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说大全 > 正文

奥数看错数字题_是奥数错了吗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寒假即将到来,学校门口又开始聚集着各个教学培训机构散发招生广告的人,而该不该给孩子报奥数班也再次成为家长的一桩心事几年来,奥数的问题总在谈,奥数本身有错吗?到底是哪里出错了?本期教育专家、媒体记者、老师和学生齐聚一堂,一起来议一议――
  奥数,一个被折腾得含义颇为复杂的字眼儿。奥林匹克数学,本来是一项国际数学竞赛的名字,可这些年在我国已经变了味,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竞赛项目,或者一种开发智力的训练,而是被赋予了新的职能:一个与“择优”、“选校”紧密相关的阶梯,踩着它就可能步入名校的大门。如此一来,当然爬梯子者众。可是无奈的是,这阶梯对不少孩子来说太高了,对扶着孩子上楼梯的家长来说太折磨了。于是,大多数人对奥数的感情是又爱又恨。
  热议关键词:评级――害人的奥数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
  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赌,远甚于网瘾网迷。青少年正被少数人的物欲所绑架,他们打着“智力开发”、“优质教育”的美丽旗号,内外勾结,牟取暴利。
  许建国(中国教育学会理事,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
  奥数之所以在我国被异化,是因为很多学校把奥数做为了学生升学的必考课,奥数被学校作为一种选择生源的手段,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课程,这一点非常有害。把本来的兴趣培训变成了学生的学科负担,而这种学科负担和升学挂钩后,又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负担,同时也转化成了家长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袁绪程(广西大学教授):
  奥数热本质上反映了应试教育带给每个学生的“囚徒困境”。其实,家长、老师都知道这样的应试教育有害,但都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过去。那是怕考试时自己家孩子吃亏。个体的理性造成了整个社会的非理性,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恶性循环。
  热议关键词:正名――还奥数公允
  刘国璋(上海市特级教师):
  现在声讨奥数的做法,其实是不可取的。如果取消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奥数教育,那对“5%适合奥数教育的少年儿童”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奥数教育的适合与否,取决于人群中的“百分比”。
  王华(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数学教师):
  目前,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打着奥数的幌子来达到商业的目的,奥数其实是在背黑锅。
  丘成桐(哈佛大学教授、菲尔兹奖得主):
  我认为奥赛是用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是引起大家关注数学的一个渠道,应该是一种很好的业余活动、课外活动。在美国,有许多高中生参加,他们学习奥数纯粹用课余时间,完全是出于兴趣。
  陈晶晶(第七届中国女子数学奥赛团体第一名):
  喜欢数学纯粹是因为“好玩”,觉得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大概得益于此,每次妈妈炒股,我便成了幕后的“操盘手”。
  保继光(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奥数本身没有错。我在中学时代参加了“数学小组”,几位有共同爱好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找题做,这对我今后从事数学研究影响很大。少数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参加奥数竞赛是应当鼓励的,引导比禁止更现实。
  杨红兵(扬子晚报记者):
  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说,“奥数不是反革命”,这并非谬言,奥数没有原罪,奥数就是奥数,学奥数主要是为了训练孩子的思维、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5%的智力超常孩子的确需要奥数教育培育和奥赛平台打磨,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必由之路。
  热议关键词:正凶――教育存在的问题
  许建国(中国教育学会理事、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原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
  好学校太少了,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就像我们的经济发展一样,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学校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学校生源缺乏,而优质学校的生源则出现拥堵状况。本来一个学校只能招收150个孩子,结果报了3000个,又不允许考试,你是校长,你怎么办?
  杨涛(《京华时报》时评作者):
  这些年,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出版机构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而成熟的利益链。诸多培训机构公开宣称,他们举办奥数竞赛,就是为重点中学选择优秀学生。少数重点学校与培训机构里应外合,从中牟取暴利。学生到培训机构学习,成绩优异者,有可能被该机构推荐到有合作关系的重点中学读书。如此,学校和培训机构轻而易举地将学生裹挟上奥数利益的战车。学校和培训机构分享奥数利益,奥数屡禁不止,已经说不清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了。
  网友raven: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心态,做父母的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生命和希望的延续。在这种心态的推动下,家长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习惯性地替孩子思考,代孩子做决定。偏偏忘记了孩子再小,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愿望。有些孩子是不愿意上奥数班的,但是无法反抗父母的愿望。这样做最大的害处是,孩子很可能因此会丧失自己的主见,一切以家长的思想为自己的方向,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又有多少创造性与主动性呢?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又会好到哪里去呢?
  热议关键词:出路――只读要改革,目光放长远
  赵公明(中国教育学会数学研究发展中心理事):
  在某种意义上说,从制度上让一切升学考试和奥数脱钩,肯定是治理奥数热的重要措施,但这一定不是解决奥数热的“正药”。应该普及教育常识,让全社会都懂得: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自己孩子成长发展的教育。
  李宝元(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教授):
  根本之策,是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体制来一个大刀阔斧的实质性变革,即回归“成才先成人,成人为先,成才是果”的教育理念,大力拓展开通多元化的社会横向成才和职业发展网络通道,弱化进而去除“高考”指挥棒功能,最终改掉层层科举式的应试教育体制。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教育的价值要从国家主义回归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明确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幸福为本。人的成长、幸福、快乐是重要的教育目的。不要将“全面发展”走偏为“平均发展”。
  由此来看,奥数教育何去何从、能否回到本来面目,并不取决于对奥数教育“危害”的认识,而取决于义务教育能否均衡发展,择校热能否真正消退,高考改革能否持续推进,能否真正打破应试教育,推行对学生的综合、动态的多元评价体系。这不仅对奥数适用,对其它的“热门教育”亦如此。
  责编 肖云

标签:错了 奥数