。
  读书人是敌人。皇权大规模屠杀读书人始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后世有人说赢政太“小气”,只杀了400多个。确实,秦以后出现了多个屠杀读书人的“高手”,朱元璋、朱棣父子都“当之无愧”。唐末黄巢做了大齐皇帝后,有人在大齐尚书省门上写诗嘲讽黄巢君臣,太尉尚让怒不可遏,下令在全长安城搜捕会写诗的人,3000多写诗的人均被杀死,凡认识字的一律罚作贱役(《资治通鉴》卷254)。1645年夏,大西皇帝张献忠命全川举子赴成都考试,待5000多名生员到齐后,将他们全部杀掉,此举几乎将全川的知识分子杀光。杀是最暴烈的手段,而平时主要是严密监控。贞观初年,一次唐太宗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入,得意地说:“天下英雄人我彀中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这句话讲得很经典,“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和圈套)二字更传神。历代皇朝权力巩固后,无不将读书人置入“彀中”,稍有“不规”,便一箭射去,无有不落马的。因为士是社会的大脑,最易看穿皇权的本性和本质。故士子是皇权最不放心的敌人。
  老百姓是敌人。皇帝的天下多是当初领导农民起义夺来的。得了天下后,最害怕民众造反,潜意识里都视芸芸众生为“敌对势力”,为此像管治犯人一样管治百姓。明朝的里甲制度规定,“一切臣民,朝出暮人,务必从容验丁”,且多只能在“不出一里之间”(吴晗《朱元璋传》),回来后还要由里甲长“验明正身”。何哉?就是怕人民串联、结社和聚会。清朝的军队分八旗和绿营两种,八旗为满人,绿营是汉人。绿营多分散在各市集、道口及易闹事的地段,主要任务是“维稳”,防止民变。凡有绿营的地方必有八旗,而且八旗驻军集中,能形成“拳头”,目的是防止绿营兵变。皇权对军队也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皇权下的军队,根本不是什么保国卫民的国防军,而是随时准备镇压人民“闹事”的“皇家卫队”。
  甚至廉洁、行善也成了敌人。刘邦率军讨伐黥布时,萧何在京主持工作。身在前方的汉高祖对他的“老战友”极为“关心”,多次派使者打探相国的所作所为。使者回报说:萧何在后方与百姓打成一片,工作极为勤勉,并拿出自家的财产支援前方,深得民众拥护。刘邦一听感到问题非常严重,一个企图“篡党夺权”、想取而代之的“野心家”的形象,在他脑海里立马出现了。后高人指点萧何,说你这样做“离灭族不远了”,应该强占农田、放高利贷以自污。萧何遵照执行,刘邦闻后十分高兴,说相国这才是“为民谋利”呀(《汉书?萧何传》)。明初大实业家沈万三,出资帮助朱元璋修筑南京城,又欲拿出巨款犒劳明军,皇帝大怒,说这是想腐蚀我大明军队,立刻将他定性为“敌我矛盾”。可怜这个江南首富,由此被籍没家产,发配云南充军,全家被杀数十口,惨啊!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只有在民主和谐制度下才能实现。事例遍天下,不说了。

标签:海之 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