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明书 > 正文

读“网”盛行之后……|盛行怎么读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无“网”时代,古人多嗜书。西汉时,匡衡勤学,凿壁借光读书,终学有所成。明代散文家、文学家宋濂,自幼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砚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都冻得不能弯曲伸直,宋濂也不敢懈怠,因此能广泛地阅读了很多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图书的种类日益增多,人们读书的方式与习惯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十几年前,泡一杯清茶、燃一盏青灯,畅游书本的世界也许是许多年轻人的休闲方式。1998年,以《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的畅销,让网络文学逐渐兴盛。如今,快捷、天马行空、题材新颖的网络阅读成了堪与传统阅读相匹配的新型休闲方式。而网络符号、QQ表情等林林总总的网络语言也成了年轻人们在网上甚至生活中张扬个性的时尚交流方式。
  李睿,高中生,典型“90后”。每天,她都踏着放学铃声迅速跑出校园,快速跳上公共汽车,然后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整个乘车的过程,她会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看网络小说、不停地刷微薄……其实,李睿的家里有个大大的书柜,里面收藏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但她表示平时没太多时间翻看那些书。那个书柜,一直都是父亲在用。
  读“网”盛行之后,李睿的网上阅读生活,是当下很多高中生生活的一个缩影――把自己埋在书堆里的越来越少了,挂在网上的越来越多了。明代诗人于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但在不少家境好的学子看来,即使一本32开的口袋书也显得太重、太占空间,不如一部手机、一台iPad来得亲切。随时随地的快速浅阅读,早已取代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悬梁式苦读。同学们在网上狂转着“红人小明和汉语四级热题”的微博,盘点着淘宝体、咆哮体、TVB体、蓝精灵体等各种风格的网络文体,囫囵吞枣地跟上了全民的“造句”风潮……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正如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所指出的,目前汉语使用环境和国民的应用能力并不乐观。同样,网络语言文学这个家伙也偷偷翻墙溜进了语文课堂,粗糙的语言表达和各种网络符号在高中生习作中屡见不鲜,情况堪虞。
  
  狂欢吧!网络文学
  ● 韦安煜
  
  由陈凯歌执导的新片《搜索》日前开机,该片根据网络作家文雨的同名小说《搜索》改编而成。据了解,2010年,鲁迅文学奖首次将网络文学纳入主流文学评奖范围,成为中国作协对网络文学给予认可的破冰之举。《搜索》(当时名为《网逝》)在参选的130多部网络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初选入围的唯一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先于实体形式出版而在网上连载的各类网络文学作品,从兴起到盛行经历了大约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里,网络文学犹如高速上升的过山车,带给人们速度与激情――
  
  1998年,网上出现了台湾一名博士研究生蔡智恒(网名痞子蔡)的长篇连载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该小说从当年3月22日至5月29日,费时3个月零8天,以平均每天一集的速度,在网上完成长达34集的连载。小说以“轻舞飞扬”的姿态,折服了无数年轻的网民,为渴望新世界的年轻人推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新奇窗户,无数次的“亲密接触”由此发端。
  1999年,第一批网络写手崭露头角。邢育森、宁财神、俞白眉、李寻欢、安妮宝贝被称为网络文学的“五匹黑马”。“五匹黑马”在网上连载自己的作品,瞬间俘获大批网民的芳心,出现了各自的拥护者。他们在网上瓜分文学阵地,一时间引发模仿狂潮。在这个创作大环境的熏陶下,大批网络写手“横空出世”,他们使用写实的手法,用新奇的语气及各种符号去讲述故事。这是我国网络文学创作的第一次高峰。
  2000年,自安妮宝贝创作的《告别薇安》《旧同居时代》以纸媒形式发表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了亲密接触。在网络文学受到大批网民追捧的同时,敏感的商家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大量印刷出版了广受欢迎的网络文学作品。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网络原创作品《风中玫瑰》。网络文学终于以强大的市场表现力,获得主流文学界的认可,并书写了文学新格局。
  2002年,慕容雪村在天涯社区连载了文学作品《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作品将创作视角转到大都市青年人的工作和生活,讲述了年轻人在一个发展的大都市中的遭遇,一经连载,立即深受网民喜欢,掀起了以都市生活为创作背景的文学创作热潮。
  2003年,木子美在网络上以日记形式发表《遗情书》,由此引发网民使用博客热潮,博客文学自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闯入了网络生活,并且以不可阻挡之势在网络文学中异军突起,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自由、开放、共享”的特点。
  2004~2005年,网络文学进入了玄幻文学创作的高峰。2004年,玄幻小说《小兵传奇》成为唯一进入十大中文搜索关键词的文学相关词语,自此玄幻小说开始占据网络小说的主导地位。2005年,《诛仙》《搜神记》等多种网络小说出版并改编成网络游戏,带动了一股玄幻文学热潮,媒体称2005年为出版界的“奇幻小说年”。
  2006年,《鬼吹灯》《盗墓笔记》等恐怖灵异小说问世。2008年以后,穿越小说和后宫题材小说也开始风靡各大文学网站,引发电视改编热潮,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步步惊心》。
  如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学在网络上遍地开花。中国网民在与网络文学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不断用自己的口味去影响它。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网络作者脱颖而出,成为网络文学的大赢家。但当数以亿计的网民投身于网络创作时,大量莠良不齐的作品也开始涌现,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学一统天下的地位。
  
