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主持人语:自我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其进行分析。例如,主我和客我,前者是主动的知情意行的自我,后者是被个体注意、认知的那个自我。陈述性自我和程序性自我,前者包含所有意识到的有关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后者指一个人内隐的、无意识表现出来的行事风格。可能自我和应该自我,前者指个体想自己将成为或希望成为什么样或害怕成为什么样的各种看法,后者指个人对人们要求自己应当变成什么样子的理解。个我、小我和大我,个我指个体从个人立场出发对自己的认知和观点,小我指个体从家庭立场出发对自己的认知和观点,大我指个体从国家、民族、世界立场出发对自己的认知和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的研究无疑会加深我们对人格的理解。本期发表的《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一文讨论了自我控制即自制力的内涵、理论解释及其可能的研究方向。《自我肯定的潜在机制与影响因素》一文讨论了个体面对威胁时为减少防御反应、促进成长的自我肯定行为的有关研究进展及可能的潜在机制。《自尊的神经机制》一文回顾了在西方心理学中自尊(self-esteem)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城果。心理坚韧性与自我、特别是自信心有密切的联系,《心理坚韧性研究述评》一文回顾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摘要: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地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执行能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目前阐释自我控制的机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两阶段模型、双系统模型和能量模型,两阶段模型指出成功的自我控制依赖于识别自我控制的矛盾和诱发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两个阶段的加工;双系统模型认为自我控制结果是由冲动系统、自我控制系统以及特质或者状态调节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能量模型提出自我控制依赖一种类似能量的有限资源,执行自我控制任务会引起能量的损耗;自我控制的脑机制表现为长期目标的执行与腹内侧前额皮层相关,对暂时诱惑的控制激活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暂时诱惑控制的失败和伏隔核关系密切。未来研究需深入解析自我控制的内涵,进一步探索自我控制的行为和脑机制,并研究自我控制的文化特性。
  关键词:自我控制;两阶段模型;双系统模型;能量模型;脑机制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2-0041-12
  一、引言
  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挑战自我控制能力的诱惑,个体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进行自我控制以抵制各种冲动和诱惑,小到超支花费、拖延工作,大到吸食毒品、从事暴力活动等。研究者对自我控制现象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研究,譬如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曾讨论意志或者自制力是否存在弱点的问题,但对自我控制现象系统而科学的研究是由心理学家进行的。心理学家之所以关注自我控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在理论层面,研究自我控制有助于探索自我的本质和功能;其二,在实践层面,对自我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成功的自我控制可以产生许多社会期许的结果,例如,优异的学业和工作成就、亲密的人际关系、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更好地应对问题的能力、药物滥用的减少、犯罪率的降低等社会问题。相反,失败的自我控制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肥胖、药物滥用、暴力犯罪、饮食障碍、性传播疾病等问题。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Freud认为自我控制是文明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Hare等人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执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人类成功和幸福的关键”。由此可见,自我控制对人类幸福生活和良性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欲对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一个总结和述评,首先对自我控制的涵义进行梳理和辨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自我控制的机制,并对现有研究的缺陷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总结,以期冀增加国内同行对自我控制研究现状的了解,并推动相关的研究。
  