  当传统文学遭遇网络文学
  
  ● 曾珍 韦安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取得了传统文学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功”。和动辄销售过万的网络作家相比,传统文学作家们的处境有些不妙,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得主耿占春在谈起文学的处境时,一阵哀叹:“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像是一个过时了的人,磕磕巴巴地写一本书,印5000册就很了不得了,根本就不要谈社会影响力了。”现在,不少传统文学作家常说这是一个“文学贫瘠”的时代、一个“令人沮丧”的文学时代。在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网络时代的文学促进”沙龙上,著名作家麦家更是语出惊人:“如果给我一个权力的话,我就要把网络消灭掉。”此言论一出,立刻引来很多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民众的热议。
  出身正室的传统文学对于网络文学这个从历史时空中横空出世的“年轻小三”并没有表现得很热乎。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受益于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依靠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学的地位,可谓野心勃勃。
  
  今天你@了吗?
  传统文学的创作强调文以载道,注重表现时代精神和民族气节,而网络文学则更倾向于心情的宣泄和自娱自乐,内容集中于灵异武侠、校园言情、都市官场等,虽然谈不上什么震撼心灵的人格力量,更谈不上什么宏大的气魄和主题,但其丰富、幽默、前卫的对白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处于枯燥封闭的学习环境中的学生来说,有着强烈的真实感与亲切感,因而广受中学生欢迎。
  再加上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广大“草根”们有了一个任意狂欢的空间。写作由原来“你写我读”的精英化书写方式,转化成了读写之间的交流。一篇短小的文章,你贴在网上,立即就能收到读者的反应,也许是鲜花和“顶起”,也许是烂菜和“踩踏”。
  但读者的广泛参与,却给了作者不少鼓励。《风中玫瑰》的作者这样谈到她的创作:“本来没想过将这个故事如连载小说般慢慢写出来的,后来不断有网友支持,鼓励我写下去,这个故事才慢慢铺展开来。”著名网络连载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与网民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作者每天将新写出的作品发表在网上,网民可以在文后跟帖,提出自己的意见,其中就有不少意见被作者采纳,直接反映到第二天的后续情节中。还有不少小说,作者只开个头,让读者们接着往下续,成了小说接龙。这样的写作方式,传统文学虽然也能进行,但耗时耗力,难度较大。而在网络文学中,作者与读者总在不停转换,让没有机会在传统文学中过把瘾的普通大众体验到了文学的乐趣。
  
  “下一站天王”就是你
  众所周知,过去的文学创作门槛甚高,互联网来了,只要有电脑打字,有宽带上网,谁都可以在网上发表作品,既不需要编辑、审核,也不需要印刷、发行。没有了门槛,谁都可以轻易地发表作品,于是,“草根”们的多年作家梦一下子成了现实,不起眼的平民摇身一变成了明星。以至有人称,网络就像是一台大机器,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了众多作家。
  2010年,网上出现了一部反映农民工感情生活的小说《临时夫妻》,仅50天时间,点击率就突破50万。2011年6月,陕西的一家出版社和该书作者签约,发行了同名小说。同年9月,10000册《临时夫妻》被推向市场。10月,该小说销售一空!加印5000册!
  《临时夫妻》讲述了两对打工夫妻在高房租、高路费面前,只能偶尔相聚的故事,反映了在卑微的经济条件面前,农民工和在异地漂流的所谓白领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焦虑。小说作者王子群是一名在城市中游走的农民工,他花了4个月的时间创作了这部总计21万字的小说后,向出版社推荐自己的作品,但出版社嫌他写得不够花哨,拒绝出版。于是,他把作品挂到了网上,没想到竟获得了成功。
  网络的出现,使文学走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坛”,变成了群众自觉参与的创作活动和娱乐手段。从调研机构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在网络上从事写作活动的既有专业作家、准作家、学校教师、新闻工作者等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也有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等,但更多的还是那些接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学生(包括大、中学生和研究生)、社会闲散人员(包括有闲阶层、无业人员、自由撰稿人)、打工一族等。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既自由又具高度隐匿性的空间来展现自己,开网站、写博客,发表自己的作品,壮大了文学创作团队,给文学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网络文学涌入影视“梦工厂”
  过去,由传统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网络文学出现后,这个情况发生了变化――网络文学开始取代传统文学的地位,成为影视剧改编的首选。
  早在十几年前,影视界便开始打网络小说的主意。但当时网络小说刚起步,由于对原著基调把握的偏差,以及选角上的问题,改编成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未引起反响。十几年之后,网络文学有了迅猛发展,再度吸引了近年来备受“剧本荒”困扰的影视圈的注意。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被频繁地搬上了荧幕:比如,姚晨领衔主演的《和空姐一起的日子》,改编自《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在央视开播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自2009~2011年这三年来出现的都市剧和穿越剧也都改编自网络小说,且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2009年底,热播电视剧《蜗居》成为当年一个非常火的话题。电视剧所探讨的现实生活问题一度成为文学评论界、影视评论界、社会学界各位专家学者的讨论热点。同题材的电视剧《裸婚时代》于2011年上半年在各大省市电视台热播,瞬间掠得数项收视冠军。同样,在2011年光棍节档上映的都市男女情感电影《失恋33天》,也是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这部电影以小投入获得了高票房,成为当年票房黑马!
  除了都市现实题材,穿越小说也赶上了近年电视剧改编的热潮。据了解,此类“穿越小说”在网络已走红多年,模式大多雷同:主人公经历某一特殊事件后,从身处世界穿越到另一时空,身怀现代技能令其获得另一时空无数异性青睐,有了无往不胜、改造历史的豪迈。尽管如此,它依然俘获了众多年轻人的“芳心”,成为中学生卧谈的热门话题。
  赶上这些电视剧、电影的热播效应,敏感的书商们捕捉到了商机,同步进行纸质小说的出版上市,热销程度远超传统文学。
  