  二、自我控制的内涵
  (一)自我控制的涵义
  自我控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早期心理学家往往将自我控制作为意志的同义词且多从理论层面对自我控制的概念进行界定,如James曾探讨了不同形式意志/自我控制(例如,健康意志)的处理方法。Freud曾将自我控制描述为努力在本能冲动(仅考虑快乐、享乐等原则)和高级自我(考虑道德、权威等准则)的碰撞中折衷的心理成分。随后,不同的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查自我控制,并提出了相应的自我控制的定义,如Baumeister等人认为自我控制指的是个体改变自我反应的能力,尤其是那些符合理想、价值、道德和社会期待,追寻长期目标的能力。Tangney等人提出自我控制指制服或者抑制不受欢迎的行为趋势并且控制使其不依照冲动行动的能力。Baumeister等人定义自我控制为转换个人反应使其与理想、价值、道德、社会期待相一致,并支持追寻长远目标的能力。Telzer等人认为自我控制是调节、操作、控制个人冲动性的想法、情感和行为的能力。Duckworth提出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我的努力控制,为了达到长期的目标,自我控制的个体比冲动的个体能更好地调节他们的行为、情感、注意等冲动行为。通过分析比较上述自我控制的概念,可以发现,自我控制是一个多成分多维度的复杂结构,虽然不同的研究者根据其研究的需要对自我控制进行了界定,但可以发现自我控制的本质特征包含以下两点:(1)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2)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执行能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
  (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以至于诸多研究者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作为同一种心理现象的不同名称来使用,所以,在此有必要对二者的异同进行辨析。Baumeister和Vohs将自我调节定义为自我改变自身行为的能力,并指出自我调节增加了人类行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使人类可以调整自身的行为来满足社会和情境的需要。江伟等人定义自我调节为个人系统地引导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使之指向目标实现的一种过程。McCullough和Willoughby提出自我调节是一种利用当前的信息改变当前状态的过程。Solberg Nes等人认为自我调节包括任何努力控制内部或者外部、心理或者身体的行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这两个概念有共同点,例如,对行为的调整或者控制都是为了追寻最终的目标、都可以看做个体的一种能力等。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我调节指的是所有目标和标准引导的行为,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加工;自我控制更多指的是需要意识努力的行为,特别是抑制冲动和抵制诱惑的行为。第二,进行自我调节时,人们引导或调整自身的行为是为了追寻一些渴望的最终状态或目标;执行自我控制时,人们抑制一个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追寻另外会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因此相比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是一个更具体的概念,并不是所有包括自我调节的心理状态都包含自我控制,例如一些自我平衡的加工,像保持恒定的体温等应该属于自我调节但不属于自我控 制,但是自我控制依赖的机制可能本质上也参与自我调节。
  (三)自我控制和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和自我控制也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对这两个概念的混淆主要是由于概念名称本身造成的,其实两个概念界定的范围完全不同。Snyder发展出自我监控的概念来解释表情控制和自我呈现(self presentation)的个体差异。自我呈现是控制他人形成自己期望印象的过程。自我监控理论认为个体控制表情和自我呈现差异是由于其自我监控差异造成的。Snyder认为高自我监控者主要有三个特征:关注社会适宜性;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表情和自我呈现敏感;使用这些线索作为监控和管理自我呈现以及表情行为的指南。可见,自我监控和自我控制是两个名称相近其实内涵相差很远的概念,二者的相同点应该是都可以看做一种能力,都包含对自身行为的调整,但是自我监控主要是调整自我呈现和表情行为,而自我控制是对所有与长远目标相悖行为的调整。
  三、自我控制的机制
  自我控制的机制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解释自我控制机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两阶段模型、能量模型和双系统模型,分别从自我控制的过程、结构以及自我控制能量损耗的角度解释自我控制行为,近年来,研究者也采用脑成像技术考查了自我控制的脑机制。
  (一)自我控制的过程:自我控制的两阶段模型
  自我控制是抵制暂时诱惑进而追求长期目标的过程,Myrseth和Fishbach提出了自我控制过程的两阶段模型(two-stage model of self-control)来阐释成功自我控制的机制。该模型认为成功的自我控制依赖两个阶段的加工,阶段一为识别出与自我控制有关的矛盾,阶段二为调用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具体来说,当面对诱惑时,个体首先要鉴别当前的放纵和高阶目标的追寻之间是否存在矛盾(阶段一),如果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将会采取自我控制策略,越过当前的诱惑,促进对高阶目标的追寻(阶段二)。相反,无法识别出矛盾,即个体认为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不存在矛盾时,就谈不上成功的自我控制了(见图1)。
  
  1 矛盾识别
  自我控制的两阶段模型指出,成功的自我控制首先依赖于矛盾的识别(Conflict Identification)。该模型中,用“一成本诱惑”指其单次影响可以被忽略,但这种影响累积下来则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诱惑,例如节食者的一块饼干、戒烟者的一根香烟等。在微积分学中,表示的是一个非常小的数量,但是它的集合可能会产生一个相对大的数量。“一成本诱惑”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由于其单次的影响很小,导致人们很难将其识别出来。
  Myrseth和Fishbach提出,当面对一成本诱惑时,要成功地识别出自我控制矛盾,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宽度(Width):指当个体将多重诱惑放在一起考虑,有利于个体识别出当前的诱惑和高阶目标之间的矛盾。当面对“一成本诱惑”时,能否识别出矛盾取决于个体将当前的诱惑看做是孤立起作用的单一的机会还是众多机会之一。譬如,对节食者来说,当孤立地感知一块巧克力时,吃掉这块巧克力对健康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成本很小),此时个体就可能无法识别出单次放纵(吃一块巧克力)和节食/维持健康目标之间的矛盾;(2)一致性(Consistency):指当个体预期在多重诱惑面前其行为是相似的时,也有助于识别出自我控制的矛盾。例如,节食者预期如果当前禁不住诱惑吃了一块巧克力,将来多次拥有巧克力时也会是同样的做法。
  当宽度条件被满足时,个体将多重诱惑放在一起考虑,可以使多重一成本诱惑的合计成本更明显,因此促进了自我控制矛盾的识别。有一项经典的研究证明了宽度在促进矛盾识别中的作用,该研究在有健康意识的被试中测量薯片的消费量,在测量之前,给被试呈现两种日历,一种日历用格子分开一个月的每一天,并将实验的日期做上标记;另外一种是没有格子隔开的日历,实验的日子也没有特殊的标记(图2)。在第一种日历中,由于实验的日期与其它日期是分开的,所以诱发了一个窄的结构(被试将在实验日对薯片的消费和其它日期对薯片的消费没有放在一起考虑),第二种日期没有视觉的分离,诱发了一个宽的结构(被试将在实验日对薯片的消费和其它日期对薯片的消费放在一起考虑)。结果发现,相比宽的结构,当日历诱发窄的结构时被试吃了更多的薯片;而且,窄结构中的被试指出实验中他们较少经历自我控制矛盾,没有或较少经历自我控制矛盾导致了薯片的更多消耗。
  宽度对个体识别自我控制矛盾是必要的,但要识别出矛盾,个体还需要预期面对诱惑和目标时,其每次都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即满足一致性条件。比如,当个体认为这次吃了一块巧克力,在以后面对巧克力时自己还会吃一个巧克力,此时便会识别出当前放纵和保持健康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对此,可以通过Fishbach等人提出的理论加以解释,当考虑目标和诱惑之间矛盾的一系列行为时,个体会遵循两种行为方式:强调目标的追求以及在目标和诱惑之间寻求平衡。当强调目标时,个体会选择目标追寻并在面对诱惑之前采取自我控制策略,此时,个体看到了行为的一致性;当权衡目标和诱惑时,个体会按照“首先是诱惑满足,然后是目标追求”的策略,他们会选择当前的放纵,此时,个体不会看到自己在将来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即没有看到行为的一致性,因此不能识别出自我控制矛盾,从而选择了放纵。Fishbach和Zhang通过变换胡萝卜(代表健康)和巧克力(代表不健康)的呈现方式来验证以上解释,一种条件下将胡萝卜和巧克力分别放在两个分开的碗里,另外一种条件将两者放在同一个碗中。分开呈现使人们感知到两种食物之间的矛盾(代表两种不同的健康目标),强调了食用健康食物的目标;一起呈现使人们感知到了两种食物之间的相互补充,促进了对食用健康食物的目标和享用巧克力的放纵之间的权衡,因此分开呈现比一起呈现条件下选择胡萝卜的被试增加。