  谁染上了“文学病”?
  据报道,盛大文学公司CEO侯小强在2011年11月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说:“中国网络文学目前已经有1.94亿用户。有一百多万人在写作,每年有三四万部作品被签约,包括纸质、电子、游戏、影视等版权。”尽管拥有如此“骄人的成绩”,但在采用的以字数论钱的经营模式影响下,网络文学早已成了不折不扣的码字比赛,使得网络作品中“文学注水肉”现象严重,写得太长、太滥。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时间消磨在越来越多的‘水’里面?”作家张抗抗分析说,网络作者在商业模式当中,为了追求点击率,迎合网络读者快速更新的要求,就必须大量生产,这就无法保证质量了。的确,“这种写作方式,让原本不成熟的创作进一步流于轻率。”成名于网络的青年作家步非烟认为,“一个人的才华、储备是有限的,这样井喷似的创作其实是在挥霍才情,这种创作模式,无法给作者留下感知生活、补充积累的空间。”
  因此,有教育工作者批评网络文学作品缺乏有效的监管。网络文学作品常常以半截子文章的形式出现,浅阅读,良莠并存,总体含金量较低。有的甚至涉及色情、反动等负面内容,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让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难以抵挡。
  不可否认,网络文学存在粗糙浅薄、怪异离奇、视觉刺激等弊端,并不能像传统书刊那样可以促使阅读者专心、冷静地思考,但网络文学中也不乏佳品。2009年,一名默默无闻的内地网络写手寅公(原名初亮)创作的网络散文《阳关古道苍凉美》被收录进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的语文教材,初亮成为首位作品进入香港教科书的内地写手。《阳关古道苍凉美》是一篇文笔优美,意境深远的散文。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的编辑认为,这篇文章文笔大气,行文如行云流水,入选教材,丝毫不为过。但其实早在2008年,这篇散文就已经成为当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试题。作者初亮说,他喜欢写作和旅游。每次出发旅行前,他都会搜集相关资料,到了旅游地,把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经过多次修改的作品,他才愿意放到网上与读者分享。对于在网络上发表的文字,他是以对待传统文学的态度来操作的。他的成功告诉现代网络写手一个道理:祛除浮躁心态,虔诚地对待键盘下的文字,网络文学也可以获得文学界的荣誉。
  由此可见,认为网络文学将“病毒”带到文学界这种看法是很不客观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白烨,在总结国内纸媒文学的现状时也说:“文学进入新世纪后,确实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以亦喜亦忧的方式呈现着:各种写法多了,佳作力构少了;作品种数与印数增了,艺术质量与分量却减了;小说改编影视的多了,经得起阅读的却少了;期刊的时尚味浓了,文学味却淡了;作家比过去多了,影响却比过去少了;获奖的作者多了,能留下来的作品却少了。”这就是说,文学的危机早已在世俗化、商品化的大潮中生成,媒体的威胁只是外因,文学真正的危机还在于文学自身的弊病。而对待网络文学,还是不要轻言“灭掉”的好。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所说的:“网络文学的兴起,颠覆了纸质传统写作的话语霸权,它是一个平民、自由的平台,给每一个喜欢写作的人以相对平等的机会。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看,网络文学与当下的传统文学一样,即便一时产不出本经典、冒不出个‘曹雪芹第二’,能够宽容地让其为中国文学的未来播种育苗,也值得期待。”
  
  高中生“失语症”?
  ● 李福斌
  
  时下,网络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目光。网络文学的阅读与写作也已成为高中生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但网络文学是把双刃剑,尽管它给我们带来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及多姿多彩的网络文化,但其中的一些极端、 颓废、滥用网络语言、多曲折情节而少深刻主题的负面因素也游走在高中生习作中。
  
  你我都是“符号控”
  网络文学,其语言、情节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提炼,其形象是现实人物的简缩。受此影响,同学们的作文,主题贴近生活,准确、真实地反映内心世界;语言生动活泼,娓娓叙来,轻松自然。较过去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状况,这个变化让许多语文老师很是惊喜。
  但网络是个彰显个性、张扬自我的自由空间,网络写手们都在极力塑造自己个性化语言,加上网络快速传播的特点,简洁明了的语言符号代替了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成为网络语言运用的宠儿,而这样的语言也日渐渗透到高中生的写作中:“1798”代表一起走吧,“847”代表别生气,“:―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C”表示悲伤或者生气的脸,“+U” 表示加油,“3H学生”代表三好学生,“3q”代表Thank you谢谢你,“BT”表示变态,“JJBB”表示结结巴巴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简缩符号,高中学生的作文中还充斥了大量网络语言,如:人类联合组织派出我去和沙克族的第二代幽灵战士PK(决斗),在外太空我终于看见了这个SP(superman超人),一见到偶(我)他居然使出了久已失传的KHBD(葵花宝典),偶(我)狂晕,外星人也用这种X3L(下三烂)的招数,偶眼珠子都差点掉在了地上,WOWO(语气词),幸亏本人学到了一点BXJF(应为PXJF辟邪剑法),加上kamehameha(气功波,源于日本动画片《七龙珠》),就挡住了他的进攻。就当要打赢他的时候,这个号称最NB(牛逼)的幽灵战士拔腿就跑了。他边跑嘴里还JJWW(叽叽唔唔)个什么,由于实在听不懂,我聚集了全身真气,发了个最强的kamehameha,把他咔嚓啦,暂时保住了地球的安宁。如果不曾对网络语言有深入的了解,我们要想理解这样一篇作文恐怕很难。
  