  2 矛盾解决
  识别矛盾后,个体会采取各种自我控制策略来促进矛盾的解决(Conflict Resolution)。可以将以往研究中发现的自我控制策略总结为两类:直接影响诱惑和目标选择的行为策略以及影响诱惑和目标表征的心理策略(见表1)。当前发现的行为策略主要有两项,一项为通过自我施加惩罚或者奖励来放弃诱惑接近目标。例如,如果选择进行令人不舒适但有用的医疗检查时,个体会进行自我奖励;相反则进行自我惩罚。而且个体会依据目标的完成情况增加奖励或惩罚,因而增强了进行医疗检查的动机。另外一项行为策略为事先承诺追寻目标放弃诱惑。例如,当在食品店购物时,节食者预期食品店会有诱惑人的糖果,因此提前决定购买水果代替糖果。
  除了行为自我控制策略之外,个体也会采用对目标和诱惑进行表征的心理策略。例如,经历自我控制矛盾的个体可能会提升对目标的评价而贬低对诱惑的评价。一项研究发现有健康意识的个体在对健康和不健康食品做选择之前会评价不健康食品比健康食品有更小的吸引力,但在选择了健康食品之后,这种差异会减少。通过不对称地评价健康和不健康食品可以促 进对目标的追寻。个体也可以采用对目标进行具体表征而对诱惑进行抽象表征的方式促进目标追寻,具体表征促进行为的趋势强于抽象或者含糊表征。例如,在一项教学目标调节的研究中,学生形成的具体行为计划促进了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追寻瞳。另外一项延迟满足的研究中,儿童通过将蜜饯想象成一朵抽象的云,降低了诱惑的影响,抑制了蜜饯的诱惑。个体也可能对诱惑设置低的期待,替代性为目标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一项研究发现计划在休闲娱乐中投入较少时间而在学业中投入更多时间的学生,会增加他们追寻目标放弃诱惑的趋势。
  
  (二)自我控制的结构:自我控制的双系统模型
  自我控制是抵制冲动进而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在面对诱惑时个体需面对两种敌对的力量,一种是呼吁个体做出合理行为的自我控制力量,另外一种是鼓励个体做出满足欲望行为的冲动力量,要精确预测自我控制结果必须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对行为的影响。基于此,Hofmann等人提出了自我控制的双系统模型,认为一个完整的自我控制模型包括:第一,冲动系统。该系统是冲动行为产生的原因,在面对诱惑时会自动激起一个相应的冲动行为,包括正向的归因于诱惑刺激的享乐评价以及接近诱惑的行为图式,即自动情感反应和自动接近一回避反应。冲动加工是随时间逐渐形成的自动形式,不需要注意资源参与,主要通过内隐联想测验来测量;第二,自我控制系统。该系统是面对诱惑时更高阶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包括深思熟虑的评价和抑制标准,已有研究证实深思熟虑的评价和抑制标准都依赖自我控制加工,但二者是两种不同的决定行为的心理加工方式,均通过基于符号表征的相对缓慢的控制加工来完成,主要通过口头报告的外显测量来测量;第三,状态或者特质调节变量,调节变量转换了自我控制和冲动力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见图3)。
  从双系统视角分析,自我控制结果是由冲动系统、自我控制系统以及特质或者状态调节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同时考虑这三个方面可以更精确地预测自我控制结果。
  1 状态调节变量
  当前发现的状态调节变量主要包括:自我调节资源(Self-Regulatory Resources)、认知能力(Cognitive Capacity)、酒精消耗(Alcohol Consumption)等。Ostafin,Marlatt和Greenwald考察了自我调节资源的转换作用,首先通过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测量严重嗜酒者对酒精的接近一回避反应,接着通过诱发被试的抑制饮酒动机来测量其外显饮酒动机,随后一半被试完成情绪抑制任务损耗了自我调节资源,另一半被试不完成情绪抑制任务,结果发现被试对酒精的接近一回避反应可以很好地预测自我调节资源损耗组被试的酒精饮用,饮酒动机的外显测量不能预测损耗组被试的酒精饮用,说明低自我调节资源条件下,冲动加工的权重会增大,自我控制加工的权重会变校。Friese等人利用传统认知负荷研究范式考察认知能力作为调节变量的影响,首先通过问卷和IAT测量被试对巧克力和水果的有意识评价以及自动情感反应,然后要求被试在多种巧克力和水果中选出5种作为参与实验的奖励,在做选择的过程中,要求一半被试在头脑中记住8个阿拉伯数字(低能力组),另一半记住一个阿拉伯数字(高能力组),结果发现,通过深思熟虑的评价可以预测高能力组被试的选择行为,即明确表示喜欢巧克力胜于水果,就会选择更多的巧克力;自动情感反应可以很好地预测低能力组被试的选择行为,说明认知负荷可以调节冲动和自我控制加工对选择行为的影响。Hofmann和Friese选取女性被试考察酒精作为调节变量的影响,首先要求被试完成包括饮食限制标准题项的问卷,接着用IAT评价被试指向糖果的自动情感反应,然后要求所有被试参加一个产品测试,其中一半被试喝含有伏特加酒的橘子汁(酒精条件),另外一半喝不含酒精的橘子汁(控制条件),提供一段使酒精起作用的时间后发现,饮食抑制标准可以有效地调节冷静被试糖果的消费,但是对饮用酒精的被试是无效的。相反地,自动情感反应可以预测饮用酒精被试的糖果消费但是对冷静被试无效,说明在酒精条件下冲动加工会对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
  2 特质调节变量
  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状态变量的影响,而且在与冲动控制相关的中枢执行功能成分中可能存在特质的差异。特质调节变量主要包括:工作记忆能力(Working Memory Capacity)和特质自我控制能力(Trait Self-Control)等。工作记忆能力影响自我控制行为的一项代表性研究是性诱惑领域的研究。实验中要求男性异性恋者在电脑上观看一组具有性吸引力女性的图片,并选择相等数量的艺术图片混合其中作为比较刺激,被试看每张图片的时间由他们自己决定,但是看完之后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对性吸引力图片:你想与画中女性交谈的欲望有多强烈?对艺术图片:你想将该图片挂在你家起居室的欲望有多强烈?)作为自我控制加工,通过IAT测量被试对女性图片的自动情感反应作为冲动加工,选取女性图片与艺术图片的注视时间之差作为因变量;同时,被试也完成了工作记忆能力的测量。结果表明深思熟虑的评价可以很好地预测高工作记忆能力个体对性吸引力图片的注视时间,仅对低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而言,积极情感反应与对女性图片长的注视时间相关。特质自我控制与许多期许的变量,例如学术成绩、心理适应、自尊等正相关,与不受欢迎的变量,例如饮食障碍、物质滥用、冲动行为等其它心理失调负相关。一项研究通过IAT测量被试对薯片和酒精的自动情感反应来预测薯片和酒精的消费,发现自动情感反应可以很好预测低特质自我控制个体的薯片和酒精消费。
  (三)自我控制的能量损耗: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
  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从自我控制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抵制失败的角度来阐述自我控制的机制。
  1 能量模型的基本观点
  Baumeister等人最先提出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Lcontrol)。该模型主张,所有的自我控制行为都来自一个共同的、整体的资源,这种资源是有限的,任何一个自控任务都会消耗这种资源,从而影响随后自我控制任务的成绩;但是自我控制对这种资源的消耗只是暂时的,可以通过休息或放松使其得以恢复。
  研究者通常采用两个不相关自控任务的双任务范式来检验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该范式中,实验组被试需要执行两个连续的自我控制任务,控制组被试需要执行两个连续的任务,但是仅第二个是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根据能量模型可以预测,实验组被试完成第二个任务的成绩会差于控制组,这是因为第一个自控任务后,实验组被试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已经被消耗,仅为第二个任务留下很少的资源。诸多研究根据双任务范式验证了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例如,一项研究要求被试观看一段会诱发情绪反应的视频,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要求实验组的被试压抑他们的情绪,控制组的被试自由表达情绪,随后要求所有被试尽力握住一个装有弹簧的手柄,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在手柄任务中的成绩显著差于控制组。   2 能量模型的扩展
  能量模型的早期发现表明执行了最初的自我控制任务,随后自控任务的成绩会变差,与尽力后肌肉会疲劳有类似之处。后期研究扩充了自我控制和肌肉之间的类似之处,进一步扩展了该模型:
  第一,就像锻炼会使肌肉更强壮一样,定期进行自我控制练习会改善自控任务的成绩。有研究发现,每天进行自我控制的练习,例如改善身体姿势和口头行为、使用非优势手对简单任务反应等,逐渐地会引起实验室测量的自我控制任务成绩的改善;即使每天练习不同的任务,自我控制任务的成绩仍然可以得到改善,由此也说明自我控制成绩的改善不是由于技能的增长或者通过练习获得的自我效能所引起的。
  第二,就像肌肉感觉疲劳时运动员开始保存剩余的力量一样,当一些自我控制资源被消耗,自我控制者也开始保存剩余的能量。有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程度部分依赖于个体预期是否有进一步的需要,相比后期没有需要的被试,当预期后期还要执行自我控制时,人们会保存相应的自控能量,因此造成当时自控任务成绩的恶化。