  天下谁人不能诗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赵丽华,因创作了一系列大白话式的诗歌而被网友戏称为“口水诗”,更有好事者取其名字的谐音成立“梨花教”,后“梨花体”的名头便在网络上不胫而走。赵的诗歌语言的确颠覆了传统诗歌语言的特点,粗糙而平实。如,《带两个老太太远行》:“背着母亲上高山,让她看看/她困顿了一生的地盘。真的,那只是/一块弹丸之地,在几株白杨树之间,/河是小河,路是小路,屋是小屋/命是小命。我是她最小的儿子,小如虚空……”
  由赵的诗,人们总结出了诗歌写作的规律:1.随便找来一篇文章,随便抽取其中一句话,拆开来,分成几行,就成了诗;2.记录一个4岁小孩的一句话,按照他说话时的断句罗列;3.一个有口吃的人,他的话就是一首绝妙的梨花诗;4.一个说汉语不流利的外国人,是一个天生的“梨花体”大诗人。传统诗歌的创作规律已被打破,在这样创作规律的“指引”下,“梨花体”诗歌遍地开花,不少高中生在创作诗歌时,也跟着摒弃了“清规戒律”,将一篇大白话的散文分成几行“断”成一首诗。如,有位学生就写了这样一首《迷茫》:“望着清风拂过的月亮/我突然感觉好迷茫/我将走向哪里/我的心路在何方/那遥远的路途呀/我怎么也走不近你的迷茫的远方/告诉我呀/我该选择走向何方。”如果给这首诗加上标点符号,俨然一段散文式的语言,实在与传统标准下的诗歌相距甚远。
  缺乏语言美感追求的网络行文风格,已颠覆了传统的写作范式,悄然影响着中学生的写作。不少高中生似乎患了“失语症”,语言表达越来越平淡,缺乏文采,文章也变得越来越干瘪无味。对此,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傅元峰直言不讳:“缺乏对古典文化传承,缺少对经典文明汲取,表面繁荣内在浮躁的文化氛围已经严重污损了文学语言的美感,语言的粗糙的表面更是文化浮躁的一种表现。需要反思的不是赵丽华和当代诗歌,而是盲目参与的网民们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文化浮躁病。”
  
  给“思想中枢”施下针
  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市场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为达到理想的市场效果,网络写手所塑造的大多人物往往只忠实于物质追求与现实享受。这种扭曲的思想价值观念对高中生的思想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思想贫乏、人文精神缺失的景象常在高中生作文中有所反映:
  例一:《酸甜苦辣说高考》(2007年高考重庆卷)
  “高考多了,就啥子鸟都有。我就喜欢说实话,他们说什么过了高考就是什么天使啊、王子啊,我就不相信!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有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例二:《我能》(2007年高考辽宁卷)
  看着这个题目,心理很沉重,为什么现在高考居然掺入了商业的元素呢?悲哀!
  我能?你就牛B吧!移动不是什么好东西,联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看看他们的恶心伎俩吧……
  针对日前中国联通推出的以周杰伦的爷爷做形象代言人,名为“孙子才玩动感地带”的活动,中国移动立即做出反应,他们声称已经签约姚明父亲,即将开展大规模宣传“儿子新时空,老子全球通”的口号。
  对此,长期关注网络文学发展的专家马季认为:“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表达自由,一方面为文学回归天真质朴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为滥用自由、过度膨胀个性、创作失范大开方便之门,耗散了文学写作的精神价值。”
  的确,网络文学浩淼如海,网络的语言鱼龙混杂。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在深深地影响并改变我们传统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怎样才能不受那些腐糜作品的影响?最好的方法是学会用“心”看世界,用“心”感受人生。不要小看那些“老掉牙”的老人家,如爱迪生、贝多芬、司马迁、岳飞、王进喜等,不要对中外经典名著不屑一顾,不要觉得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迹离我们很遥远……要学着给“思想中枢”施下针,用心灵去感受:爱在我们身边,路在我们脚下。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得到净化,语言文字能力才会在经典名著的阅读中不断增强,作文主题自然才会深刻。
  结语
  
  高科技在改写着我们人类的步踪,也改变着我们的存在方式。那种曾经萦绕在许多作家心中的手稿墨香的时代已经离我们愈来愈远。计算机、网络以其便利而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强大的承载能力为文学在网络时代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读“网”时代,网络文学依靠自身的优越性,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学的地位。在这一场文学格局皇位大战中,作为读者,更应该保持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识别网络语言及文学的良莠,用真诚、友善的心去感受文学的内涵。

标签: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