  第三,如果奖励足够高,即使前期的任务已经造成了自我控制能量的损耗,人们仍然能够执行后期的自控任务。有研究发现,提供现金的激励或者其它奖励可以抵消或阻碍自我控制能量的损耗效应。这与第二点的保存假设是一致的,说明被试储存了一定的自控能量。这种现象有非常高的适应性,因为自我控制能力的价值和重要性,完全失去这种能力对个体而言是危险的,因此人们需要保存剩余的能量。但是,不管有多少奖励或者激励,仍然有一个个体不能有效控制自己损耗的水平。由于实际和伦理的限制,迄今为止尚无此类实验室研究,但是可以通过肌肉的类推得以解释:略微疲惫的运动员的确可以在决定性时刻汇集力量进行一个主要的发挥,但是肌肉在某一个特定点的疲劳是无法克服的。
  第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例如,积极情绪、形成执行功能、补充葡萄糖等)调节或者补充自我控制能量的损耗。有研究发现,在完成一项自我控制任务后,观看喜剧视频或者收到一份惊奇礼物的被试比观看悲伤视频或者接受中性情绪刺激的被试在随后各种不同自控任务中的成绩要好。还有研究发现,在被试正在进行或者完成了最初的自我控制任务时形成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会提高随后自控任务的成绩。虽然上述方法可以调节或者阻碍自我控制能量的损耗,但不管是诱发积极情绪还是形成执行意图都可能使个体消耗更多的资源,因此这些方法可能只能起到调节或者阻碍的作用,不能明显地抵消或者补充损耗状态。与此相反,最近有研究发现在血液中补充葡萄糖可以补充或恢复这种资源进而修复损耗。
  (四)自我控制的脑机制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探讨自我控制的脑机制,当前对自我控制脑机制的考查主要是采用fMRI技术进行。Hare等人选取自我报告的节食者作为被试考察自我控制的神经机制以及自我控制过程怎样与大脑的评价和决策相结合。首先要求被试对电脑屏幕上所呈现食品的味道和该食物能促进健康的程度进行评价,然后要求他们从自己喜好的食品和其它食品中作出选择,结果发现,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的激活与长期目标(节食目标)的执行相关,与针对当前诱惑的自我控制程度无关,当被试针对暂时诱惑进行自我控制时,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的激活程度增加并且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水平相关。这一结果说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自我控制的执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通过调节腹内侧前额皮层中编码的长期目标的价值信号影响自我控制。Demos等人选取50名节食者和50名未节食者的普通被试探讨了长期目标执行失败(节食失败)的神经基础。首先让一半被试(其中节食者和未节食者各半)喝15盎司饮用水,另一半被试喝15盎司牛奶,随后给他们呈现一些动物、风景、人物、美味食物的图片,结果在呈现食物图片时发现了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c)和杏仁核(amygdala)激活的分离。已有研究已经表明,当节食者在吃了某种美味食品后,其对美味食物的消费欲望会增强。该研究发现,当未节食者喝完牛奶后再看到食物时,伏隔核并没有被激活。和之前喝饮用水的节食者相比,喝完牛奶的节食者在看到食物图片时,伏隔核被激活。而杏仁核的激活则表现出了相反的效应,即节食者喝水之后或者未节食者在喝牛奶之后看到食物图片时杏仁核被激活,研究者认为,这表明已经对美味食物没有消费欲望的未节食者和未破坏长期节食计划的节食者对美味食物的排斥心理。该研究表明,对暂时诱惑控制的失败(诱惑的满足)和伏隔核的激活关系密切。Diekhof和Gruber的研究也发现放弃直接诱惑支持长期目标的行为导致伏隔核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负性交互作用增强。上述研究表明,在自我控制过程中,长期目标的执行与腹内侧前额皮层相关,对暂时诱惑的控制激活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暂时诱惑控制的失败(诱惑的满足)和伏隔核关系密切。
  四、展望
  自我控制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也得到了拓展,但仍存在一些具有争议或尚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将成为自我控制的未来研究方向。
  (一)深入解析自我控制的内涵
  当前自我控制尚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研究者均是根据其研究需要来界定自我控制,而且自我控制还存在与其它相关概念混淆使用的情况,这必然会影响对自我控制的测量,并进一步影响到对其内在机制、因果关系的探索,因此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控制的本质涵义显得至关重要。虽然当前研究均将自我控制定义为一种个体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那么是否存在无意识的自我控制行为呢?有研究者指出两阶段模型中自我控制矛盾识别和解决阶段的加工没有必要是有意识的过程,也可能包括无意识加工,但是他们并没有进一步验证和说明这种无意识加工是怎样运行和起作用的。可见,拓展自我控制无意识领域的研究是未来一个研究方向。这样不仅拓宽了自我控制的研究范畴,更是拓展并深化了自我控制的涵义。
  (二)进一步探索自我控制的机制
  两阶段模型、能量模型、双系统模型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自我控制行为,可以发现各个模型之间是有关系的,能量模型和双系统模型之间明显的关联为,能量模型中的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是双系统模型中的状态调节变量之一,说明能量模型是双系统模型的依赖条件之一。当然,各个模型之间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内部关联,这是未来研究需要考查的问题之一。另外,各个模型自身尚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例如,两阶段模型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饮食健康方面,其它领域相关研究非常少,其它领域的自我控制行为(例如攻击性、成瘾、冲动性购买等)是否支持两阶段模型仍需进一步验证。能量模型为自我控制和肌肉之间的类比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是,自我控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类推为肌肉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自我损耗状态类似扭伤或者受伤的肌肉吗?有人推测心力衰竭类似受到损伤的而没有能力恢复的肌 肉,这种类比合适吗?可验证吗?双系统模型提出调节变量转换了自我控制和冲动力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针对两阶段模型,这种影响是发生在矛盾识别还是解决阶段呢?因为自我控制的重要性,Baumeister曾提出,如果在制定国家政策时考虑心理层面的话,他提议用培养自我控制来代替培养自尊。重要的是,自我控制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改善,即使在成人期也可以,因此尝试从改善自我控制的角度来考察自我控制的机制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发现一种有效的改善自我控制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阐明自我控制怎样起作用,而且对临床医学家、教练、教育家、父母等都有实际应用价值。
  当前自我控制脑机制的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自我控制脑机制的研究还非常少;其次,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抵制食物诱惑等方面,其它领域的自我控制行为较少;最后,主要是采用fMRI探索自我控制的大脑定位,采用ERP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仅有一项研究采用ERP技术考查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的神经基础。未来研究应更多采用认知神经技术考查自我控制的脑机制,例如,采用fMRI技术探讨自我控制能量损耗以及补充或者修复损耗的生物基础;自我控制矛盾识别阶段识别一成本的诱惑时大脑激活的区域等。同时应充分利用ERP技术较好时间分辨率的特点,更多运用该技术考查自我控制加工的特点。
  (三)研究自我控制的文化特性
  文化是个体行为和特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自我控制这一课题带有浓厚的人类社会文明痕迹,文化因素必然会对个体的自我控制行为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尚没有见到有研究考查自我控制的文化影响。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查自我控制的社会文化特性:第一,开展自我控制的本土化研究,自我控制其实就是我国文化一直提倡的意志力(willpower),对意志力的探索在我国文化中有深远的历史,因此,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考查自我控制应该与意志力研究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本土化的探索;第二,众所周知,东方是集体主义文化,西方是个体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差异是否会影响到东西方个体的自我控制行为呢?如果两种文化背景下个体的自我控制行为有差异,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第三,进行自我控制文化神经机制的考查,这与第二点是紧密联系的,如果东西方被试的自我控制行为在行为层面体现出了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在认知神经层面会有表现吗?与行为层面的研究结论一致吗?将行为与脑认知研究相结合才能更深层次探讨自我控制的社会文化特性。更重要的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及其结论的共性和差异的总结和提升才更有利于揭示自我控制以及自我的本质。
  
  
  

标签:展望 内涵 机制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